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55金属活动性的比较(含解析)

2017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55金属活动性的比较(含解析)

考点55金属活动性的比较一、选择题1.(2017·百色)下列实验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A.测定两种金属的密度B.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C.将两种金属片相互刻划D.铜片、银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解析】A、测定两种金属的密度,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无关,选项错误.B、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说明了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选项正确.C、将两种金属片相互刻划,能比较两种金属的硬度,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无关,选项错误.D、铜片、银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均无明显变化,不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选项错误.【答案】B2.(2017·抚顺)将两种金属有X和Y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X表面无现象,Y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 Y、Cu、X B.X、Y、Cu C. X、Cu、 Y D.Y 、X、Cu【答案】A【解析】X表面无现象,说明X比铜(Cu)不活泼,位于铜(Cu)后;Y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Y位于铜(Cu)前,即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Y、Cu、X。

3.(2017山东省临沂市,题号17,分值2)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X Y Z B.X Z YC.Y Z X D.Z Y X【答案】B【解析】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说明X是最活泼的金属。

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说明Z>Ag>Y,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X> Z>Y。

4.(2017山东省滨州市,题号11,分值3)有X、Y、Z三种金属,其中Y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而X、Z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将Z浸入X的盐溶液中,Z的表面有X析出,则X、Y、Z的金属活动性有强到弱的顺序是A.X、Y、Z B.Y、Z、X C.Y、X、Z D.Z、X、Y【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金属的化学性质。

X、Y、Z三种金属中,Y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X、Z不能,说明Y在H前,X、Z在H后,将Z浸入X的盐溶液中,Z的表面有X析出,说明Z 比X活泼,故三种金属活动性有强到弱的顺序是Y>Z>X。

5.(2017黄石市,题号13,分值2)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先将三者分别加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只有甲可使溶液中析出铁单质,再将三者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只有乙不能使析出银单质,则三者的金属活动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甲>乙>丙B、乙>甲>丙C、甲>丙>乙D、无法判断【答案】C【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金属活动性的运用。

将甲、乙、丙三种金属,先将三者分别加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只有甲可使溶液中析出铁单质,则可得出甲位于铁之前,乙、丙位于铁之后;再将三者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只有乙不能使析出银单质,说明甲、丙在银之前,乙在银之后,活动性顺序为甲>丙>乙,C正确。

6.(2017桂林市,题号16,分值2)镍(Ni)和锰(Mn)都是重要金属,将Ni丝插入Mn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插入CuCl2溶液中,Ni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Cu、Mn、NiB. Mn、Ni、CuC. Ni、Mn、CuD. Mn、Cu、Ni【答案】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

将Ni丝插入Mn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证明金属活动性Mn大于Ni;将Ni丝插入插入CuCl2溶液中,Ni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证明金属活动性Ni大于Cu ,所以三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Mn、Ni、Cu,故选B。

7.(2017湖南省郴州市,题号18,分值2)为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试剂可以选用的是()A.ZnSO4溶液B.稀盐酸C.AgNO3溶液D.CuSO4溶液【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A.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银都在锌的后面,不能与硫酸锌反应,不能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顺序,故A错误;B.由于Cu、Ag都不与稀盐酸反应,无法比较Cu、Ag的活泼性的大小,故B错误;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铜都在银的后面,都能与硝酸银反应,不能比较铜和锌的活动性顺序,故C错误;D.把锌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反应,说明锌比铜活泼;把银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不反应,说明铜比银活泼,可证明三者的活动性顺序,故D正确。

8.(2017山东省临沂市,题号17,分值2)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X Y Z B.X Z YC.Y Z X D.Z Y X【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金属的化学性质。

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说明X是最活泼的金属。

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说明Z>Ag>Y,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X> Z>Y。

二、填空题1.(2017·金昌)金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很高,但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______等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

试举一种能减缓钢铁锈蚀的方法______;工人师傅在焊接钢铁制品时,通常先用稀盐酸清洗制品,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铝比铁活泼,但铝在空气中却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芳同学欲验证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根据实验得出如下结论:X和稀硫酸不反应;Z+H2SO4(稀)=ZSO4+H2↑;X+2YNO3=2Y+X(NO3)2。

你认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水、氧气;给钢铁制品涂一层油漆; Fe2O3+6HCl═2FeCl3+3H2O(2)铝在空气中易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保护膜氧化铝,增强抗腐蚀性(3)Z>X>Y。

【解析】(1)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水、氧气等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

给钢铁制品涂一层油漆可以使钢铁制品与水和氧气隔绝,防止钢铁生锈。

先用稀盐酸清洗制品是为了除去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2)铝的化学性质较活泼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覆盖在铝表面,起到了保护里层的金属铝的作用;(3)X和稀硫酸不反应,说明X排在氢后面,Z能和稀硫酸反应,说明Z排在氢的前面,X能够置换YNO3中的Y,说明X 比Y活泼,所以Z最活泼,X次之,Y最弱。

2.(2017·淄博)金属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金属材料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研究其性质十分必要。

(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_(填写元素符号)。

(2)人们对金属铝的研究和利用比铜和铁晚,金属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先后顺序与金属的_____________有关。

某同学为了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设计了五个实验:①将锌片、铜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②将银丝放入硝酸铜溶液中;③将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④将铜丝放入硫酸锌溶液中;⑤将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下列实验组合能够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__________(填写字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①⑤(3)我国古代就发明了湿法冶金技术。

请你写出用铁和氯化铜为原料进行湿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1)Na (2)活动性 ABC (3)Fe+CuCl2=Cu+FeCl2【解析】(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钠元素,其化学符号是Na;(2)金属的活泼性越强,冶炼的程度越难,利用的越晚;A、①能验证锌比铜强,②能验证铜比银强,故此项可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B、①能验证锌比铜强,③能验证铜比银强,故此项可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C、②能验证铜比银强,④能验证锌比铜强,故此项可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D、①能验证锌比铜强,⑤能验证锌比银前,但铜和银的活动性强弱没有验证,不能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3)我国古代就发明了湿法冶金技术。

用铁和氯化铜为原料进行湿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Cl2=FeCl2+Cu。

3.(2017·广元)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不锈钢、硬铝等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合成橡胶、塑料等属于有机合成材料.(2)为确定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如下操作:把甲和乙分别放入稀硫酸中,乙溶解并产生氢气,甲不反应;把甲和丙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甲表面有银析出,而丙没有变化.由此判断,甲、乙、丙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乙>甲>丙(用“>”)连接;写出一个符合上述条件的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AgNO3=Cu(NO3)2+2Ag .(3)米饭、面条等主食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糖类;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主要以Ca x(PO4)6(OH)2晶体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其中PO43﹣的化合价为﹣3价,则x= 10 .(4)2017年5月,消防官兵在扑灭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时,一种方法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这种做法的灭火原理是移走可燃物。

【解析】(1)合成橡胶、塑料等属于有机合成材料;(2)由题意可知,把甲和乙分别放入稀硫酸中,乙溶解并产生氢气,而甲不反应,说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是:乙>H>甲;把甲和丙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甲表面有银析出,而丙没有变化,说明甲>Ag>丙,所以甲、乙、丙的活动性为:乙>甲>丙;甲的活动性大于银小于氢,所以可以是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AgNO3=Cu(NO3)2+2Ag;(3)米饭、面条等主食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代数和为0和化学式为Ca x(PO4)6(OH)2可知,2x﹣3×6﹣1×2=0,得x=10;(4)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这种做法的灭火原理是:移走可燃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