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生产概况
全球玉米产量从01/02年度不断上升,在04/05年度 达到7.1亿吨之后,05/06年度由于美国产量的减少, 导致该年度的玉米产量比04/05年度降低了1677万吨, 之后维持不断上升的趋势,至07/08年度达到7.89亿 吨, 08/09年度达到7.775亿吨。
35
34
33
主产国的玉米产量变化图
14
4、南方丘陵玉米区
包括广东,海南,福建,浙江,江西,台湾等省全部,安徽 南部,广西,湖南,湖北的东部,是中国的水稻产区,玉米 种植面积很少,占全国面积的5%左右,近年有扩大之势。
本区属亚热带和热带湿润气候,气温较高,降水丰富,霜雪 很少,适于玉米生长的有效时间在250d以上。一年四季都可 种植玉米,但由于降水较高,水稻产量较高,玉米产量不稳 定除在丘陵旱地种植少量玉米外,也是我国秋冬玉米的主要 种植区,玉米可以一年一熟至一年三熟或四熟。
21
20
40000 35000
稻谷
小麦
玉米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1978 1985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 2011
25000
稻谷
小麦
20000
三大粮食作物 播种面积走势
玉米
15000
45
➢ 玉米籽粒的营养价值高
玉米籽粒淀粉72.0%、脂肪含量4.4%、蛋白质8.5%。 玉米油脂肪酸亚油酸含量高达61.8%,易于被人体
吸收利用。玉米油中还含有维生素F,长期食用可 降低人体胆固醇,增强肌肉和心血管机能,防止心 血管硬化。
44
➢ 玉米是发展畜牧业的良好饲料
玉米是畜牧业的优质饲料,近代世界上玉米作 为饲料生产耐、肉、油、蛋等畜产品约占总产 量的75-80%。利用玉米饲养家禽。家畜一般每 2-3千克玉米籽可生产1千克的肉食。
22
近年来,国内玉米产量呈增长趋势。20世纪80年 代初,全国玉米产量为6000万吨,到90年代中期 达到1亿吨水平,1998年达到了创纪录的1.33亿吨, 1999年又达到了1.28亿吨, 2000年,由于玉米播 种面积调减以及天气干旱,全国玉米产量下降到 1.06亿吨,其后,玉米产量又开始回升,2003年达 到1.16亿吨,2006年为1.45亿吨,2007年为1.52亿 吨,2008年为1.65亿吨。
玉米适应性广,品种类型多,能适应多种生 态环境和栽培条件,产量较高。
40
图片来自网络
二、世界玉米生产情况
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
图片来自网络
38
世界玉米分布简况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作物之一,北美洲 种植面积最大,其次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全世界每年种植玉米1.3-1.4亿公顷,总产量6亿 吨左右,约占全球谷物总产量的33%。
37
全球最大的玉米生产国是美国,产量占到世界 玉米产量的40%多,其次中国、欧盟、巴西、 墨西哥和阿根廷等,这六大生产国的产量约占 全球总产量的近80%,成为世界玉米的主产区, 其产量和供应量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特别 是美国的玉米产量成为影响国际供给的最为重 要的因素。
36
玉米产量变化趋势
在过去四十年中,全球玉米播种面积从1.02亿公顷 增加到了1.4亿公顷,1998年以后呈现上升的趋势, 目前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28
27
玉米消费以饲料为主,每年有近70%的玉米用作饲料。六十 年代初,饲用玉米的消费量为1.3亿多吨,九十年代后期以后 稳定在4亿吨以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世界经济 的发展,饲料玉米的消费量还会继续上升。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最近几年,工业用玉米消费量也越来 越大。玉米工业用途的开发是世界玉米需求激增的最重要原 因。主要表现在玉米用于制糖、食用酒精和工业酒精,其中 第三项消费是目前最为重要,也是发展速度最快的玉米需求。
2011年,我省玉米面积为650万亩。
5
➢ 长期以来,我国南方以水稻生产为主, “结构性缺粮”问题突出
我省是粮猪型结构的农业大省,年出栏牲猪7000万头, 消耗玉米600万t以上,但自产玉米远不能实现自给。 2006年玉米播种面积26.85万hm2,产量137.2万t
生产量 23%
缺口 77%
29
03/04年度全球玉米消费量为6.47亿吨,04/05年度 增至6.86亿吨,05/06年度全球玉米消费量为6.99亿 吨,较上一个年度仅增长了13万吨,增速放缓, 主要是由于饲料粮需求减少以及全球饲料小麦供 给增加导致了饲料玉米需求下降。06/07年度再度 出现大幅增长,达到7.21亿吨,07/08年度预计为 7.6643亿吨,再次增长了将近45万吨。
32
21
三、世界玉米需求情况
美国和中国既是玉米的主产国,也是主要消费国,对 玉米消费较多的国家还有欧盟、日本、巴西、墨西哥 等国家,这些国家消费需求的变化对玉米价格的影响 较大,特别是近年来,各主要消费国玉米深加工工业 迅速发展,大大推动了玉米的消费需求的增加。
