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BIM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BIM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表一学习情境基本信息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路线的类型与用途;
2.掌握平面路线的创建过程;
3.熟悉路线设计规范;
4.了解平面路线与坡度路线的区别;
5.了解场地设计与放坡操作设计。
专业能力目标
1.能够进行路线设计;
2.能够使用软件设计完整的平面路线;
3.能够使用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放坡操作;
4.能够使用测量数据改变路线元素。
任务1
创建建筑样板
理论课6学时
实践课10学时
讲授法
演示法
任务法
理论授课
个别辅导
建立三维建筑模型
任务2
创建体量
理论课4学时
实践课4学时
启发法
演示法
任务法
理论授课
个别辅导
创建桥梁的异性模型
任务3
创建族
理论课2学时
实践课4学时
讲授法
演示法
任务法
理论授课
个别辅导
创建桥梁的异性模型
学习情境2:道桥曲线要素的创建学时:16学时
BIM软件的基本操作
AutodeskRevit软件结合施工图纸建立三维模型,熟悉软件工作界面与基本操作、建筑模板的建立、空间体量的建立、族的设计、参数的传递、三维地形模型的建立
24
学习情境2
道桥曲线要素的创建
道路、桥梁的曲线要素创建,建立参数化的体量、族进行施工测量数据导入与计算。
16
学习情境3
模型三维坐标分析与应用
通过软件对BIM模型的进行施工坐标提取、分析,进行测量数据误差分析,建立模型数据库,指导现场施工测量。
8
学生应有基础及课程衔接
1.应掌握的知识:计算机、测量相关基础知识;
2.在此课程之前应学习的专业课程:AUTOCAD、控制测量、工程测量、施工测量等;
3.在此课程之后应学习的专业课程:地理信息系统、摄影测量与遥感等。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专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
课程考核比值
平时成绩*30%+BIM软件的基本操作*28%+道桥曲线要素的创建*28%+
模型三维坐标分析与应用*14%
课程设计思路
依据本课程在《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中的性质和定位,整合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根据工作过程设计了3个并行关系的学习情境,即BIM软件基本操作、道桥曲线要素的创建、模型三维坐标分析与应用。根据项目内容又设计了8个学习任务。教学组织设计为分组实施、反复递进训练、能力贯穿,过程性考核,目的在于通过具体的工作过程,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团队协作等社会能力。
4.能够使用模型数据进行施工测量。
学习内容
1.AutodeskRevit软件操作;
2.场地模型创建与编辑;
学习任务
设计
序号
任务描述
学时
任务1
场地模型的建立(三维地形模型)
分析测量数据,创建三维场地模型并且对场地进行创建与编辑,进行场地模型的通视分析与日照分析。
4
任务2
模型坐标数据提取与分析
通过AutodeskRevit软件对模型进行三维坐标的提取与分析,指导施工测量。
专业网站
中国BIM培训网:
土木工程软件
表二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任务
学时
教学方法建议
教学组织设计
成果资料
任务1
场地模型的建立(三维地形模型)
理论课2学时
实践课4学时
讲授法
演示法
任务法
理论授课
个别辅导
创建三维场地模型
任务2
模型坐标数据提取与分析
理论课2学时
实践课2学时
启发法
任务法
理论授课
个别辅导
三维坐标的提取与分析报告。
学习情境3:模型三维坐标分析与应用学时:8学时
表一学习情境基本信息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三维坐标的提取;
2.理解模型坐标分析的重要性;
3.熟悉透明命令的使用;
4.了解场地建模的作用。
专业能力目标
1.能够进行模型三维坐标的提取;
2.能够使用软件坐标分析的重要性;
3.能够使用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三维场地的设计;
教学资料
需导入的技术标准
《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J].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12;
参考资料
柏慕进业主编,《AutodeskRevitArchitecture2014官方标准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参考书)。
专业网站
中国BIM培训网:
土木工程软件
表二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任务
教学方法
宏观:任务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微观:根据教学环节细化。
