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成都市事业单位职测试题与答案解析

2017成都市事业单位职测试题与答案解析

2017 年四川省成都市(区县第六批)事业单位模拟卷答案与解析第一部分数量关系1.【答案】C。

解析:等差数列变式。

2 5 10 19 36 (69)作差3 5 9 17 (33)作差2 4 8 (16)公比为2 的等比数列2.【答案】B。

解析:二级等差数列。

80 35 5 -10 -10 (5)作差-45 -30 -15 0 15 公差为15 的等差数列3.【答案】C。

解析:多次方数列,底数为二级等差数列。

416 49 121 256 (484)↓↓↓↓↓↓2 2 4 2 7 2 11 2 16 2 22 22 3 4 5 6底数作差4 6 4.【答案】B。

解析:将原数列进行通分,得到,1 311 19,,5 730 44,,()。

9 11分母为奇数列,分子为二级等差数列,作差后得到公差为3 的等差数列。

5.【答案】D。

解析:数位组合数列。

每项第一部分分别为2、4、6、8、10、(12)是公差为2 的等差数列;第二部分1、3、5、7、9、(11)是公差为2 的等差数列。

6.【答案】B。

解析:根据钙、钾元素总含量与镁、钠元素的总含量相同,且钾元素与镁元素含量比3︰31,而钾元素与钠元素元素占比为1︰4,统一比例得钙元素︰钾元素︰镁元素︰钠元素=40︰3︰31︰12,而钙元素 40 份,对应 400ug ,每份为 10ug ,则四种元素总含量为 86 份,即为 860ug 。

7.【答案】B 。

解析:日期问题。

2015 年是平年,2 月有 28 天。

90=13+31+30+16,即 2015 年 2 月 15 日后第 90 天是 5 月 16 日,故选 B 。

8.【答案】B 。

解析:4 点 30 分时,时针正好在 4 和 5 的正中间,分针指向 6,即二者的夹角=30°+15°=45°,故选 B 。

9.【答案】C 。

解析:青蛙跳井。

“每天上爬 10 米,又下滑 6 米”,即每天净上爬 4 米,经过 3 天共上爬 4×3=12 米,剩 20-12=8 米,第 4 天爬出井口,故选 C 。

10.【答案】D 。

解析:设小王的年龄为 x ,则张先生的年龄为 3x ,李先生的年龄为 3x-8。

所以 3x-8-9=4(x-9),解得 x=19,张先生的年龄为 57 岁。

张先生和小王的年龄差为 38,当张先生是小王年龄 2 倍时,小王的年龄等于二人的年龄差,所以过了 38-19=19年,选择 D 。

11.【答案】B 。

解析:利用盈亏思想解题。

4 次平均成绩最少为 90 分,前三次的平均分 88 要成为 90 分共差了(90-88)×3=6 分,即第 4 次最少要考 90+6=96 分,故选 B 。

12.【答案】D 。

解析:方法一,代入排除法。

若答对 26 题,则得 4×26=104 分,剩下的 4 题全答错,总得分才为 104-2×4=96 分,与“有题目没做”矛盾,故选 D 。

方法二,设小明答对 x 题,答错 y 题。

根据题意,4x-2y=96,化简得 2x-y=48,由于 2x 和 48 都是偶数,则 y 也是偶数。

当 y=2 时,x=25,未答题目为 3 题,符合题目要求,故选 D 项。

13.【答案】D 。

解析:最不利原则。

三种颜色的小球各摸出 9 个,这时候再摸一个必定有 10 个小球的颜色相同,即 9×3+1=28,故选 D 。

14.【答案】B 。

解析: 因此∠EDG = ∠ADC = 90︒, 则 ∠EDA = ∠GDC , 又 ∠E = ∠C = 90︒,所以△AED ∽△GCD ,则ED = AD , ED =4 ⨯ 4 = 16 =3.2 厘米,故选 B 。

CD GD 5 5 15.【答案】D 。

解析:根据二者容斥的公式,所求为 489+606-750=345。

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16.【答案】A。

解析:“认可”意为承认、许可,与文意不符,排除C。

文段第二句的意思是,当多数人都发现某一市场的利润空间的时候,也正是真正获利者清盘了结盈利的时候。

“暗示”无法概括此意,排除D。

与“喜爱”相比,“青睐”语意更重,更能表现人们对黄金的重视,故本题答案为A。

17.【答案】C。

解析:由“从而有助于减少投机行为”可知,房产税从流通环节改为保有环节征收将会使投机者持有房子的难度加大,D项“利润大大上升”反而会刺激投机行为,与文意相反,排除D。

由“使房价回归理性”可知,房价已经不理性,需要“引导”到合理的住房消费上来,而非“带动”、“建立”,排除A、B。

本题答案为C。

18.【答案】B。

解析:先看第二空,文段末句已有了“结果”,此处再填“结果”重复啰嗦,排除A。

“制衡”意为互相制约,由句意可知,创造力是左右脑互相配合产生的,C与句意不符,排除。

与“齐动”相比,“协作”更能体现出通过协调、合作来完成任务的意思,排除D。

本题答案为B。

19.【答案】A。

解析:“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术广博高深,多形容理论、学识、思想、作品。

排除D。

“意境”指文学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情景”多指(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意蕴”指内在的意义。

第二空说的正是诗句呈现出的境界,故用“意境”最合适。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也符合语境。