30
1993/94年度以来全球玉米消费呈现较快增长的态 势,六十年代,玉米消费量仅2亿吨,99/00年度 开始,全球玉米消费已经达到了6亿吨的水平,随 全球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类需求的不断提高,呈现 出刚性增长态势。
2.5
1.937
2.0
亿亩
4.5 4.0
1.5
3.0
3.5
1949-2009年我国玉米单产变化
2009 2006 2003 2000 1997 1994 1991 1988 1985 1982 1979 1976 1973 1970 1967 1964 1961 1958 1955 1952 1949
kg/亩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五、湖南省玉米生产情况
1978年,湖南省玉米面积 14.5万公顷,总产22万t。当 时的玉米主要作为山区居民的口粮。30年来,饲料工业 的崛起,养殖业的发展,对玉米的需求大幅增长,玉米 生产迎来了发展机遇。通过推广高产品种的高产示范、 实施温饱工程和丰收计划项目,我省玉米生产快速发展。 2007年 全 省 玉 米面积 31.3万 公顷 , 总 产 162.5万 t, 较 1978年增加7.3倍,成为了我省第二大粮食作物。
作物栽培学各论
玉米栽培
54
湖南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概况
玉米育种研究起步于1990S。现已组建长沙市玉米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罗红兵)
已经培育出4个新品种(湘农白糯2号、湘彩糯玉2 号、湘农甜玉1号、湘农玉14号)
现有两个品种在参加新品种区试,数百个新材料 种在实验地,来势喜人
53
图片为自摄作品
三大粮食作物 10000
总产量走势
5000
0 1978 1985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 2011
19
玉米价格走势
国内消费主要来自饲料和加工业,由于受国际市场和 疫情的影响,历年来畜牧业一直处于稳定的波动中, 直接影响了对饲料的需求,进而影响了对玉米的需求, 从而作用了玉米的价格走势。
饲养价值:100千克玉米——135千克燕麦—— 120千克高粱——130千克大麦。
43
➢ 玉米是良好的工业原料
以玉米及其副产物为原料加工的工业产品有 500多种,其中最重要的有玉米淀粉、玉米 果葡糖浆、玉米油等。
42
➢ 玉米是新型蔬菜
甜玉米籽粒入菜、玉米笋等。
图片来自网络
➢ 玉是适宜于多熟种植
东北春玉米带和黄淮夏玉米带是中国玉米主要分布带, 其次是黄淮海春玉米带和西南套种玉米带。
10
中国玉米分布带
图片来自网络
9
图片来自网络
8
7
4.665 3.458
1949-2009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
2009 2006 2003 2000 1997 1994 1991 1988 1985 1982 1979 1976 1973 1970 1967 1964 1961 1958 1955 1952 1949
15
3、西南山地玉米区
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全部,陕西南部和广西,湖南,湖 北的西部丘陵地区以及甘肃的一小部分。玉米播种面积占 全国的20%。
本区属温带和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雨量充沛,水热 条件较好,但光照条件较差,除部分山区外,无霜期为 240~330d。玉米有效生长期在150~180d。地势复杂,种植 制度从一年一熟至一年每熟兼而有之。高寒山区为一年一 熟春玉米,丘陵山区间套复种玉米,平原地区以玉米为中 心三熟。
12
6、青藏高原玉米区
包括青海和西藏,是我国主要林牧区,玉米在本区种植 历史很短,面积很小。
本区海拔较高,地形复杂。年平均气温较低,仅在部分 地区可以种植玉米。一般只能种植早熟春玉米。
11
中国玉米分布与生产
玉米在中国分布很广,从北到南,从东到西,都有种植, 集中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北);山 东、河北、河南,陕西(华北) ;四川、云南、贵州等 (西南),形成了从东北经华北到西南区的斜长玉米分布 带。
重点
发展玉米生产的意义。 世界、我国、我省玉米生产情况。
难点
湖南省发展玉米生产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46
一、玉米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 玉米产量高,增产潜力大
生理特点:C4植物,其光合效率一般比C3作物高 2-3倍。
理论产量:东北:2000-2200kg/667m2,黄淮海: 1200-1400kg/667m2。
13
5、西北灌溉玉米区
包括新疆的全部,甘肃的河西走廊以及宁夏河套灌区,属 大陆性干燥气候,降水稀少,历史上不种植玉米。随着农 田灌溉面积的增加,20世纪70年代以后玉米种植面积逐渐 增加,占全国播种面积的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