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龙山县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龙山县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9月6日,州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州老科协第一会长金述富带领州老科协考察团来到龙山县,主要围绕龙山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取得的成效、主要做法及工作经验等方面,就进一步发挥教育事业对龙山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深入开展专题调研。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教育机构情况。

龙山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62所。

其中,教师进修学校1所,高中2所,完全中学1所,中职学校4所,独立初中10所,九年制学校17所,中心小学17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村片小及教学点85所,幼儿园124所。

(二)教师队伍情况。

全县现有在编在岗教职工5007人。

其中,幼儿教师116人,小学教师2471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19人,初中教师1687人,高中教师625人,中等职校教师89人。

(三)学生生源情况。

全县现有在校学生95827人。

其中,幼儿23561人,小学生41169人,初中生19006人,高中生9011人,中等职校生2989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91人。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近年来,龙山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广大教育工作者用“实”的精神来谋划,用“严”的要求来落实,精准发力,创先争优,全县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一)抓安全,求稳定。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注重食品安全,加强学生打架斗殴等校园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确保校园安全;强化交通安全,加大校车安全管理力度,确保学生乘车安全;重视信访维稳,妥善解决已辞退原代课教师、原民办教师的信访诉求。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突出抓好安全教育,落实人防、物防、技防等各项安全措施,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

积极配合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整改安全问题、消除不稳定因素,维护了校园的平安、稳定。

(二)抓班子,带队伍。

不断强化队伍管理,优化队伍建设,激发队伍活力。

注重领导班子尤其是校长队伍建设,引领教育发展。

实施机关工作人员效能考核,奖优罚劣。

大力开展“十佳校长”、“二十佳管理人员”、“三十佳师德标兵”、“四十佳班主任”、“五十佳教师”等系列评选活动,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激发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热情。

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根据《湖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制定龙山县实施细则,逐步实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定期交流轮岗制度和骨干教师均衡配置,引导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合理流动。

为乡村教师创造一流的生活、工作条件,让他们留得住、教得好。

加大教师招聘力度,2011年以来,累计公开招聘教师790名。

强化教师培训机制,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全面落实“国培”、“省培”任务,近两年来,培训教师5000余人次,基本实现教师全员培训,加强了与教育先进地区的交流与学习力度。

建立教师交流机制,积极开展教师“传、帮、带”活动,2007年来,共组织1500多名城区教师下乡支教;2015年来,每年组织100余名农村教师在城区学校学习,为农村学校带去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及管理方法,促进了全县师资水平的整体提升。

通过开展各种竞赛活动,激活教育教学工作活力,让每位教师都有干事创业的平台,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让校园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抓项目,夯基础。

通过实施教体中心建设、农村学校标准化暨保育式学校建设、教育“四大工程”建设等一系列建设工程,不断改善城乡学校的办学条件,夯实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

2008年,采取招商引资的形式,累计投入资金8000余万元,通过联合办学新建皇仓中学,解决了高中上学难问题;投资5000万元建设民办华鑫学校,增加中小学学位4000个。

2014年,由香港言爱基金捐助1000万元、长沙市政府援助1000万元、县财政整合7000万元建成的思源实验学校,增加中小学学位3000个。

改造了第一小学、第五小学、第二中学的教学楼,完善了配套设施设备,增加小学学位1000个,初中学位500个。

2014年以来,龙山县采用企业建设、政府租赁、学校使用的建设模式,整体推进县域内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搭建了“教育管理信息平台、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网络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班班通”,建设资金达3500多万元。

同时,大力实施城乡教育“同步专递课程”,实现了万名学生同上一门课,同一时间上课的新局面,使全县学生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更加先进的教学理念。

(四)抓管理,要质量。

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线。

龙山县突出德育教育首要地位,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抓好品行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生理卫生教育等全方位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强化控辍保学责任,让学生留得住、学得好;深入落实教学常规,采取定期抽查的方式,对全县中小学落实教学常规情况进行督查并及时通报;狠抓教研教改,以“微型课题”、“实用课题”为重点,大力开展课题研究,鼓励广大教师围绕学科教学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研究,加大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以教研促进教学;大力推行特色教育改革,实施了土家文化、秦文化、红色文化、德育工作、课程改革、民主管理六类试点校建设,着力打造龙山教育品牌;不断完善考核奖惩办法,扩大奖励面,提高奖励标准,加大对各类教育质量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的奖励力度,激励学校和教师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五)抓行风,树形象。

