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4月6日总局营改增培训视频文字记录

2016年4月6日总局营改增培训视频文字记录

目录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政策要点讲解(吴小强,4月6日上午) .. 2 36号文件解读(王葳,4月6日下午) (10)解读《纳税人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17号公告)(张颖,4月7日上午) (15)解读《不动产进项税额分期抵扣暂行办法》(15号公告)和《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18号公告)(孔庆凯,4月7日上午) (19)增值税发票使用和开具问题(袁达海,4月7日下午) (23)营改增纳税申报(13号公告)(亓同贺,4月7日下午) (29)营改增培训2016年4月6日上午杨益民开班讲话:一要乐于思考。

为什么这么设计,对上下游影响,谁收益等问题要多思考。

二要乐于请教。

三要善于交流。

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政策要点讲解(吴小强,4月6日上午)这次全国交接1190万户,占比情况:生活服务占81%,建筑14%,不动产(主要指房地产)3%,金融2%。

税款总规模19000多亿,占原营业税规模的80%。

需要注意的是:5月1日,所有营改增纳税人均纳入营改增范围,四大行业外的列入其他。

建筑业✧纳税地点:改革前,营业税纳税地点——劳务发生地(形成地方固化的财政格局。

)改革后:增值税纳税地点——机构所在地(劳务发生地进项销项不全,算不出来应纳税额,这样就出现税源发生大的转移)异地预征:保持地方利益格局基本不变(如果出现长期倒挂,可以采取暂停或调低预征率)异地代开:方便纳税人✧税率问题:改革前,3%的税率差额征税(分包收入从税基差掉,为了缓解重复征税,类似于扣额法增值税)改革后,选择一般计税的,适用11%的税率。

✧最容易在税负上出问题——过渡政策简易计税+差额纳税分包链问题不大,会买东西,提供服务,拿到11%、17%的票,链条越往下人工成人越多,大建筑公司不养建筑工人甲供材不作为税基,这栋楼甲方买200万钢筋,800万交分包工程款,原来是800+200万交营业税,营改增后,200万是甲方,抵扣,不能并入乙方征税。

差额的简易征收。

沙土石料问题:建筑行业反映非常多,拿不到票,占的成本也不低,改革后可以促进企业规范经营,这就是溢出效应。

要改变采购渠道,对供应上进行筛选,要开全额票的给我供应东西。

现实情况是,砂石供应商游离于管理之外,简易征收3%。

供应沙土石料的集中地区要增加代开发票点。

建筑行业可能是这次改革税负变化的重点,需要多关注。

房地产业✧一手房(房地产开发企业)改革前:按照5%的税率缴纳营业税改革后:一般计税,适用11%的税率差额纳税:允许抵扣土地价款建筑企业拿到11%的票,我会尽量扩大甲供材范围,本身税负不会超过5%。

✧二手房改革前:区分单位和个人、住房和商业地产、购房时间等。

改革后:原则上延续原有政策。

价内税转价外税原因,税负会略有下降(5%)。

✧自建房改革前:自建自用再转让的,建筑环节视同发生应税行为改革后:自建自用再转让的,建筑环节不视同发生应税行为(不再补缴建筑环节增值税)✧过渡政策老项目简易计税+二手房政策平移金融✧金融是个大概念:银行、保险、信托、证券、基金等。

✧不仅仅是金融机构按照金融提供金融服务,除了金融机构之外,其他单位和个人也会从事金融业务✧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不同业务之间容易转化——防止金融业的特殊政策被滥用(很多产品进项是共用的,每项产品单独申报不太现实)✧初步判断:金融业税负方面问题不大。

利息不让扣,那息转费怎么办?(利息转换为手续费进行抵扣,很有可能)生活服务✧面广量大,规模较小。

小规模可能选择简易征收,3%,5%到3%,直接减负42%。

3万以下小规模不征税。

✧免税政策多:教育、医疗、养老、殡葬、助残、宗教、文化等小微企业✧初步判断:生活服务业税负方面问题不大。

原来是5%营业税,现在是价外6%,比原来高0.66%个百分点,稍微有点进项就可以减税。

几个文件✧什么是增值税增值税,是对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间接税,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被称为商品和服务税。

Oecd:增值税是对最终消费所征收的宽税基税收纳税人与税负人不一致。

经营者不纳税(增值税),企业是政府增值税体系涉及与运行中的关键伙伴没有消费就没有征税,国际贸易中遵循消费地(目的地)原则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应税和非应税(不在征税范围,如捡钱)✧征税和免税✧非应税(与增值税无关)和零税率(出口,在征税范围,出口时按照增值税理论最终消费征收,给退税)政策要点✧纳税人:境内的概念很重要:应税和非应税的划分标准服务:看人无形资产:看人(国际上更多是看受益人,所在国有权征税)不动产:看物自然资源使用权:看物(只有最终消费者所在地国家才有征税权,出口后,通过一定形式让渡征税权,退税)✧扣缴义务人本质是进口征税:国外称反向征税。

(服务进口时,扣缴义务人,不是提供方而是接受方扣缴,逆向征税、反向征税。

重要性等同于货物进口的海关代征增值税。

今后会越来越多)取消了代理人增值税条例有缺失税率税率是个大问题。

国际上是两个流派,一个是欧洲流派,两档税率为主,一档标准,一档优惠税率。

原来我国也是两档,一个是17%,一个是优惠税率13%。

欧盟一般放在教育食品,我国一般在民生上。

一档是趋势。

营改增后又加了两档税率。

行业越来越模糊,行业融合发展,很多说不清楚到底适用税率。

多档税率在适用上很困难。

实体商品的虚拟化和电子化。

如电子书,有形动产17%,电子书不是有形动产,也不像电子信息服务。

所有权的转让也变得十分模糊。

适用6%的话,是不是打击实体经济。

网络就能承担低税率?存在很多争议。

原来电影院电影票属于播映服务,现在是网上票务网站在卖,播映服务可以选择简易征税,百度可以选在简易征税?停电了,找谁?好像百度又提供了播映服务?这个就是服务转售问题。

