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专题中国工业化道路

历史专题中国工业化道路

历史专题复习
中国工业化历程
思考: 中国古代的主要手工业形式。
有三种形式: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
讨论掌握: 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 业的发展过程和特点。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时间:
地点:
明朝中后期
江南地区
产生原因: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 手工工场的出现; 表现: 发展状况 原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思考:洋务派的局限性是什么? 分析局限性产生的原因?
提示:局限性:向西方学习是片面的,只学习西方的经济 技术和军事,而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没有触及到封建专制制度。 局限性的原因:因为洋务派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其根 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思考:为什么说洋务运动是中国工业化的 开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三,说明明朝中后期资本主 义萌芽出现的条件(不得摘录原句,至少4个要点)。 提示:
(1)条件: ①明初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农作物品种的推广,推动农业发展; ③手工业生产工具的改进; ④商品经济活跃; ⑤地主土地私有制开始动摇。
材料四:“(明朝中后期)大户(机户)张机为生,小户(机 工)赴织为活,……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生计)计。 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空虚), 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材料五:“(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 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钱粮往往)每发后期(延 误时期)。”“行货有税矣,而算及舟车;居货有税矣,而算 及庐舍……。”——《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 请回答: (2)依据材料四说明“大户”与“小户”之间关系的实质, 并概括其特征。 (3)依据材料五,指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4)综合上述五则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请回答: (2)依据材料四,说明“大户”与“小户”之间关 系的实质;并概括其特征。 提示:实质: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生产关系。 特征:雇用关系的出现。 (3)依据材料五,指出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的原因。 提示:封建制度的阻碍;关税的沉重。 (4)综合上述五则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国家的政策是经济发展或落后的重要条件。
2、1927——1937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1)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全国基本实现统一。 (2)国民政府采取措施促进经济的发展。
3、发展概况: 纺织业、面粉业和卷烟业等轻 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和新兴的民 族工业———化学工业也获得一定 程度的发展;但帝国主义仍然控制 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一、中国工业化的开端——洋务运动
时间: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①太平天国运动的出现;②第二次鸦片 背景: 战争的失败,清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 口号: “师夷长技以制强”和“自强”、 “求富”。 阶级: 封建地主阶级 代表和企业: 曾国藩建安庆军械所 、李鸿章的上海江南
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天津的开平煤矿 、 张之洞的湖北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来源于破产的农民。产生于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二、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初步发展的时间: 19世纪末。
2、初步发展的原因: ①清政府放宽民间设 厂的限制;②维新运动推动; ③外国侵略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 ④“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3、初步发展的影响: 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②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③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 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 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 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 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探究:洋务派认为应该怎样解决 危机?目的是什么?
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1、产生时间: 19世纪60、70年代。 2、产生原因: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②洋务运动的影响; ③外资企业利润的刺激。 3、主要企业: 上海发昌机器厂、 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贻来牟机器磨房。 4、民族资产阶级的来源: 来源于官僚、地主和商人。 5、中国无产阶级的来源:
提示:因为洋务运动开始使用大量机器生产, 出现雇佣工人,并建立了中国的近代企业。 失败原因:没有触及到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学生讨论:评价洋务运动。
提示: 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目的: 性质: 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活动。 引进西方科技,是中国工业 积极作用: 化的开端;一定程度上对西方的经济 侵略起了抵制作用;是中国资本主义 产生的原因之一。 对西方的学习是片面的;没有使 局限性: 中国真正走上富强道路;没有触 及到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机工”“机户”现象,说明雇佣关系的 出现 缓慢发展。 根本原因:小农经济的阻碍。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初,明太祖告诫地方官吏说:“天下初定, 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 其根,要安养生息之。” ——《明太祖洪武实录》 材料二:据《天工开物》载,明朝中叶“(棉花)遍布天下, 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贵皆赖之”;纺织业中出现的“花楼机” 能在绫绢上提织各种花纹;《元明事类钞》载:明中叶后 “北土广树艺(种植农作物)而昧于织,南土精织衿(衣料) 而寡于艺,故棉则方舟而鬻于南,布则方舟而鬻诸北”; 材料三: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写道:“(明朝中期) 田人佃手,其狡黠者,逋(拖欠)负租税,莫可谁何!业经转手, 佃乃虎距,故有久佃成业之谣”。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三。说明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 出现的条件.(不得摘录原句,至少4个要点)。
三、中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1912——1937年 )
1、1912年——1919年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1)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放松了对中
国的侵略。(外因) (2)辛亥革命的进行,中华民国的建立激发了民族资 产阶级振兴实业的热情。 (3)资产阶级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4)国民政府还倡导使用国货,以抵制洋货,促进民 族工业的发展。 (5)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促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