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面馆人以食为天,投资开个面馆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那么要如何开呢?1、如何开面馆的步骤/方法要做面店的话最好找写字楼或者学校附近,将你的主要目标消费者定位在上班族或者学生,他们的午餐消费应该是最大的收入来源。
开面店味道是关键,请个好师傅比什么都重要,但是也有些出了名的面店,味道很一般生意却也好的出奇,原因嘛一是因为名声在外,二是没有竞争。
其实80—90的面积我觉得大了点,有个30-40平方就很不错了,一来可以降低租金压力,二来店小看上去人多热闹不会空空荡荡,别忘了客走旺家。
以前有过餐饮从业经验没有?如果以前没接触过,刚开始要尽量压缩投资总额,象面馆一类的生意,经验是头等重要的,完全是在一系列细节中扣利润。
就拿成都来说,面馆一类生意,如果熟手做毛利50%基本都能达到。
问题是成都小餐饮非常发达,就象上面那位朋友说的,10多平米一个老铺,打出来都7万,这个含义就是你想要那个铺面,凭空就得拿7万出来,然后才说你为这个铺子进行的实际投资,这个压力非常大。
只有熟手准备长期经营才有可能承受。
所以,选点问题看你怎么考虑了,一种是大点的投资,20万左右,选一个以前不是用于做餐饮的铺面,这样风险也比较大。
另一种就是先作为入行尝试,不要从城里繁华地方起步,2环以外的小区,城外新建的大学校园附近应该都是好的选择。
实在要想城内经营,可以考虑不要铺面,找个合适的地方做厨房,自己跑单子送盒饭。
注意事项餐饮要想经营起来,自己对食品加工必须有深刻认识,光靠师傅肯定搞不好,说白了就是自己要明白如何才能在最低成本做出可口的食品,街上面馆那么多,进去都是老三样,牛肉面,排骨面,杂酱面……其实成都真正做得好的面馆多少都有点自己的特色,比如上面那位朋友提到的磨子桥7中附近,徐老八隔壁就是“怪味面”吧,不知道这个怪味面和牛王庙的怪味面什么关系,但是成都人基本都知道牛王庙那家,也就因为他的面比较起来算有点特色,而这点特色绝对不是靠师傅搞出来的,调味绝对是家传的手艺,并且不是内行很难仿制出来那样的味道。
另外就是材料采购问题,除非自己干,不然现金买卖,外人做难免有漏洞,常年累越下来,漏出去的也不是小数目。
还有里面很多采购技巧,料太实在成本高了,太假生意做不走。
关于服务人员的管理,也是个大事,我在成都看到服务组织的最好的一家面馆应该是“华兴煎蛋”,建议你去考察一下,随便来多少人,厨房和服务员,收银配合的都不错,很多地方人一多就乱,服务上不去生意肯定做不好。
另外社会关系如何也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铺子一开,可能出现各种问题,行政呀治安呀什么的,当地没点关系会遇到不少麻烦,新开的铺子是经不起折腾的。
以上问题如果都能解决,成本自然就很好算,营业额达到成本的1.5倍应该就有钱赚了。
2、面馆利润分析(备注:以每天经营200斤面条,用工6人计,材料成本以天记,其它成本以月计)一、材料成本:1、面条成本:200X1。
5元/斤=300元2、主料成本:30斤X13元/斤=390元3、佐料成本:含油盐酱醋等约20元合计:710元二、日销售额:2两X3元/两X1000=6000元三、日毛利润:日毛利润=日销售额-日材料成本 6000-710=5920四、月毛利润:5920X30=158700五、人工工资:1200X5=6000六、店面租金:以成都靠近医院、学校附近,80平米左右,平均约4500至5000之间,以高位计算:5000七、燃料支出:500元八、其它支出(含物管费、水费,电视收视费等):物管费:每平米1。
5元X80平米=120元;水费以每天3吨计,每月约90吨,计RMB:1350元;电费以夏天计,每天开机15小时,每小时2度,每度1。
