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材料在建筑空间环境中的艺术表达摘要本文分析了石材、玻璃的性能,并通过几个例证对石材、玻璃应用中的艺术表达进行了剖析,进而强调了材料所具有的灵性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关键词:玻璃石材建筑设计灵性艺术表达中图分类号:tu201文献标识码:a建筑是由成百上千种材料用不同的方法组成的,材料在建筑中主要起两种作用:结构承重和装饰。
在建筑所创造的空间环境中,不管是起结构承重作用还是起装饰作用,材料都表现出其独有的、与建筑本身一致的艺术特性,正如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所说:“每一种材料,不管是人工的还是自然的都有自己的特性,我们在处理这些材料之前,必须知道其性格。
”这里所说的性格就是材料的艺术特性与价值,是材料所能表达的灵性所在。
然而,即使是同一种材料,在不同的建筑师手中也会有不同的性格和表达,如暴露钢筋混凝土的粗野主义在勒·柯布西埃手中显得粗犷、豪放,而到了安藤忠雄那里则变得精巧、细腻。
特别是在建筑中使用最多的石材和玻璃这两种材料,其多方面的艺术表达使得建筑性格饱满、表情丰富,并充满灵性。
一石材石材是一种常见的、自重较大的建筑材料,由于其自身独特的“组织结构”,决定了石材在经历了漫漫长河岁月的剥蚀后,仍然能够保持其自身所固有的风采。
自古至今,石材在各种类型的建筑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宏伟、庄严的宫廷建筑,亲切、玲珑剔透的江南园林,还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颇具特色的各地民居,石材都在其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而石材之所以具备这种卓越的表现力,与其较多的不同种类、较强的可塑性、以及形成年代的久远、内部物质结构的组成有直接关系。
1 石材的种类常见的石材种类按其物质成份的不同和形成方法的各异,主要可分为沉积岩、变质岩、火成岩和人造石四大类。
其中,前三种为天然石材,后一种是人工石材。
沉积岩是由冰川、河流、海洋、植物等有机体中的碎屑脱离出来、沉积形成岩石矿,并经过数百万年的高温高压固结而成。
沉积岩按其成份及结构性质不同,又可分为石灰石、砂岩、皂石、化石、石灰岩等五种。
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和矿物质的混合作用下,由一种石头自然变质成的另一种石头,变质后重新结晶,导致纹理改变或颜色改变。
火成岩主要由火山材料形成,如岩浆。
地表下的液体岩浆冷却、凝固,矿物经气体的渗入岩石而形成新的结晶和各种颜色,主要包括花岗岩。
人造石是用非天然的混合物制成,如树脂、水泥加碎石粘合而成,如水磨石、文化石等。
2 石材的粗犷、神圣和永恒纵观古代建筑历史,几乎就是一部石头建筑的演变史。
胡夫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建筑,始建于公元前2700年,塔身高达150米,塔体占地5.29公顷,整个金字塔呈角锥体,底座四方形,每个侧面是三角形。
如此庞大的建筑物竟全部用巨大的石块建成,坚硬的石块被用于塔体的结构,支撑起巨大的塔身,据统计,整个金字塔共用220万块巨石建成。
石砌塔体历经几千年风霜雨雪的剥蚀而仍耸立在神圣的吉萨高原。
金字塔在古埃及倍受推崇,符合埃及人的古代传统观念。
古埃及人认为,人有来世且其灵魂要升天,保存遗体等待转世便成为人们的希望所在。
在历史上,没有那一个民族对来世的期望能与古埃及人相匹敌。
拥有一切权势更使法老们希望得到永恒,不惜倾尽国力为自己修建巨大的金字塔,法老们甚至认为他们的目的不是今生而是来世,而金字塔就是他们转世的借助力量。
如前所述,石材的形成历经数百万年地球地质构造的变化而成,久远的形成年代、独特的内部组成的结构、坚硬的、不可侵犯的外部形态都是其它建筑材料所不可比拟的,石材的这种近似永恒的特性正迎合了古埃及法老们的愿望,选择用巨大的石块来建造金字塔便成为理所当然。
