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压强计算题(难题解析) (7)

初中物理压强计算题(难题解析) (7)

初中物理压强计算题(难题解析)71.如图所示,某施工队利用滑轮组从水中提取物体,上升过程中物体始终不接触水底。

已知物体质量为4t,体积为1m3.(g=10N/kg,ρ水=1×103kg/m3)(1)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求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2)物体下表面与水面距离为3m时,求物体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3)若不计动滑轮的自重、绳重和摩擦,当浸没在水中的物体被匀速提升时,求电动机对绳子的拉力;(4)物体离开水面后,在电动机作用下匀速上升,若电动机功率为9kW、对绳子的拉力为1.5×104N,求物体上升的速度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精确到0.1%)。

2.如图甲所示,重力为2N,底面积为200c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高)放在水平桌面上。

容器中立放着一个实心圆柱体A(ρA<ρ水),其重力为6N.现慢慢向容器中加水,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水与所加水的质量m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全程共注入1.4kg水。

求:(1)当加入0.6kg水时,容器中水的深度;(2)A恰好漂浮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3)停止注水后,将A物体往上提升1cm后保持静止,静止时的拉力大小。

3.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A、B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其中A物体的底面积是0.01m2、质量是4kg,B物体边长是0.2m、密度为2×103kg/m3.求:(1)A物体对B物体的压强;(2)B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4.有一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

现将一边长为10cm,质量为2.7kg的正方体金属块放在容器底部(如图所示)。

g取10N/kg。

求:(1)物体密度。

(2)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3)向容器中加入水至8cm深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多大?物体受到容器的支持力多大?(容器足够高,物体与容器底没有紧密接触)5.一艘满载时轮船的排水量是50000t,当它满载在长江内河航行时,求:(1)轮船受到的浮力;(2)排开水的体积;(3)轮船底部深约15m,求底部受到的压强.【答案和解析】1.答案:解:(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排=ρ水V排g=1.0×103kg/m3×1m3×10N/kg=1×104N;(2)物体下表面所受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3m=3×104Pa;(3)物体的质量:m=4t=4×103kg,物体所受的重力:G=mg=4×103kg×10N/kg=4×104N;根据力的平衡,动滑轮对物体的拉力:F1=G-F浮=4×104N-1×104N=3×104N,绳子的有效段数为3,电动机对绳子的拉力:F2==3×104N/3=1×104N;(4)由P===Fv,电动机拉动绳子的速度为:v M===0.6m/s物体上升的速度为:v=v M=×0.6m/s=0.2m/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00%≈88.9%。

答:(1)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为1×104N;(2)物体下表面与水面距离为3m时,物体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为3×104Pa;(3)若不计动滑轮的自重、绳重和摩擦,当浸没在水中的物体被匀速提升时,电动机对绳子的拉力为1×104N;(4)物体离开水面后,在电动机作用下匀速上升,若电动机功率为9kW、对绳子的拉力为1.5×104N,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2m/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8.9%。

解析:(1)已知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物体受到的浮力:(2)根据p=ρ水gh求物体下表面所受的压强:(3)已知物体的质量,根据G=mg求物体所受的重力;根据力的平衡,求动滑轮对物体的拉力F1,绳子的有效段数为3,根据F2=求电动机对绳子的拉力;(4)由P===Fv,求出电动机拉动绳子的速度,根据v=v M求物体上升的速度;根据η====×100%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本题考查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压强公式、力的平衡,作用有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公式,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运用,综合性强。

2.答案:解:(1)由图乙可知,当加入0.6kg水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水=600Pa,由p=ρgh可得,容器中水的深度:h===0.06m=6cm;(2)向容器内加入相同质量的水时,A没有漂浮时深度的变化量大于A漂浮时水深度的变化量,由p=ρgh可知,A没有漂浮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比A漂浮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快,由图乙可知,当加入0.6kg水时,实心圆柱体A恰好漂浮,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A恰好漂浮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容+G A+G水=G容+G A+m水g=2N+6N+0.6kg×10N/kg=14N,A恰好漂浮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700Pa;(3)当实心圆柱体A恰好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即F浮=G=6N,由F浮=ρgV排可得,实心圆柱体A排开水的体积:V排===6×10-4m3=600cm3,此时容器内水的深度为6cm,则实心圆柱体A的底面积:S A===100cm2,停止注水后,将A物体往上提升△h=1cm后保持静止时,设由于A排开水的体积减少造成容器内水下降的高度为△h′,则S A△h=S容△h′可得:△h′=△h=×1cm=0.5cm,此时A物体浸入水的深度h′=h-△h-△h′=6cm-1cm-0.5cm=4.5cm,此时A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S A h′=1.0×103kg/m3×10N/kg×100×10-4m2×4.5×10-2m=4.5N,因A物体静止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浮力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G=F浮′+F拉,则F拉=G-F浮′=6N-4.5N=1.5N。