5元计:1350元。
合计(不含税纯利润):158700-6000-5000-500-120-1350-1350=144380元3、开面馆的经验总结我2006年8月底在海淀区开一家面馆,面馆面积60平,开业当月盈利,不包括人员工资和房屋租金,9月份一个月账面结余11000多元。
到07年3月中旬转让,最终拿到手的是6万多一点。
对在北京众多的餐饮店面来说,这个利润小的可怜,简直不值一题,北京的餐饮大佬看都不会看一眼。
可是觉得有许多话要说,自己也算是这个行当的从业人员。
一路跌跌撞撞走来,算是入了行,有了一些餐饮的经历。
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上班族,拿自己上班赚来的血汗钱开店,我以前的同事,朋友也有这样经历的,上班族开店比较倾向于茶馆,咖啡店,服装店,快餐,书店,鲜花店等等,由于没有经验,几万块钱投进去,在北京这样的城市一不小心就打了水漂。
所以奉劝各位,如果要跨行业做一个你不熟悉的行业,一定要谨慎,所以不要看着别人开店红红火火,自己也老凑热闹,这个凑热闹的成本很高,可能让你一下子就让你回到了毕业前。
鞋大鞋小,只有自己的脚知道。
很多开店的都是一家人,他们有时候就赚一个比平均工资水平高一点就很满足了,不管有没有手艺,首先一家人的就业解决了,遇到旺季还可以多赚一些,所以他们做的扎扎实实,一年又一年,外人眼里都不知他们赚了多少多少钱,就像我这个面馆,中午一般至少要翻三次台,晚上翻两道三次台,后面还是细水长流。
附近餐厅的人都红了眼,有事没事总找我打听,以为我每天至少卖两三千,每月挣几万。
这里我告诉你,除非你店面选在黄金位置,有很大的人流量,面积超过120平以上,不然利润都是很有限。
如果你没有经验,一下子也不要投资台大,不然压力会很大,一不小心就血本无归,如果你想要三两年时间爆发,你不要开店,因为开小的餐饮店赚的都是辛苦钱,受到很多外在环境的制约,不可能一下子发展的很快,很多朋友刚开始规划自己的餐饮梦的时候,八子还没一撇就想着连锁,想着上市。
我也做过这样的梦,所以还是先踏踏实实的做一个店面,能够存活下来,然后再开一个店面,可能很忙,等你能开起第三个店面的时候,你就距离你的希望近了一步,我以前的想法和很多现在想要做餐饮店的朋友一样,特别想要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店,并且天真的以为,开一家店以后,刚开始辛苦一些,等走上正轨以后自己就可以有很多时间可以支配。
这样还可以干点别的,因为我从来没有把自己定位在干一辈子餐饮上,只是希望能够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这样我做其他事情的时候有个依靠。
并且在上班的时候,不管有事情没有事情你都得一本正经的坐在那里消耗生命,所以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
实际上以后的经历告诉我,这简直是奢求,因为这几个月,我很少能有时间心平气和的坐在自己窗子后面看风景,有时候觉得开店离自己的初衷有点距离了,中间还摇摆过几次,想放弃,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
97年大学毕业,先后在不同的企业做销售,管理,自己出来干也换了几个行业,感觉现在小生意就是在夹缝当中生存,越来越不容易了。
整天在琢磨该干点啥。
最后决定开面馆,一:选址先是在海淀区的上地租了一个很小的店面,干了三个月,由于选址不当,赔了一点小钱,接下来才开始疯狂的找店面,开始这家面馆的经营。
准确的说,我是用了两周的时间找到这个店面的,其实以前将南至白石桥,北到上地的一大块区域里面的每一条马路都踩便N次了,在非常无奈的境况下,我又一次开始了我的寻房苦旅在北京开店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如何的一屋难求。