本题答案为A。

20.【答案】C。

解析:由“带来城市的空前繁荣”可知,第二空修饰GDP不应用“停滞”,排除B。

第一空中,“排挤”与“空间”搭配不当,排除D。

“蚕食”比喻如蚕吃桑叶般侵吞他国国土,侧重于“面积上的逐渐侵占”;“压缩”意为加以压力,以减小体积、大小、持续时间、密度和浓度等,侧重于“空间上的挤压”。

由“民生发展的应有空间”可知,此处应选“压缩”。

本题答案为C。

21.【答案】B。

解析:分析可知,文段说的是超瘦,而并非是“瘦”,A项错误,排除。

由文段可知,对突变敏感的是“位于16号染色体上名16p11.2的一个区域”,而并不是所有和瘦有关的基因,且由文段也不能得出所有和瘦有关的基因都位于16号染色体上,C项偷换概念,排除。

D项中“超瘦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在文段中无从得知,且“而非父母遗传……”在文段指的是大部分复制,错误,排除。

由“大约每……多了一个拷贝”可得出B项理解正确,当选。

22.【答案】C。

解析:由原文“扇面的制作随着材料的珍贵程度也从实用物什提升至艺术佳作”可知,扇面的珍贵程度是随材料的珍贵程度提升的,而非其功用的增多,故C项错误。

23.【答案】B。

解析:文段先引用亚当·斯密解决道德滑坡问题的观点,说明道德的确立不能脱离现实,然后由“因此”引出文段的主旨——重塑道德,要从制度上做文章,其后内容是对制度建设的具体阐述。

D项迷惑性较强,作者强调的是如何解决道德滑坡问题,D项并未给出具体方案。

本题答案为B。

24.【答案】C。

解析:文段先以某种海鸟为例,说明这种鸟仅靠一截树枝飞越太平洋,而如果带上鸟巢和足够的食物,便无法飞越。

接着,以“同样”点明主旨:如果一味苛求条件,好的条件便会成为捆绑在翅膀上的黄金,拖累前进的步伐。

C项的“绊脚石”与“捆绑在翅膀上的黄金”意思一致。

本题答案为C。

25.【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翻译的标准有很多,接着以“但”转折,指出一位负责的译者,翻译必须首先考虑译文能被受众接受,后文是对此观点的阐释。

“受众”是文段的论述中心,选项中与此相关的只有C项。

本题答案为C。

26.【答案】A。

解析:横线后的句子提到了“他们”对待中西之学都能一视同仁,横线前“接受过五四新文化的洗礼”指的是对“西学”的吸收,与此相对应,则横线处表达的应是他们的“中学”基础的深厚,即传统文化的根基也很深。

27.【答案】A。

解析:⑤句以“且”开头,不能放段首,排除B项。

③句的“多回廊”、“多窗”对应①句的“匠心之意是让你尽量透过廊、窗取景”,说的是这个园林布局的特点和用意,故①应紧承③之后,排除D项。

A、C的区别在于末句的确定,②句与④句均是描绘“图画”之美,⑤句总结性评价,应放在末尾。

故本题选A。

28.【答案】A。

解析:观察句子,⑥句“不应该到此止步”与②句“只实现了一半不到”呼应,⑥句应紧跟②句,排除B、D。

③句说“教育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主旨是理所当然的”,①句解释原因“不去开发人力资源,教育的价值是无法凸显的”,故①句应紧接③句后,排除C项,本题选A。

29.【答案】A。

解析:B 项一面对两面,应把“能否”改为“能够”;C 项用词不当,“等量齐观”意思是对有差别的事物平等对待,用在这里不恰当;D 项表意不明,应去掉“内”。

30.【答案】C。

解析:A项“真正”与“孩子般的”相矛盾,应删掉“般”。

B项错误有二,①“对机动车噪声是否只有被动接受”的主语为“居民们”而非“机动车”;②居民们早有微词的是“只有被动接受机动车的噪声”,“是否”用在此处不当,应删除。

D项“运作方式……直接导致了……竞技体育运动”,动宾搭配不当,应改为“导致了澳门竞技体育运动的低水平”。

故本题选C。

31.【答案】C。

解析:由第2段的“中国园林是由建筑、ft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第5段的“中国园林妙在含蓄”可知,C项较为全面地概括了中国的传统审美观念。

故本题选C。

32.【答案】C。

解析:由第4段的“园林景物有仰观、俯观之别,在处理上亦应区别对待”可知,“仰观、俯观”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故C项的“是一致的”说法有误。

故本题选C。

33.【答案】D。

解析:第3 段从“画意”角度出发,说园林的“树木栽植”要如何处理,是从平面观赏的角度出发进行的论述;第4段则进一步上升到整个园林景观的仰观与俯观之间如何处理,是从立体的角度出发进行的观赏论述。

故3、4段之间是递进的关系,选D。

34.【答案】C。

解析:由第1段的“二者说来,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可知,C项的“小园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大园反之”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35.【答案】A。

解析:文章分别介绍了大园、小园的动观、静观之分,园林中建筑、ft水、花木的层次组合,树木栽植的画意处理,园林景物的俯观、仰观之别,以及园林重在含蓄的特点,可见整篇文章都是围绕“造园”展开,A项概括准确。

其他三项均只是文段的部分内容,故答案选A。

36.【答案】B。

解析:根据末段第一句话可知B项正确,故当选。

根据文章首段可发现A、C是传统偏见观的体现,是本文否定的观点。

由第二段首句“传统的偏见观开始动摇,人们日益意识到偏见是普遍存在的”可知,传统的偏见观并不认为偏见是普遍存在的,D项与文意相悖。

故本题答案选B。

37.【答案】B。

解析:文章说的是每个人都会以自己的经验、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事物,这并不意味着对事物的理解会“产生偏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