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阅读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路径

阅读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路径


二、阅读教学的三条基本路径
阅读教学 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
使学生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
使学生学会与课文理解、感受相呼应的阅
读方法。
(一)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秋思》)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回乡偶书》 )

(二)指导学生学习新的阅读方法
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
丰富、扩展语文经验,学习与
课文理解和感受相呼应的阅读 行为,核心是阅读方法。
3.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联系
语文教师
具体的学生
“这一篇”课文
阅读教学 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
使学生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
解和感受;
使学生学会与课文理解、感受
相呼应的阅读方法。
(1)找准链接的点,即确定教学内容, 明了学习任务
终点:学习目标
语文经验 人生经验
语文经验 人生经验 起点:学情估量
读准学生:哪些是学生已懂的、理解的,哪
些是学生读不懂、理解不了的。 读懂特定的文体:文本的特质,恰恰是学生 理解不了、感受不到、欣赏不着的地方。
(2)设计链接的通道,即学习方式
教师:教学的环节和步骤
学生:学习的过程
学生要到课文中哪些点去 终点:教学目标 语文经验 人生经验
对阅读教学的认识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1.课文不仅是学习材料,而且是学习 对象
两种对课文的阐释
“课文”是语文教材的编制单位,是学习
语文的一种材料、途径、媒介,而不是学 习对象本身。 但阅读教学离不开课文,有些课文既是学 习的材料,也是学习对象。


清晨,林中谁来得最早? 是“红领巾”来放鸟巢。 崭新的木牌上写着:“请爱 护小鸟!” 小鸟在枝头高唱:“红领巾 ”真好!”

指导学生形成所需要的阅读能力
1、指导学生: 能抱着正确的目的, 2、指导学生: 能在文本的重要地方,
合适地看待特定的文 本。
看出所传达的意思和 意味来。
红领巾真好




清晨,林中谁最快乐? 是可爱的小鸟, 叽叽喳喳,蹦蹦跳跳, 一会儿唱歌,一会儿梳理蓬 松的羽毛。 清晨,林中谁最活跃? 是机灵的小鸟, 扑棱棱,飞来飞去, 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 。
学生应理解感受黄颜色的地方 学生有问题或困难的地方在绿颜色
学生需要学什么
学生能自主 理解、感受的
学生理解、感受 有困难和问题处
如何估量学情? 备课时怎么画出绿颜色?
两种性质的绿颜色
1.与黄颜色无关
2.在黄颜色处
《乡村四月》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体味诗歌含义丰富的语言表达,分享
作者情致。
1. 诗歌阅读,必需联系作者的背景。 2. 从关键语句中,通过想象感受作者的情感体验。 3.分析有意味的“词语”,在语境中理解这些语句的丰
《乡村四月》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理解 “诗人”“闲”与“不闲”的情致。
1.诵读全诗,了解作者,联系作者经历理解全诗。
2.抓住诗中“绿”“白”“满”“子规声里雨如烟
”“闲人”“才……又”等词语,展开想象,感受体
验作者情致。
3.从”“闲人”“才……又”等词语体认作者对乡
村生活的理解。
教学重点
《乡村四月》
阅读教学的内容选择与教学路径

需要澄清的几个概念
贰 叁
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
阅读教学的方法
澄清的几个概念


何谓阅读? (一)对阅读的基本认识 1.阅读的观念 (1)阅读为丰富和扩展人生经验; (2)阅读是读者自愿、自主地与文本对话。 2.阅读活动中的理解 (1)阅读活动的核心是理解; (2)理解具有多重含义(层级、层面、表征、语境、指 向); (3)理解的过程(字面信息—隐含信息—语篇结构—对世 界的认识以及对语篇的评价)与结果(解码能力、生活经验 和百科知识、阅读方法规则和策略的运用)

阅读教学内容:理 解感受课文关键处 的知识、技能、态 度、策略
阅读教学目标和内容确定
学生要到课文中哪些点去 终点:教学目标 关键 抓住“闲人”“才……又” 等 词句理解作者的情致
起点:1能自主解决字词;2能看懂文章大意;3难解作者的情致
教学目标:抓住关键词句领悟作者的情致 有导向 有策略
领悟情致 想象体验
自读品味 合作交流
情境体验 理解内涵
1活动体验,引发思考 2情感朗读,欣赏回味 3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有评价
正确朗读
指导诵读 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全文 2指明朗读 3班级交流
小组交流看到的画面 1默读勾画:关键词句 2小组交流,班级展示 3教师发言,小结感悟
学情预估: 1能自主解决字词;2能看懂文章大意;3难解作者的情致
课文学习的任务
理解感受课文所传递的作者的认知情感,是
理解感受这篇课文中与独特认知情感融会一体 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
2.课文中包含可能高于学生现有语文经验的因素
终点:学习目标
人生经验 语文经验
语文经验 人生经验 起点:学情估量
在阅读教学中, 学生面临两个相辅相成的学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务
丰富、扩展生活经验,获得与
(二)阅读的取向
1.阅读是看什么地方、看出什么东西
2.阅读主体决定阅读取向 常态的阅读、异态和变态 3.阅读方法受制于文本体式
(三)文学欣赏
1.评鉴好文章的言语表达功力和效果;
2.理解作者情怀,赏析文章章法,感受文言美
感; 3.体会精准的语言,分享作者感悟的人生经验; 4.以文学的姿态阅读文学作品; 5.品味语言和有感情朗读。
富内涵。
教学内容是什么?
应该教学什么? 教学中有两条线
1.学生理解感受课文(阅读的结果) 2.教师教学生如何阅读(阅读学习的过程)
阅读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确定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应理解感受课文的关键点 能理解感受关键点 需要学习的阅读方法
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的统一

阅读教学目标:指向 理解感受课文的关键 处
语文经验 人生经验 起点:学情估量 学生现在在哪里
什么是课文的教学目标? 目标点、教学点:
老师领着学生要到课文中的 哪些点 去 理解感受的关键点、课文的关键语句
备课时在课文中画出黄颜色
课例讨论
《乡村四月》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