答:(1)当加入0.6kg水时,容器中水的深度为6cm;(2)A恰好漂浮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700Pa;(3)停止注水后,将A物体往上提升1cm后保持静止,静止时的拉力为1.5N。

解析:(1)由图乙可知,当加入0.6kg水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利用p=ρgh求出容器中水的深度;(2)向容器内加入相同质量的水时,A没有漂浮时深度的变化量大于A漂浮时水深度的变化量,由p=ρgh可知,A没有漂浮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比A漂浮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快,然后结合图乙判断当加入0.6kg水时实心圆柱体A恰好漂浮,此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A物体、水的重力之和,根据p=求出A恰好漂浮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3)当实心圆柱体A恰好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F浮=ρgV排求出实心圆柱体A排开水的体积,根据V=Sh求出实心圆柱体A的底面积,停止注水后,将A物体往上提升后保持静止时,由于A排开水的体积减少会造成容器内的水下降,根据体积关系求出其大小,然后得出此时A物体浸入水的深度,根据F浮=ρgV排=ρgSh求出此时A物体受到的浮力,A物体静止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浮力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求出拉力的大小。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物体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压强定义式的综合应用等,会判断A物体恰好漂浮时容器内水的质量是关键,难点是将A物体往上提升1cm后保持静止时其排开水体积的计算。

3.答案:解:(1)A水平放置在B上,A对B的压力:F A=G A=m A g=4kg×10N/Kg=40N,A对B的压强:p A===4000Pa;(2)由ρ=可知,B的质量:m B=ρB V B=ρB l B3=2×103kg/m3×(0.2m)3=16kg,B的重力:G B=m B g=16kg×10N/kg=160N,B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总=G A+G B=40N+160N=200N,B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 B=l B2=(0.2m)2=4×10-2m2B对地面的压强:P===5000Pa;答:(1)A物体对B物体的压强为4000Pa(2)B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5000Pa。

解析:本题考查了求压强,知道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应用压强公式即可解题。

(1)A对B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应用压强公式可以求出A对B的压强。

(2)求出B的质量,B对地面的压力等于A、B的重力之和,应用压强公式可以求出B 对地面的压强。

4.答案:解:(1)物体的体积:V=L3=(10cm)3=1000cm3=1×10-3m3,物体的密度:ρ===2.7×103kg/m3;(2)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G=mg=2.7kg×10N/kg=27N,受力面积:S=L2=(10cm)2=100cm2=1×10-2m2,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2.7×103Pa;(3)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0.08m=800Pa,物体排开水的体积:V排=Sh=1×10-2m2×0.08m=8×10-4m3,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8×10-4m3=8N,物体受到容器的支持力:F支=G-F浮=27N-8N=19N。

答:(1)物体密度为2.7×103kg/m3;(2)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2.7×103Pa;(3)向容器中加入水至8cm深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800Pa,物体受到容器的支持力为19N。

解析:(1)知道正方体的棱长可求其体积,又知道金属块的质量,根据ρ=求出物体密度;(2)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F=G=mg求出其大小,容器的底面积即为受力面积,根据p=求出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强;(3)根据p=ρgh求出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根据V=Sh求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物体受到的浮力,物体的重力减去受到的浮力即为物体受到容器的支持力。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和重力公式、压强公式、液体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以及力的平衡条件的应用,关键是知道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计算过程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5.答案:解:(1)排水量m排=50000t=5×107kg,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轮船所受浮力:F浮=G排=m排g=5×107kg×10N/kg=5×108N;(2)由F浮=ρ液gV排可知,排开水的体积:V排===5×104m3;(3)底部受到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15m=1.5×105Pa.答:(1)轮船受到的浮力为5×108N;(2)排开水的体积为5×104m3;(3)底部受到的压强为1.5×105Pa.解析:(1)轮船排水量是指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求出排开水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轮船满载时所受浮力;(2)根据公式F浮=ρgV排可知排开水的体积;已知船吃水的深度和水的密度,利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计算船底部所受水的压强..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重力公式、液体压强公式、物体漂浮条件的了解与掌握.要求学生要灵活的运用公式计算解决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