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循环结构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解 算法如下: S1 P←1; S2 i←2; S3 P←P×i; S4 i←i+1; S5 如果 i 不大于 99,转 S3,否则转 S6; S6 输出 P. 流程图如图所示.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规律方法 (1)在上述流程图中,使用了直到型循环结构, 本题也可以使用当型循环,但要注意循环条件,一般情况下, 同一问题的两种循环结构可以转换,循环条件恰好互补.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题型一 直到型循环 【例1】 设计一个算法,计算1×2×3×…×99的值,并画 出相应的流程图. [思路探索] 本题考查循环结构的算法设计,关键是确定循 环体,循环条件和循环变量,由于前后两个因数相差1,逐个相 乘时重复了相同的运算过程,所以可以用变量P表示乘积,i作为 循环变量,将循环变量参与运算.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2 . 循 环 结 构 有 两 种 基 本 模 式 , 即 当 型 循 环 : 如 图 (1) 所 示,当终止条件成立时,反复进行循环体的操作,直到条件成 立 时 , 才 停 止 循 环 . 直 到 型 循 环 : 如 图 (2) 所 示 , 先 执 行 循 环 体,再看终止条件是否成立,不成立,则再执行循环体,如此 反复,直到终止条件成立.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4)
结构内不存在死循环,即无终止的循环,像图中就是一个死 循环.在流程图中是不允许有死循环出现的.三种基本结构的这 些共同特点,也是检查一个流程图或算法是否正确、合理的方法 和试金石.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名师点睛 1.循环变量、循环体、循环终止条件是循环结构的三要 素.准确把握这三个要素,就能清晰地画出循环结构的算法流 程图. ①循环变量:一般分为累计变量和计数变量,应明确它的 初始值,步长(指循环变量每次增加的值)、终值. ②循环体:也称循环表达式,它是算法中反复执行的部 分. ③循环终止条件:算法框图中用一个判断框表示,用它判 断是否继续执行循环体,一定要注意末次循环的结果是否与题 设吻合,以免“多算”或“漏算”.
高中数学循环结构
其示意图如图①所示:
②直到型循环:先执行一次循环体,再判断所给条件是否 成立,若不成立,则继续执行循环体,如此反复,直到
条件成立时为止 ,这样的循环结构称为直到型循环. 其示意图如图②所示.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想一想:1.循环结构有什么特点? 提示 需要重复执行同一操作的结构称为循环结构.即从 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反复执行的 处理步骤称为循环体.如图,是一种常见的循环结构.它的功 能是先执行A框,然后判断给定的p条件是否成立,如果p条件不 成立,则再执行A,然后再对p条件作判断,如果p条件仍然不成 立,又执行A……如此反复执行A,直到给定的p条件成立为止, 此时不再执行A,脱离本循环结构.
(2)在解决一些有规律的计算问题,尤其是累加、累乘等问 题时,往往可以用循环结构来实现.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活页规范训练
【变式1】 已知1+2+3+…+i>10 000,试写出满足条件 的最小值的算法,并画出相应的算法流程图.
解 算法一 S1 p←0; S2 i←0; S3 i←i+1; S4 p←p+i; S5 若p>10 000,则输出i,否则执行S3. 该算法的流程图如图①所示.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算法二 S1 n←0; S2 n←n+1; S3 S←nn2+1; S4 若 S>10 000,则输出 n;否则执行 S2. 根据以上的算法,可以画出如图②所示的流程图.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题型二 当型循环 【例2】 下面流程图表示了一个什 么样的算法?试用当型循环写出它的算法 及流程图. [思路探索] 由运行过程可得此为计 算10个数的平均数的算法.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3.正确认识循环结构的注意事项 (1)循环结构中有选择判断,所以循环结构中必包含选择结 构. (2)循环结构内的每一部分都有机会被执行到,在循环结构 中反复执行的部分叫做循环体,其被执行的次数应是有限的, 必须有终止循环的条件,当然也不能存在死循环. (3)条件成立,就继续执行循环的是当型循环;条件不成 立,则继续执行循环的是直到型循环. (4)在循环结构中,要恰当地设置累计变量和计数变量,要 弄清两个变量在循环过程中的关系,及控制循环终止的条件. (5)画流程图时要注意循环变量的初值、终值及循环变量的 增量在循环结构中的作用与位置.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解 这是一个计算10个数的平均数的算法. 当型循环的算法如下:
S1 S←0; S2 I←1; S3 如果I大于10,转S7; S4 输入G; S5 S←S+G; S6 I←I+1,转S3; S7 A←S/10; S8 输出A;
S9 结束. 流程图如图:
课前探究学习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2.三种基本结构有什么共同特点? 提示 (1)只有一个入口. (2)只有一个出口.请注意一个菱形判断框有两个出口,而 一个选择结构只有一个出口.不要将菱形框的出口和选择结构 的出口混为一谈. (3)结构内的每一部分都有机会被执行到.也就是说对每一 个框来说都应当有一条从入口到出口的路径通过它.像图中没 有一条从入口到出口的路径通过它,就是不符合要求的流程 图.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规律方法 用循环结构画流程图一定要注意计数变量的变 化规律和判断框中的条件的准确性.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变式2】 用当型循环结构写 求 和 S = 22 + 42 + 62 + … + 1002 的 算 法,并画出算法流程图.
解 算法如下: S1 S←0; S2 I←2; S3 当I≤100时,S←S+I2,I← I+2,转S3;否则,输出S. 流程图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