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按照“三严三实”的总体要求,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学生评教师、家长评学校、教师评学校班子成员、校长评局股室站负责人”的“四评”活动,不断增强广大教职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无私奉献、创先争优,切实改进了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彰显了龙山教育和体育工作的特色和亮点,树立了崭新的教体形象。

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教育督导条例》要求,全面推进教育督导工作,重点督导学校班子建设、各项管理工作及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规范办学行为,仅2016年上半年,全县8个督学责任区的专兼职督学,累计到基层学校开展专项督查102次,发现并整改问题80余个,进一步改进了教风和学风。

定期督查教师作风,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出台《关于治理教师有偿补课行为的通告》,扎实开展有偿补课专项整治,2015年以来,共查处2起在职教师违规补课行为,处分教师3人,并在教育部予以公示,狠刹了教师有偿补课这股歪风,赢得了全县百姓的高度评价。

(六)抓廉洁,保底线。

廉洁从政是教育工作的底线。

扎实筑牢廉洁防线,切实加强党建工作,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纪检监察机构监督责任,增强党性修养,保持党员先进性;严格执行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规行为,切实开展“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和纠“四风”、治陋习专项整治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发展环境。

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全力推行政务公开,切实做好教育阳光服务工作;深入开展普法工作及“法律进课堂、进学校、进机关”活动,全面提高依法治教治体水平。

切实规范收支行为,加强和规范财务后勤管理,强化教育经费及学校收入、支出、项目建设、资产、食堂、商店等方面的监管、审计工作,深化经济责任审计,严肃财经纪律。

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采取以上举措,促进了龙山教育事业大发展。

近年来,龙山县教育成效显著,龙山教育已成为湘西的一张闪亮名片。

2010年5月,省民族教育工作座谈会在龙山县召开,会上充分肯定了龙山县推进教育强县建设的经验;当年,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报道了龙山县开展民族教育工作的相关经验。

2010年—2011年,龙山县被评为湖南省民族地区推进教育强县建设先进单位。

2014年以来,龙山县教育信息化工作先后在中西部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现场会上、青岛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大会和《中国教师报》作出典型经验介绍及报道,深受好评。

龙山县高考捷报频传,2011年以来,高考质量翻了一番,本一共录取1596人,比“十一五”增长37%,27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

其中,2014年高考本科上线1755人,7人被清华、北大录取。

2015年,高考再创佳绩,本科上线1760人;湘西州文理科总分前50名,龙山分别占19人、21人;6人被清华、北大录取,1人考取中科院大学。

2016年,龙山县高考再创新高,高考各项指标均居全州八县市第一,7人被清华、北大录取,3人考取中科院大学。

三、主要经验从本次调研的情况来看,近几年来龙山县教育发展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有亮点,有成效,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推动了龙山经济社会发展。

其中有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第一,领导重教,加大投入,是龙山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

近年来,龙山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使教育发展始终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相一致。

一是出台文件保证教育优先发展。

龙山县先后出台了《关于建设教育强县的决定》、《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发展幼儿教育的决定》、《特殊教育发展县长办公会议纪要》、《2010——2020龙山县关于建设教育强县规划纲要》、《龙山县实施“四大工程”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龙山县高考奖励办法》等系列文件,保证教育优先发展。

二是专题研究解决教育发展难题。

龙山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教育工作专题会议,解决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014年,县主要领导多次召开教育工作座谈会和办公会,先后解决了龙山高级中学800万元的债务问题、特殊教育学校的搬迁问题、教育信息化3500万元的投入问题、近1亿元的思源实验学校的建设问题等一系列问题,2015年6月,规划投入资金近1亿元,实施城镇班额均衡化工程、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农村学校标准化工程及城乡教育信息化工程,促进龙山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三是广泛深入落实联校支教制度。

龙山县县级领导和县直部门每年都分别联系一所学校,开展联校支教活动,每年为学校筹措资金近300万元,为学校办实事、解难题,促进教育发展。

四是切实加大教育专项经费投入。

2011年以来,龙山县县本级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加,2011年至2016年分别投入19674万元、23849万元、27403万元、27929万元、36085万元、44726万元,投入资金总额约18亿元,为龙山教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第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龙山教育发展的思想保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