关于佛教的重要日子
正月初一弥勒菩萨圣诞
正月初六定光古佛圣诞
二月初八释迦摩尼佛出家二月十五佛陀涅槃日
二月十九观音菩萨圣诞
二月廿一普贤菩萨圣诞
三月十六凖提菩萨圣诞
四月初四文殊菩萨圣诞
四月初八释迦摩尼佛圣诞四月十五佛吉祥日(结夏安居)
四月廿八药王菩萨圣诞
五月十三伽蓝菩萨圣诞
六月初三委托菩萨圣诞
六月初六晒经
六月十九观音菩萨成道日七月十三大势至菩萨圣诞七月十五佛欢喜日(解夏)七月廿四龙樹菩萨圣诞
七月三十地藏菩萨圣诞
八月廿二燃灯佛圣诞
九月十九观音菩萨出家纪念日
九月三十药师琉璃光如来圣诞
十月初五达摩祖师圣诞
十一月十七阿弥陀佛圣诞十二月初八释迦摩尼佛成道日
十二月廿九华嚴菩萨圣诞
有心了解的人不妨记一记。
阿弥陀佛!!!
在最有影响的世界性圣哲中,佛陀释迦牟尼在生前身后所受到的遵崇敬仰,可谓举世无双。
它在世时被多位国王尊位师长,无数佛教徒把他奉为至圣、导师和楷模,甚至看作超人、神明。
在大乘佛教界,佛陀被视为法力无边、无所不知、永恒存在的超级神仙,有“大觉金仙”之称。
我们所认识的佛陀,都是将他视为神祗,殊不知他是个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
佛陀诞生于古印度喜马拉雅山的南麓的一个小国迦毗
罗卫城,据佛经说为当时印度六大城市之一。
时有一位在山
林中修道的仙人说佛陀具足三十二种大人物的福相,极为难得,长大后若不出家,必做统一世界的“转轮圣王”,不过他很可能会出家修道,那样必然会获得最高成就,成为人天共尊的佛陀。
他不顾家人的劝阻,毅然决然走上了出家这条道路,经过了千辛万苦、重重历练,终于修成正果,佛陀成道。
佛陀成道后近50年间,赤足跋涉印度各地,教化度人,向国王、大臣、婆罗门、沙门、长者、商人、平民乃至强盗等各色各样的人物说法不倦,根据听众的接受能力向他们解说善度人生及超越生死之道,使无数人获益无穷。
但是,佛陀的传道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多次受到婆罗门等外道的排斥、破坏和诽谤。
特别是到了晚年,不顺心的事更多。
佛陀自己饱经风霜的身体也垂垂向老,就像他自己所形容的:“犹如破车,捆绑而行”,自知生期将尽。
在他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他仍然坚持说法传道,直到最后一刻,安详而逝。
据载,他逝世后,遗体自行出火自焚,八国国王收其遗骨舍利,分成八份,建塔供奉。
佛陀逝世的年龄,诸经皆说为80岁。
佛陀具有当时最高的文化素养,知识渊博,熟知当时各种学问和各种人的生活、心态,又由修行开发了潜能,智慧超常。
他一生三千多会说法中,广泛讨论了社会人生的诸多问题和各家学说,描述了当时各色人物的生活状况,是古代东方文化乃至全人类文化的瑰宝。
佛陀说法善于条分缕析,用了许多概念明确的专门术语,常用多种警喻、故事来讲解
深奥的道理,用偈颂来复述总摄其所说,以便于记诵,这使他说的法既具有理论的严密性和很强的逻辑性,又具有甚高的文学性。
对佛典中所载录的佛陀思想,大略可以这样来概括其纲宗:直截根源,以彻底解决人存在的根本问题—生死—为中心,以“缘起”的智慧“自净其心”而解脱世间诸苦,获得现前、后世乃至究竟、永恒的安乐。
其心髓,集中表现于无常、无我、涅槃“三法印”。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