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案
教学要点
掌握适筋梁、超筋梁、少筋梁以及界限破坏的破坏特征;
掌握受弯构件正截面梁(单筋矩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及方法;
清楚正截面计算中的基本假定以及公式适用条件;
布置作业
教学后记
第5周-2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案
时间
节次
班级
授课学时
3
地点
教学章节
第5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2
第6章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1
布置作业
思考题:P132 7-1、7-2、7-3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案
时间
~学年第1学期第2周星期一(年月日)
节次
班级
授课学时
3
地点
教学章节
第1章绪论1
第2章混凝土材料性能2
教学目的
1.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点;
了解国内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和发展概况。
2.掌握钢材的基本力学性能。
教学手段
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教学形式
授课
教学内容
第1章绪论(1学时)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概念和基本特点;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国内外的应用和发展概况;本课程的任务,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本课程与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之联系。
第2章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2学时)
钢材的工作性能,钢材的疲劳性能,影响钢材性能的因素,工程结构常用钢材的分类。
教学要点
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点;国内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和发展概况。
斜截面的破坏形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
有腹筋梁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及适用范围。
教学要点
了解无腹筋梁和有腹筋梁的受剪性能;
拉杆拱和拱形桁架传力机制;
清楚影响梁受剪的主要因素、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
重点:
影响梁受剪的主要因素、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有腹筋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轴心受拉构件受力过程,开裂、应力重分布和钢筋屈服破坏,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及配筋构造。
徐变与收缩。
教学要点
了解轴心受压构件短柱和长柱的受力过程及破坏特征;
掌握轴心受压构件加载过程中的应力重分布、徐变引起的应力重分布;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及构造要求;基本掌握配有螺旋箍筋柱轴心承载力的计算与配筋构造;
掌握轴心受拉构件受力的三阶段以及轴心受拉承载力的计算;
2掌握有明显流幅及无明显流幅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特点;清楚屈服强度、极限抗拉强度、强屈比、条件屈服点、残余应变的概念;了解钢筋伸长率、冷弯性能以及钢筋的冷拉和冷拔对钢筋性能的影响;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常用钢材的分类及符号。
布置作业
教学后记
第2周-1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案
时间
节次
班级
授课学时
2
地点
教学章节
两种极限状态实用设计表达式,荷载分项系数,荷载效应组合,材料强度分项系数,材料强度设计值。
教学要点
掌握失效概率与可靠度指标、安全等级的划分与可靠指标的关系;
清楚荷载的标准值与设计值、材料强度的标准值与设计值、荷载效应组合值以及两种极限状态实用设计表达式。
重点:可靠度指标;荷载的标准值与设计值、材料强度的标准值与设计值;两种极限状态实用设计表达式;各种荷载效应组合方法。
教学目的
就习题中问题讲课,学生能正确掌握受弯构件的基本计算;
掌握粘结、锚固及钢筋布置得基本概念和方法。
教学手段
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教学形式
授课
教学内容
习题中问题
第7章粘结、锚固及钢筋布置
了解粘结力的组成、光面钢筋和变形钢筋的粘结性能。
教学要点
习题中的问题讲解
第7章粘结、锚固及钢筋布置
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工作保证━━粘结力,影响粘结力的主要因素。
教学后记
第2周-2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案
时间
节次
班级
授课学时
3
地点
教学章节
第2章混凝土材料性能1
第3章混凝土基本受力性能2
教学目的
1.了解混凝土复合受力状态下的强度;
2.掌握钢筋混凝土基本受力性能。
教学手段
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教学形式
授课
教学内容
复杂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强度;
轴心受拉构件的受力性能;
教学要点
推导受弯计算基本公式、相对受压区高度;
熟悉正截面梁的构造要求及应用;
了解无腹筋梁和有腹筋梁的受剪性能;拉杆拱和拱形桁架传力机制;
重点:适筋梁、超筋梁、少筋梁以及界限破坏的破坏特征;正截面计算中的基本假定以及公式适用条件;受弯构件正截面梁单筋矩形、双筋矩形和T型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及方法。
难点:正截面计算中的基本假定以及公式适用条件;受弯构件正截面梁单筋矩形、双筋矩形和T型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及方法。
习题:P50 3-6
教学后记
第4周-1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案