3 石材的轻巧、现代和动感与几千年前古埃及人使用石材作为结构材料建造金字塔不同,现代人使用石材大部分是用作装饰用材,现代科学技术使石材的加工变得非常简单,人们可以将石材加工成各种类型,表现不同的质感,从而展现出不同的材料特性。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楼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园弧式的建筑物高12层,单体建筑面积高达72000平方米,如此庞大的建筑体量,耸立在城市中心地带的香港路上,并没有造成拥堵、笨拙、沉重的感觉,相反,它以其鲜明的光泽、动人的质感、流畅的线条充分体现了时代气息。
该办公楼系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整个大楼外墙面均采用花岗岩薄板干挂方式,系青岛地区首次采用的施工方法。
在这里,花岗岩石材被切割成20毫米的薄片,经过打磨、抛光、涂蜡等一系列工序,最后挂在外墙的铝合金支架上。
经过加工的花岗岩薄板使花岗岩石材原有的原始、粗糙、坚硬、笨重等变得现代、精细、柔软、轻巧。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继深圳特区、上海浦东之后,青岛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关键时刻,青岛的决策者们当机立断做出了开发东部的重大决定。
万事开头难,为了落实既定的方针政策,将青岛的改革开放以及城市中心东移构建大青岛的战略赋予实践,青岛市人民政府率先在东部建设市级机关办公大楼,当时号称东部第一楼的001工程,吹响了开发、开放青岛东部的进军号。
在这种背景下,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就不仅仅是一栋普通的行政办公大楼,它承载着太多的使命,所以,它的形象亦将与它的内涵一样影响着构建大青岛的战略。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建筑形体采用了简洁、流畅的现代形式,中心对称的园弧形建筑像伸开双臂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而外挂的花岗岩薄板以其鲜明的质感使整个大楼凸显世代特征。
二玻璃玻璃是建筑中常见的并且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
玻璃是一种透明的液体物质,它在熔融时会形成网络结构,经过冷却后硬化从而形成不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
具考究,早在5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已经制造出了彩色玻璃和玻璃制品,而中国在3000年前也制造出了玻璃,而且是无色玻璃。
玻璃成为商品和建筑材料已经是1000多年前的事情了,现在玻璃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生产特别是建筑领域里的重要材料。
1 玻璃的种类玻璃一般可分为平板玻璃和特种玻璃两大类。
平板玻璃主要有引上法平板玻璃、平拉法平板玻璃和浮法玻璃三种,其中浮法玻璃以其厚度均匀、上下表面平整、劳动生产率高等因素成为最受欢迎的主流品种。
平板玻璃厚度一般为3厘米到15厘米不等,分别被应用在画框表面、外墙门窗、室内屏风、室内隔断、栏杆、地弹簧门、外墙面等。
特殊玻璃主要有钢化玻璃、磨砂玻璃、喷砂玻璃、压花玻璃、中空玻璃、夹层玻璃、防弹玻璃、玻璃纸等,分别被应用在各自不同的位置上。
2 彩色玻璃窗的凝重与神圣玻璃在建筑空间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建筑是空间的艺术,塑造空间是建筑师永恒的主题,对于室内空间来说,由玻璃组成的门窗一方面为室内提供了充足的光线,另一方面玻璃的不同组合、不同色彩为建筑空间场景提供了亦真亦幻的无穷的想象力。
哥特式建筑起源于11世纪下半叶法国,是13至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用于教堂,同时也影响到世俗建筑。
哥特式教堂建筑的整体风格为空灵、高耸、纤瘦、尖峭,它们直接反映了中世纪卓越的建筑技术和宗教意识,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它巍峨飞耸的气质,同时还有基督教盛行的宗教观念,线条轻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尖塔、轻盈通秀的飞扶壁、修长的立柱以及彩色玻璃镶嵌的花窗,均形成一种向上升腾、天国神秘的幻觉,这种“让高耸的尖塔把人的目光引向虚渺的天空,使人忘却今生,幻想来世”的宗教主题是哥特式教堂建筑的灵魂所在。