教学资料
需导入的技术标准
《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J].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12;
参考资料
柏慕进业主编,《AutodeskRevitArchitecture2014官方标准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参考书)。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BIM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适用工程测量技术专业)
课程类型:
B类课程
执笔人:
课程团队:
审定人:
编制时间:
2017年4月14日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制表
二〇一七年三月
“BIM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

开设学期
第5学期
计划学时/学分
48学时/2.5学分
适用专业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
3.能够进行体量、族的分析。
教学方法
宏观:任务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
微观:根据教学环节细化。
教学资料
需导入的技术标准
《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J].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12;
参考资料
专业网站
中国BIM培训网:
土木工程软件
表二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任务
学时
教学方法建议
教学组织设计
成果资料
道路路线的创建与编辑
桥梁模型建立
完成指定施工图纸要求,时间控制在30分钟,并且提交合格的桥梁模型,并且提交电子图形,具体评分标准见考核方案。
40﹪
任务2
桥梁模型的创建与编辑
任务3
参数化模型的建立
学习情境3
模型三维坐标分析与应用
任务1
场地模型的建立(三维地形模型)
三维地形模型的建立
根据设计要求完成指定测量数据的地形模型,时间控制在30分钟,并且提交电子图形,具体评分标准见考核方案。
20﹪
任务2
模型坐标数据提取与分析
说明:①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过程性考核成绩(70%),其中过程性考核由两个考核项目组成,分别是BIM软件的基本操作(40%)、道桥曲线要素的创建(40%)和模型三维坐标分析与应用(20%)。
四、附录
该课程标准制定的侧重点在于AutodeskRevit软件的基本操作,在完成一定任务的基础上,反复强化练习,提升专业技能,夯实专业基础。
10
任务2
创建体量
根据施工图纸,使用体量建立道路、桥梁的异性结构,分析体量参数对模型的影响。
6
任务3
创建族
根据施工图纸,使用族建道路、桥梁的异性结构,分析体量参数对模型的影响,并且比较体量与族的特征。
8
实训条件
实训项目
实训所需主要软件设备
所需实训场地
项目1.创建建筑样板
AutodeskRevit软件
2.具备能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具备能制定、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
4.具备能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
专业能力
1.能熟练操作计算机BIM软件;
2.能进行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的创建;
3.能进行道路、桥梁曲线要素创建。
教学内容
1.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创建;
2.道路、桥梁曲线要素创建。
学习情境划分
序号
实训内容
学时
学习情境1
学时
教学方法建议
教学组织设计
成果资料
任务1
道路路线的创建与编辑
理论课4学时
实践课4学时
讲授法
演示法
任务法
理论授课
个别辅导
道路路线模型
任务2
桥梁模型的创建与编辑
理论课2学时
实践课4学时
启发法
任务法
理论授课
个别辅导
数化的桥梁模型
任务3
参数化模型的建立
理论课4学时
实践课2学时
任务法
启发法
理论授课
个别辅导
参数化道路、桥梁模型
学习内容
1.AutodeskRevit软件操作;
2.路线创建与设计;
3.对场地进行放坡操作。
学习任务
设计
序号
任务描述
学时
任务1
道路路线的创建与编辑
分析测量数据,创建地物模型并且对道路路线进行创建与编辑,分析出路线元素与路线标签。
4
任务2
桥梁模型的创建与编辑
根据施工图纸与测量方案的要求建立参数化的桥梁模型。
6
任务3
参数化模型的建立
对建立的道路、桥梁模型进行参数化的分析。
6
实训条件
实训项目
实训所需主要软件设备
所需实训场地
项目1.道路路线的创建
AutodeskRevit软件
校内机房
项目2.桥梁模型的编辑
AutodeskRevit软件
校内机房
项目3.参数化模型的建立
AutodeskRevit软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