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发展DING理科
(2)小麦和大豆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3)水稻: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 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3
读右图回答下列
问题:
(1)写出有关
地区的主要粮食
A 作物:小A麦_____B
B
_玉__米__ C
。
其中水粮稻食商品率
最高的是图中
C
的
。
A
2.林业和特产区 主要分布:
(1)大、小兴安岭是我国最大林区 (2)长白山区是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 (3)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 最大的柞蚕茧产区 (4)延边盛产苹果梨 (5)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1 )东北 地区包括哪 三大地形单 元?
山地、 平原、 高原
思考: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对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地貌类型 位置
地形区
优势农业资源 农业类型
西部
大兴安岭
山地 北部
小兴安岭
森林资源
林业
东部
长白山
东北
三江平原
平原 中部
松嫩平原
耕地资源
耕作业
高原
南部 西部
辽河平原
呼伦贝尔高原 (内蒙古高原)
2、主要的粮食作物 及其分布
3、已经形成了粮食 作物的地区专业化 生产
四、农业发展方向
——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 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 益的统一
3、东北地区内部的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
平原区农业发展 方向——面向国
内大宗农产品需 求市场,确保国 家粮食需求
C.地广人稀,有利于进行大规模机械化 生产。
D.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有利 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6、东北地区农事活动安排是
A 秋播 春管 夏收
B
B 春播 夏管 秋收
C 夏播 秋管 冬收
D 秋播 春、夏管 秋收
7.“北大荒”是指 A.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A
B.辽河平原、河西走廊 C.整个东北平原 D.仅指辽河平原
8.“北大荒”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
素是 ( )
A.水源不足 C
B.地形崎
岖
9.“北大仓”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 C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小麦种植业
10.“北大仓”的耕作方式应为
()
B
A.精耕细作,小农机具作业
B.国营农场,大型机械化作业
C.小农经营
D.粗放经营
雨热同季,但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地 区
地形、土壤条件
发
地形类型,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
展 社会、经济条件
条 件
工业基础, 交通发达,
人口密度较低
二、农业布局特点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 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
根据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 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 产区域。
1.耕作农业区 主要分布: 平原地区,包括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 (1)玉米由: 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减少
大、小兴安岭林区
长白山区的人参
辽东丘陵柞蚕
苹果梨
3.畜牧业区 主要分布: 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 及部 分林区草地
(1) 三河地区有著名畜种三河马、三河牛
(2)松嫩平原西部是东北红牛的商品生产基地
(3)此外,广大农区的舍饲养畜业发展较快, 主要饲养猪、肉鸡、肉牛、奶牛等。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C )
A.黑土、黑垆土广泛分布
B.西部高原由于距海较远,降水很 少,形成荒漠
C.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 影响
D.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半湿润季风 气候区
5.关于东北地区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影
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工业基础对农业发展几乎没有影响
B.工业对原料的需求利于农业产业化发 展,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的农村经济 发展格局
东
农业布局
北
区
三大农业生 产区域:
耕作农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畜牧业区
域
农
大规模专业化
成为大规模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业
生产粮基地建
发
设
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展
面向国内大宗家产品需求市场,确保国
家粮食需求(平原地区)
农业发展方向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西部草原区)
保护天然林,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山区)
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东北区商品粮占全 国的比重为25%
东北区 全国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黑龙江垦区土地利用状况
土地类型 多种多样 特 耕地面积 广 点 荒地面积 广——土地后备资源丰富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1、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
2、成为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之一。
地区专业化生产 1、农业生产的地区 专业化是商品化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提
山区农业发展方向
——保护天然林, 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
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
图4.4 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
知识结构
地理条件
雨热同季,但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地形类型,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
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
我
国
(2)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便利的交通 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
发展外向型农业
(3)开发晚,人口密度低 ①东北地区农业规模高于全国水平 ②较好的生态条件资源条件有利于 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3、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基础
↑农 工
牧促 兴农
↓工 牧
农业
交通发达 对外联系方便
开发晚 人口密度低
东 气候条件
北
C.②③⑤ D.①③④
2.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东北地区不
能成为我国重要的
基地?
( D)
A.商品粮基地 B.林业生产基地
C.畜牧业生产基地 D.商品棉基地
3.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
件是
( C)
A.地形 B.土壤 C.气候
D.以上各项因素改造难度相同
4.下列关于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及其对 农业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区域农 业发展
地理 条件
农业 布局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耕作农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畜牧业区
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畜牧业生产基地
1.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②农业生态类型单一
③自然地域完整
④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
自治区全部
⑤生产部门齐全
A.①③⑤ B.①②⑤
草地资源
畜牧业
(3)土壤肥沃 黑土、黑钙土,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分布区之一。
(中国东北地区、乌克兰、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
3、社会、经济条件
(1)工业基础良好
①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良 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 备、化肥等生产资料。
②工业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 化的发展,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的 农村经济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