哥特式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对以后其它艺术均有重大影响。
彩色玻璃窗是哥特式教堂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作为一种极具创造性的艺术形式,是依托于建筑结构形式的演变而成,由于哥特式建筑的肋架券减轻了拱顶的重量,调整了各个构件之间的关系,而飞券则平衡了中部的测推力,将荷载转移到外部地基,从而摆脱了厚重的墙体,减轻了整个建筑的荷载,所有这些因素使得大面积的开窗得以实现。
哥特式教堂建筑的玻璃窗都是彩色的,而且都是彩画,比起枯燥、繁多的教义,极富感染力的彩色玻璃窗无疑更有效,彩色玻璃窗上的彩画也成为一些教徒们的圣经,圆形的玫瑰窗象征着天堂,各位圣者也登上了玻璃窗,在这里彩色玻璃窗变成了丰富多彩的宗教舞台,使得人们对天国产生了神幻感。
哥特式教堂建筑的彩色玻璃窗运用红色、蓝色、紫色和宝石色向教徒们讲述了从创世纪到末日审判,从受胎告知到最后晚餐的救赎历史,而教徒们则通过彩色玻璃窗上的那一幕幕画面,深深地沉浸在对宗教的沉思之中。
哥特式教堂建筑所蕴藏的基督教思想与信仰是其建筑本身的目的与意义,并力图为宗教信仰与现实世界、物质与精神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作为哥特式教堂建筑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彩色玻璃窗则做了很好的诠释,彩色玻璃窗作为建筑空间环境中的一个物质功能构件以建筑为载体,为基督教思想的教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3 玻璃幕墙的多意表达作为19世纪最有代表性的建筑,1851年在伦敦海德公园内建造的水晶宫是英国为第一届世博会(当时称为万国工业博览会)而建造的展馆建筑,整个建筑由钢结构和玻璃两种材料构成,作为外维护结构的玻璃幕墙成为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新材料、新工艺和设计新成果的展示窗口而轰动世界,整幢建筑通体透明,宽敞明亮,其屋顶和外墙玻璃的使用也宣告了玻璃幕墙时代的开始。
密斯·凡德罗是20世纪中期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大师之一,是提倡现代主义的主将,他创作风格的特点是以讲究技术精美著称,大一统的空间和玻璃摩天楼就是其具体体现,经过他的努力,玻璃摩天楼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成为当代世界最流行的一种风格。
作为当今建筑界影响深远的西萨·佩里曾热衷于玻璃幕墙的创作,像希腊人赞美石头的永恒一样,他赞美钢的力度和玻璃的光洁,并将二者虔诚而艺术地结合在一起,成为现代技术的典范,并因为其玻璃幕墙用得多,而且高明,被称之为银色派领袖。
著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是巴黎卢浮宫的扩建工程,作为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卢浮宫也是世界上最古老、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这个玻璃的四棱锥无论是形态还是材料都与周边环境毫无共同之处,但是它还是得到了法国人乃至整个世界的认可。
玻璃金字塔通透的塔身与卢浮宫厚重的形体形成鲜明对比的同时,巴黎变化多端的天空也被映照在塔身上,正如大师所说,“玻璃金字塔既不模仿传统,也不压倒过去,而将预示未来”。
材料以物质的形式构成建筑的主体并以精神的表达形成建筑的空间环境,建筑空间环境是建筑的灵魂所在。
石材、玻璃或者广义地说材料,一方面体现的是建筑空间环境的精神属性,另一方面材料在建筑空间环境中的艺术表达充分体现了其构造之美、材质之美、色彩之美,并用自身独有的语言、表情和体态传递着建筑的神韵。
建筑设计的过程也是一个创作的过程,建筑师必须培养自己对材料的艺术想象力,并在不同的材料中去寻求其风格,应该说,不管天然材料还是人工材料在建筑空间环境中都应该是美的,而这种美基本上取决于建筑师对材料的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