时间
节次
班级
授课学时
2
地点
教学章节
第4章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2
教学目的
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教学手段
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教学形式
授课
教学内容
结构抗力的概念,抗力函数,材料强度标准值。
结构的功能和可靠性。
极限状态和极限状态方程。
结构设计中的不确定性,失效概率和可靠指标,结构的可靠度,建筑结构安全等级,目标可靠指标。
教学目的
1.了解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能;
2.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
教学手段
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教学形式
授课
教学内容
第3章混凝土基本受力性能
钢筋混凝土适筋梁的实验研究;
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特点;
破坏特征与配筋率的影响;
截面应力分析。
第4章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
结构设计方法演变,以概率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时间
节次
班级
授课学时
2
地点
教学章节
第5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2
教学目的
掌握受弯构件的基本要求、计算基本规定。
教学手段
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教学形式
授课
教学内容
受弯构件正截面计算的基本假定,
等效矩形应力图形,
界限破坏时相对受压高度,
正截面承载力基本计算公式及适用范围。
受弯构件正载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单筋矩形截面,
第2章混凝土材料性能2
教学目的
掌握混凝土的各种强度指标,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
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混凝土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性能。
教学手段
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教学形式
授课
教学内容
第2章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2学时)
混凝土的各种强度指标及符号,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混凝土复合受力状态下的强度。
混凝土在短期加载单轴受压时应力应变曲线,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变形模量、泊桑比,混凝土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性能,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
教学手段
现场试验
教学形式
试验课
试验内容
观测适筋梁、超筋梁和少筋梁的裂缝出现和开展过程;
挠度变化以及破坏特征。
测量跨中挠度,
测量平均应变等。
试验要点
记录开裂荷载实测值和破坏荷载实测值;
测量适筋梁在各级荷载下的跨中挠度值,绘制梁跨中的荷载-挠度曲线;
测量适筋梁在纯弯曲断言截面高度的平均应变,绘出炎凉高度的应变分布图形,验证平截面假定。
重点:
轴心受拉构件受力的三阶段。
难点:
轴心受拉构件受力的三阶段;
徐变和收缩的变形计算
布置作业
思考题:P49 3-3、3-4、3-5、3-6、3-7、3-8
习题:P50 3-1、3-4
教学后记
第3周-2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案
时间
节次
班级
授课学时
3
地点
教学章节
第3章混凝土基本受力性能2
第4章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1
教学目的
1.受弯构件的形式及基本要求、计算基本规定。
2.受弯构件无腹筋梁和有腹筋梁斜裂缝的形成,斜截面的破坏形态及影响因素。
教学手段
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教学形式
授课
教学内容
第5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受弯构件正载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双筋矩形截面,T形截面,构造要求。
第6章受剪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受弯构件无腹筋梁和有腹筋梁斜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斜截面的破坏形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布置作业
思考题
P312-13、2-14、2-15、2-16、2-17、2-18、2-19
教学后记
第3周-1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案
时间
节次
班级
授课学时
2
地点
教学章节
第3章混凝土基本受力性能2
教学目的
掌握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
教学手段
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教学形式
授课
教学内容
轴心受压短柱的破坏形式,轴心受压长柱的破坏形式,纵向弯曲系数,配有螺旋箍筋柱轴心承载力的计算与配筋构造。
教学形式
授课
教学内容
第6章受剪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有腹筋梁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及适用范围。弯起钢筋的配置,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设计计算方法。
教学要点
有腹筋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掌握保证斜截面承载力的构造措施。
重点:
有腹筋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斜截面受剪和斜截面受弯的构造要求。
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