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波谱分析 复习提纲(研究生)

波谱分析 复习提纲(研究生)

vibration coupling Fermi resonance functional group region fingerprint region overtone band
振动偶合
费米共振 官能团区 指纹区 倍频带
combination band
合频带
4
二,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E h
ε = A/bc
3
第二节
一,基本概念和原理
infrared spectra(spectrum)
红外吸收光谱
红外光谱
wavenumber
characteristic vibration frequency
波数
特征振动频率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
5
6,掌握各类化合物红外光谱的特征波数。
7,能对给定结构的化合物图谱吸收峰进行指认和解释。
8,能从红外图谱分析化合物中存在的特征官能团和结构片段。 9,能从简单化合物的红外图谱推导化合物的结构。
6
第三节
一,基本概念和原理
核磁共振波谱
核磁共振 核自旋 共振频率 化学位移 屏蔽效应 去屏蔽效应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a nuclear spin resonance frequency chemical shift shielded effect deshielded effect
11
6,各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的规律和相关系列峰。 7,分子离子峰的判断。 8,利用同位素峰求分子式中溴、氯、和硫的个数以及碳 的个数。 9,利用丢失碎片和碎片离子推测结构片段。 10,对已知化合物的质谱图进行指认。 11,推导未知物结构。
12
综合解析方法
1,初步查看分析各种图谱,得出最明概念和原理
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a Lamber and Beer's law
紫外吸收光谱
紫外可见光谱 朗伯比尔定律
absorbance
transmittance molar extinction coefficient Chromophore Auxochrome
2,分子式和不饱和度的确定。
3,确定分子中存在的官能团。 4,以官能团为出发点扩大为结构单元(核磁最重要)。 5,利用已知结构单元组成几种可能的结构。 6,分析数据,排除信息间有冲突的结构,选择出最可 能的结构。
13
1,产生红外吸收的条件。
1
h 2 k
k

1307 k
2,振动波数的计算。
1 2c

3,掌握影响分子吸收频率的因素例如质量效应、诱导效应、 中介效应、共轭效应、空间位阻、环张力和氢键,会判断比较。 4,了解红外光谱仪的分类(色散型和干涉型)和红外样品 制备的方法。 5,掌握红外光谱的四个分区:X-H区、叁键区、双键区、指 纹区。
9
12,会应用偏共振去偶碳谱或DEPT谱分辨碳的级数。
13,二维谱要求能识别J分解谱,HHCOSY,HMQC, HMBC谱。
10
第四节
质谱
1,了解质谱原理和质谱仪组成。 2,了解分子离子、准分子离子、碎片离子、亚稳离子、奇 电子离子、偶电子离子、同位素离子等概念。 3,了解EI、CI、FAB和ESI等离子化技术的方法和特点。 4,了解影响离子丰度的因素。 5,质谱裂解反应的类型,断裂的特点(α裂解、i裂解、σ裂 解、麦氏重排、四员环重排、逆DA反应等)。
anisotropy of chemical bonds
spin-spin coupling spin-spin spliting
化学键的各向异性
自旋-自旋偶合 自旋-自旋裂分
chemical equivalent
magnetically equivalent coupling constant
化学等价
吸光度
透光率 摩尔消光系数 发(生)色团 助色团
Red shift
Blue shift K-band R-band
红移
兰移 K-带 R-带
B-band
E-band
B-带
E-带
2
二,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1,熟练运用伍德沃德规则计算共轭烯烃体系、 α , β不饱和醛 酮体系和苯系的最大吸收波长。 2,熟练掌握K带、R带、B带、E带的特征,能从谱图或数据 中判断属于哪个带。 3,根据分子式,熟练计算不饱和度。 4,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仪器基本组成部分及功能,单 色器的类型。 5,应用朗伯比尔定律计算摩尔消光系数(ε)。
磁等价 偶合常数
7
二,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1,自旋核的条件。
2,核磁共振的条件。
3,核磁共振仪的分类和核磁测定方法的分类。
4,用氘代有机溶剂和重水测定核磁时分别使用的内标。 5,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各向异性效 应、范德华效应、氢键效应和溶剂效应。
8
6,各类质子和13C的化学位移范围。 7,常见2J、3J的偶合常数值。 8,常用氘代溶剂的残留溶剂峰和水峰。 9,从AB系统谱图和一级谱图计算偶合常数和化学位移。 10,对给定的化合物氢谱和碳谱各峰进行指认。 11,从未知化合物氢谱和碳谱推导结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