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
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
发展大会后,我国政府率先组织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作为指导我国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开始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进
程。然而,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面临的问题仍很多很多,需
要我们百倍努力加以解决。
1.要进一步强化认识――充分认清保护环境是促进可持
续发展的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
近几十年来,全人类都面临着人口、发展和环境这三个
问题的挑战,联合国组织,各国际学术团体,整个世界的科
学界和各国人民都对这三大问题表示了极大关注。在中国,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对这些问题一直给予高度的重
视,制定了正确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求正确地、
科学地解决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值得庆幸的
是,在过去几年中,通过政府、科技界和全国人民的努力,
特别是环保工作部门的努力,我们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绩。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包括环境保护法、
水法、海洋法、大气法、森林法、矿产法等等,国务院还制
定了一些法规和制度,以保障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同时,能够
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不受破坏,以使社会和经济得以持久稳
定的发展。这些法律和法规的颁布执行为社会发展和环境保
护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
2.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清醒看到生态问题严重制
约着社会、经济发展
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可看到人类文明的进步无不建
立在对自然资源掠夺的基础之上。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
人类文明的飞速进步,对自然资源的掠夺进一步加剧,这种
以自然资源为代价的发展,产生的后果就是气候变暖,空气
质量变差,沙尘暴的侵袭,地表水富营养化,江河洪涝 、
断流、湖泊萎缩、湿地缩小,土地沙漠化加速,森林资源衰
退,野生动植物资源进一步减少等。使人类逐渐尝到了苦果,
体会到了后患,各种污染事件发生,各种环境疾病出现就是
恶果的表现。如20世纪50―60年代的世界著名八大公害事
故等。进入70年代后期,我国经济开始迅速发展,伴随而
来的是自然资源短缺,生态受到破坏,环境受到污染。1989
年的大兴安岭火灾,1997年黄河创纪录的断流,1998年的
三江洪水灾害,以及近年波及北京等地频繁的沙尘暴等等,
使人们真正感受到生态被坏的严重性。生态系统保护开始上
升为中国环境的首要问题。这几年我们尽管采取了退耕还
林、退耕还草等措施,生态功能的恢复依然艰难。这主要表
现在生态的调节功能明显下降,旱灾、洪涝、沙尘暴频繁发
生,地质灾害不断加重,森林病虫害加剧,自然植被的生态
能力,水土保持功能下降,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减弱,环境
净化功能、水源涵养功能衰退等等,因而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所以,要充分认识到生态系统整体性的重要作用,以保护生
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和功能的健全性为目的,注重单个要素
而不应忽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3.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巩固和提升保护环境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成果和水平
3.1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事业需要群众团体和广大公众的关心和参与,
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环境保护。提高全民族
的环境意识,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不久前进行的全民环
境意识调查表明,我国公众环境意识有待提高,对环境保护
的认识、参与的程度以及对环境形势的了解等方面还很不
够,不能适应我国当前环保任务的需要。科技界、教育界、
文化界和新闻媒介都要担负起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和环境法
制教育的任务,为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更多环境科学和环
保法律知识。要不断强化全社会的环境法制教育,形成良好
的社会规范和风尚。每个公民、每个单位都应当用法律规范
自己的行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各项
环境保护法律,起到表率作用。科学技术界应为实施可持续
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对改善环境质量做出应有的
贡献。要积极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军工企业进入环保
产业,使环保装备和产品上档次、上水平、上规模,为改善
环境质量提供技术和物质保证。要强化环保舆论监督。近年
来,报纸、广播、电视对环境问题进行揭露和剖析,引起社
会各界的重视,促进了许多环境问题的解决。要充分发挥各
种群众组织在环境保护活动中的作用。近年来,每逢“世界
环境日”、“世界人口日”、“世界卫生日”和“地球日”,全
国各地都举行各种环境保护活动,工、青、妇、科协等人民
团体广泛参与,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宣传环境保护、
唤起公众环境意识、提倡环境社会公德方面,起了很好的作
用。我们完全有理由这样说,人民群众关心和参与是做好环
保工作的根本动力和保证,也是公民素质、社会公德、职业
道德等精神文明状态的体现。只要我们依靠群从、发动群众、
组织群众、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一定能达到。
3.2要大力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
环保产业是解决环境问题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是环
保事业的实力所在,也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
环节。从当代世界产业结构来看,环保产业是一项非常有前
途、有广阔市场的新兴技术和高技术产业。目前,世界环保
产业发展很快,每年环境保护投资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环
保产业提供产品来实现预期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在我
国,环保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能吸收一大批劳动力,
创造新的就业机会。随着对外开放,国外环保产业和产品也
随之进入我国市场,使我国环保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对
此我们要注意抓好两件事。一是加强对环保产业的领导和规
划工作。环保产业广泛分布在工业、农业、城建、轻工、公
安、军工等许多部门和行业,各部门都要为保护环境、防治
污染和其它公害提供物质和技术支持,认真搞好发展环保产
业的规划和宏观指导,坚持提高环保产品和环境工程质量,
防止产品粗制滥造和低水平重复。二是要加强管理和协调工
作。环保产业涉及许多部门和行业,绝非一家所能包办得了
的。环保产业要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使之逐步兴旺起来。
3.3要从严执法
有了好的环保方针、政策、计划、法律、法规,没有严
格执法的机构和人员去执行也不行。我们现在强调要重视环
境管理,加强环保依法监督,没有一支坚强的队伍,或者虽
有队伍而没有严格执法的精神,环境监督管理就成为空话。
要把法律和国务院赋予环保部门的职责完全行使起来,就要
有为保护和建设环境而不惜献身的、高素质的人,切实做到
“执法如山,不容犹豫”。当前,我们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国
内任务都要求加强队伍的训练和管理制度的建设。环保部门
既是一个综合部门,又是一个监督机构,很有必要加强环境
保护的管理职能。千方百计引导全社会都要支持环保部门独
立行使监督管理职权。加强法制,达成全社会的共识,提高
人民的环境意识,是环保工作的三个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