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10月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25*2=50分)有着“东方好望角”之称的某沿海小镇,迎接了中国大陆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
这里房屋、道路依地势而建。
在方圆四、五平方千米的山坳里,房屋多用石块砌成,屋顶瓦片也多压着石块,形成“屋咬山,山抱屋”的石砌建筑群。
据此完成1-2题。
1.该镇位于A.海南省 B.广东省C.山东省 D.浙江省2.该镇石砌建筑主要是为了抵御A.寒潮 B.泥石流C.台风 D.冰雹下图为某年内我国地跨10个经度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3-5题。
3.据图可知A.35°N以南地区秋高气爽 B.35°N以北地区伏旱严重C.清明节之前各地阴雨连绵 D.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4.该区域A.绝大部分属于内流区 B.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C.东部降水受暖流影响大 D.人口密度北部大于南部5.芒种至小暑期间,A.该区域南北气温差异大 B.塔里木河蒸发量大,出现断流C.“雪龙号”科考船抵达南极大陆 D.白昼时间北京比宜昌长下图表示喜马拉雅山脉某区域不同海拔四个站点的最冷、最热平均气温。
读图,回答第6题。
6.该山地A.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B.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递增C.海拔3000米左右积雪终年不化D.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下图为某日08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读图,回答第7题。
7.图示区域A. ①地的风向为东南B. ②地有大雾出现C. ③地未来有强降水D ④地寒暖流交汇莫霍面深度不一,下图为长江中下游某区域莫霍面的等深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第8题。
8.据图可推断A. ①地地壳厚度最薄B. ②地金属矿产丰富C ③地地幔深度最浅D. ④地地下水埋藏深山谷风是山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
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反之,则形成山风。
祁连气象站位于祁连山中段的山谷中,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
下图示意2006年8月24日该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风速的变化。
据此完成9~10题。
9.祁连气象站所在地谷风的风向是A.偏南风B.偏北风C.偏东风D.偏西风10.祁连气象站所处山谷段的大致走向及地形特征是A.南北走向,西高东低B. 南北走向,东高西低C. 东西走向,南高北低D. 东西走向,北高南低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据此完成11-13题。
11.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A .气温降低B .气温升高C .降水增多D .降水减少12.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A .洪水暴涨B .退耕还湿C .冻土融化D .地面沉降13.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A .草地B .湿地C .林地D .寒漠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
图5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
读图回答14-15题。
14.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A.10~15千米 B.15~20千米 C.20~25千米 D.25~30千米15.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①地下水位上升②地表气温升高③生物多样性增加④地表径流增多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下图为北半球某海域洋流分布略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洋流E的流向和性质分别是A.向北暖流B.向北寒流C.向南暖流D.向南寒流17.F 地的盛行风是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D.西北风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
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但伏汛不明显。
据此完成18-20题。
18.锡林河春汛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A.地下水 B.大气降水 C.冰雪融水 D.冰川融水19.锡林河伏汛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夏季A.冻土融化,下渗量大 B.生活用水量大C.植被繁茂,蒸腾量大 D.生产用水量大20.该区域典型的自然景观是A.森林 B.草原 C.荒漠D.湿地西岳华山是岩浆侵入到地表以下冷凝后在断层基础上发育而成的。
读华山斧劈石景观图,完成21-22题。
21.斧劈石属于A.玄武岩 B.花岗岩C.石灰岩 D.大理岩22.导致斧劈石破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化作用 B.风力作用C.流水作用 D.生物作用2019年5月31日中俄黑龙江公路大桥顺利合龙,该大桥的开通结束了黑河与布拉戈维申斯克之间年内某时段不能运送货物的历史。
读我国东北局部略图,完成23-24题。
23.图中沼泽的重要生态价值有①调节气候②提供航运水道③提供水源④净化水体污染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4.该大桥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自然障碍有①风沙②缺氧③严寒④流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为解决农业用水问题,在太行山的陡坡上修建了坡度很小、蜿蜒曲折的跨流城调水工程---红旗渠(图5)。
读图文材料,回答第25题。
25.将红旗渠干渠的坡度设计得很小,是为了A. 增加输水渠的输水流量B. 减轻渠水对渠堤的侵蚀C.减少输水渠中的泥沙沉积D.降低输水工程的建设成本二、综合题。
(50分)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
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
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变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
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
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6分)(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
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6分)(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6分)(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
(4分)27.广东省地下水资源丰富。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2分)(1)充足的水源补给是地下水资源形成的重要条件。
指出图7中地表组成物质和地形起伏特点,并分析其对地下水量的影响。
(8分)(2)某公司拟在图8乙地利用地下水设立饮用水生产厂。
与甲地相比,请指出在乙地设厂的优势。
(4分)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
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
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6分)(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
(6分)(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
(4分)地理答案1-25:DCDBD ACBBC BCABD ACCDB BACDB26(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2)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大于蒸发。
(3)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
(4)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
附:评分细则27.(1)特点:地表组成物质以松散风化物为主,厚度大;地形起伏和缓。
(4分)影响:地表组成物质疏松,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厚度大,地形和缓,有利于延缓地下水下渗的时间;最终有利于地下水水量的补给增加。
(4分)(2)土地价格较低;有利于水源地的保护,(或远离城市密集区,环境污染小);劳动力成本低.。
(任答两点得4分)28.(1)降水量少(低于400毫米),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
(2分)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
(2分)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
(2分)(2)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
(2分)树木(“小老头树”)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
(2分)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
(2分)(3)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
(2分)在生态脆弱地区,应减少人工干预。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