一种是谁服务,另一种是可以倒手几手,相应的税制就也差别很大。

混合销售和兼营服务转售提供服务和居间介绍已试点行业中,有两个重大调整售后回租无运输工具承运业务(只收中介费是居间服务)进项税额1.农产品收购发票的使用范围建筑企业收购木材、餐饮有多少从农民手中收?农产品发票要严格按照范围来管。

2.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动产专用和混用用途转变不动产分两年抵扣,怎么算,中间发生变化,怎么算?搞了一个分年抵扣的办法3.旅客运输服务不得抵扣进项税的范围误解:包机飞机,再运营,航空公司不给开发票,认为不能抵,开了也抵不了。

旅客运输指的是,接受方是旅客的身份登机,机票不能抵。

4.支付的贷款利息不得抵扣——息转费的防范销售额1.兼营:纳税人从事不同的业务。

分别核算,适用不同税率2.混合销售:一项行为涉及不同的税率改革前:混合销售是为了解决交什么税的问题改革后:混合销售是为了解决按照什么税目的问题如食物油13%,没有按桶17%缴税的混合:既有货物和货物的混合,也有货物和服务的混合,还有服务和服务的混合。

如交钥匙工程。

先把货物和服务混合分开,以什么为主按什么缴税。

下一步更复杂的进一步研究。

3.代收转付和成本项目纳税义务发生时间1.发生应税行为:发生应税行为并且收款或取得收款凭证2.怎么理解“先开具发票”不征收增值税项目的进项税是否需要转出按照目前的政策规定,不需要转出不得抵扣的条款中,预留了政策空间。

怎么认识税负✧对同一个企业,和进销项平衡有关(企业税负是波动的,波浪线,应该放长到合理的时间段评估,机器不动产纳入抵扣后,应该放的很长才行,增加的是固定资产都买完了,降低的是集中购买固定资产)✧对不同的企业,和盈利能力有关✧如何实现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目前政策执行定了很多优惠及兜底政策。

房地产:1.允许房地产开发企业从税基中扣除土地出让金2.允许房地产企业已开发的老项目选择简易计税3.妥善解决房地产企业税款入库不均衡问题4.允许存量二手房转让时选择简易计税5.允许存量房出租时选择简易计税6.委托地税代征纳税人转让不动产和自然人出租不动产的增值税建筑业:主要问题1.税率档次过多国际趋势是越来越简化2.税收优惠过频3.纳税人分类不科学(国际两次,起征点以下及以上,起征点以下是不征税)4.出口退税不彻底5.留抵税额的处理有待改进(国际上是退给企业,经营期间是不能承担增值税的,出现逆差就退给企业,国外达到一定条件,连续多久,税额达到多少,退给企业)6.收入分享体制有待改进7.法律层级过低下一步目标建立彻底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通过立法实现36号文件解读(王葳,4月6日下午)与原来106号文件比较大的条款,争议条款作以讲解36号文大原则:为什么写成这样,考虑了哪些因素?36号文相当于增、营条例细则的衔接,101号文,要平稳过渡(附件2),与原来106号文有一些变化,不断完善,为增值税立法做准备。

附件一:第6条:取消代理人的概念。

这么多年,代理人的概念始终不清晰,实际执行中,代理人和扣缴义务人有争议。

买房不知道卖方是否有代理人,不扣缴的话,责任在谁?全部是买受方作为扣缴义务人。

第10条:非营业活动情形做了微调,局限于行政单位,非行政单位的放到附件3优惠政策里,第1条13款,给了免税政策。

调整原因,政府性基金,国务院所属部门为了支持特定公共基础建设,向公民法人组织无偿征收的。

包括铁路建设基金、文化事业建设费、教育费附加、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由非行政单位收取的比较少。

行政事业性收费,很多是由非行政单位收取的,之外的要纳入征管范围中来,使用发票,同时给予税收优惠政策。

第14条:服务视同销售,操作难度比较大。

最开始111号文时,货物与服务拉平。

非经营服务,把公益事业或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

第13条:2009年111号文,无形资产:纯权益类,不动产类,如建筑发生地,不太可能出现工程和项目分离的现象。

再如会展,现场的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

第14条:原条例细则中视同销售无偿赠予视同有偿征税,不合情理,这次修改为除外条款。

如免费的法律咨询、义务劳动、慈善活动进项税额的规定:第25条:第27条:(四)(五)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其他的服务是间接的而非直接的联系。

基于有利于纳税人原则,只要能清晰划分就允许你抵。

旅客运输和餐饮服务不允许低,原因:很难划分,肯定有正常经营活动情况下的,如税务所咨询公司成本中很大是差旅费,很难划分是为了生产经营还是私人消费。

居民日常服务和娱乐服务是个人消费,不允许抵扣。

贷款不作为抵扣范围,原因,如果抵扣,前提是对存款利息也要征税,这样才匹配。

如果存款利息征税,属于大的政策变化,若存款征税就需要拿到进项票难度非常大,对征管是很大的挑战。

居民存款利息非常大,不管征管还是免税,都要去做纳税申报。

(三)销售额1.贷款服务,一提供贷款服务业取得的全部利息及利息性质的收入为销售额。

(列入销售额,对方不能抵扣)(四)进项税额附件2中息转费问题,相关顾问费、手续费、咨询费等都不允许抵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