这次扫街的过程中有两件事值得提一下,一是石板房红绿灯的房子被拆掉了,我半年前去考察的时候,这里正热热闹闹的砍价还价,装修。
开业不到半年,说拆迁就拆了,当然都是血本无归,几个店的投资规模,基本是5W 到20W左右吧,这个需要感谢一下我的一位中年朋友,除非他的劝说,不然我也做了炮灰;另外一件事情是五道口的华人超市西门的餐饮房,基本情况差不多,超市已经撤退了,投资开店的老板们还一下子不能接受这个现实,门前拉了很多抗议条幅,有谁来为他们主持公道?昨天上午(3月27日),我还在上地开发区花了一上午时间找房子,有意无意,走到了以前开店的街边,红红绿绿的一条街,从兰州牛肉拉面,成都小吃,驴肉火烧,云南米线,涮锅,刀削面,盖饭。
我怀疑现在为什么都来趟这个浑水,实在没什么做的了吗,大家大概都感觉生意不好做,人总是要吃饭的,不管挣多挣少,每天能够收到现钱,所以都毫不犹豫的开起了餐饮店。
投资小点的倒还好,有的店面我都替他们发愁,就嘉华大厦两栋楼,前前后后开了多少家店,算是两个季度的租金,那家店不的投资十多万二十多万。
多长的周期能收回投资,不知道他们想过没有我前面这个店,前期一次性投入两万五,8月28日开业,后面陆陆续续补充了一些设备,12月初才收回成本,店面是小了店,但是每天忙的都抬不起头来,饭点的时候简直要发疯,满满一屋子人,吵吵闹闹,后面一般排队等号的有两到三桌,门外的四张桌子,十多个人还都在干等。
即使这样,我做了半年多,最终到手的钱里面大头还是转让费,钱都到那里去了,引用“杰挞挞”老兄汽车美容店的理想帐对比一下:如果每天工作时间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13个小时来算。
每天洗车50台的话,按10元/台,那么就是500元/天的收入,这还仅仅是洗车而已,还没有包括汽车装潢、打蜡、洗内饰、换机油、补轮胎等项目的收入呢,如果相加起来,怎么说起码也不少于2000元/天的收入嘛。
按一个月30天算,就是6W的收入,扣除工资、水电、房租、商品成本、税金杂费等开支,怎么也得有个1~2W的毛利吧。
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如果开一个餐饮店,早点收入400,午餐收入700,晚餐收入600.这个些我几乎都做到了,可是钱真的进了你的腰包了吗?在中关村东区,在一个国营企业(JG企业)门前有一个两层的小楼,位置非常理想,面积也符合我的要求,在这之前半年找过多次,对方都不出租,06年8月初我又路过这里,偶然发现了现在的这个店面,第一次的感觉不是很动心,位置在一个次干道边的一个胡同口,胡同里面已经有了四家做餐饮的,一个家常菜,大概有100平米左右,一个300平的家常菜,一个饺子馆,一个湘菜馆,这条次干道上,从南到北有大大小小十多家的餐饮店,看完后有了印象,由于上地那边那个小店还在营业,尽管不挣钱,但是租金已经预付了,所以勉强维持就为的是挣点房钱回来。
这样每天在中午忙完后我就去有有一搭没一搭的去中关村这个店面溜达,一两天时间转下来心里就有底了,虽然店面位置不好,但是大环境很好,胡同里面有一个研究所,胡同东边距离我的店面500米是一个研究生院的公寓,大概有五六千人居住。
胡同西面是几栋新起的写字楼,其中一栋楼里面是这个研究院的人,每天早中晚有1200人要从这个胡同西边走到东面的公寓,店面后面是平房区,是中关村附近仅存的两个城中村之一现在担心的问题主要是两个:一是拆迁,一是营业执照。
打听了一圈,居委会,这里的常住户,还有在网上找海淀区规划局的规划图看,最终得出结论,08年之前不大可能拆迁,当然当初也做好了万一被拆迁的准备,所以前期投入也比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