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静电知识培训讲义

防静电知识培训讲义

⑤非金属管道,如帆布、橡胶、石棉、 水泥、塑料等管道比金属管道更容易产 生静电。
⑥管道上安装滤网其栅网越密,产生静 电电压越高。过滤网产生的静电电压更 高。
四、人体静电
与人体穿着服装质地、动作强度、 劳动工具类型、地面导电情况及环 境的温、湿度相关联。 人体带电限制在1.5kv以下。
措施:采用防静电地面、防静电鞋、 防静电服及防静电接地棒。
安全知识培训
静电知识
ESD是什么
ESD是代表英文Electro Static Discharge,即“静电放 电”的意思。 ESD是本世纪中期以来形成的以研究静电的产生与衰 减、静电放电模型、静电放电效应如电流热(火花) 效应(如静电引起的着火与爆炸)及和电磁效应(如 电磁干扰)等的学科。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 展、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及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 对静电放电的电磁场效应如电磁干扰(EMI)及电磁 兼容性(EMC)问题越来越重视。
静电的常用参数为电压,单位是 “千伏”(KV)
静电破坏的特点
1. 隐蔽性
人体不能直接感知静电除非发生静电放电,但是发生静电放电人体也不一定 能有电击的感觉,这是因为人体感知的静电放电电压为2~3 KV,所以静电具有 隐蔽性。
2. 潜在性
有些电子元器件受到静电损伤后的性能没有明显的下降,但多次累加放电会 给器件造成内伤而形成隐患。因此静电对器件的损伤具有潜在性。
一、专业名词
闪点 闪燃 爆炸 爆炸极限
挥发性
点火能量
危险品----凡是遇有易燃、
易爆、自燃、遇水燃烧、 有毒、腐蚀或放射性物质 都称为危险品。
体积电阻率---单位横截面积, 单位长度的电阻。单位欧*米 (Ω*m)或欧*厘米(Ω*cm)。
静电非导体---指体积电阻率 1×1010Ω*m以上,能积累大量 静电荷的物体。
造成不平衡电子分布的原因即是电子受外力而脱离轨 道,这个外力包含各种能量(如动能、位能、热能、 化学能……等)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 物体接触后再分离,即可产生静电。
当两种不同物体接触或摩擦时,一种
物体带负电荷的电子就会越过界面, 进入另一种物体内,这种物质把电 子传给另一种物质而带上正电,另 一种物质得到电子带负电,这种电 它不能象电线中的电荷那样定向移 动,人们称之为静电荷,简称静电。
3. 随机性
电子元件甚么情况下会遭受静电破坏呢?可以这么说,从一个元件产生以后, 一直到它损坏以前,所有的过程都受到静电的威胁,而这些静电的产生也具 有随机动性性。其损坏也具有随机动性性。
4. 复杂性
静电放电损伤的失效分析工作,因电子产品的精、细、微小的结构特点而费 时、费事、费钱,要求较高的技术并往往需要使用扫描电镜等高精密仪器。 即使如此,有些静电损伤现象也难以与其他原因造成的损伤加以区别,使人 误把静电损伤失效当作其他失效。这在对静电放电损害未充分认识之前,常 常归因于早期失效或情况不明的失效,从而不自觉地掩盖了失效的真正原因。 所以静电对电子器件损伤的分析具有复杂性。
静电高低与下例因素有关:
①灌油流速越快,摩擦越剧烈,产 生静电电压越高。 ②空气越干燥,静电越不容易从空 气中消除,电压越容易升高。 ③油管出口与油面的距离越大,油 品与空气摩擦越剧烈,油流对油面 的搅动和冲击越厉害,电压就越高。
④管道内壁越粗糙,流经的弯头阀门越 多,产生静电电压越高。油品在输转中 含有水分时,比不含水分产生的电压高 几倍到几十倍。
静电是一种客观自然现象,产生 的方式很多,有感应起电、介 质的极化起电、温差起电、压 力起电、吸附起电、电解起电 和接触起电。其中接触起电是 产生静电的主要方式 。
磨擦起电 冲流起电 喷射起电 剥离起电 沉降起电 溅泼起电 喷雾起电 破裂起电 碰撞起电 滴下起电
液体静电的产生因素
液体在搅拌、沉降、流 动、冲击、喷射、飞溅 等接触及分离的相对运 动,形成双电层而产生 静电。
(1)人:佩戴静电手环、静电手套、穿 静电服、静电鞋、静电帽
(2)机:工作台面地、设备有良好的 接地。
(3)周转器具:采用防静电材料进行周 转。
(4)环境:要求环境湿度在40%-70%
1.静电吸附灰尘,降低元件绝缘电阻(缩短寿 命)。
2.静电放电破坏,使元件受损不能工作(完全破坏)。
3.静电放电电场或电流产生的热,使元件受伤 (潜在损伤)。
4.静电放电产生的电磁场幅度很大(达几百伏/米) 频谱极宽(从几十兆到几千兆),对电子产器造成干 扰甚至损坏(电磁干扰)。
三、静电的产生方式
导电性:物体有阻值的特性,即 能使电流通过的性质,阻值一般 为105Ω/cm2以下。
反静电性(Anti static):本身 不具有静电特性,受温度,湿度 影响而带电,阻值为1010Ω/cm2 以上。
二、静电产生的原因
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中有 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质子组成。在正常状况下, 一个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量相同,正负平衡,所以 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但是电子环绕于原子核周 围,一经外力即脱离轨道,离开原来的原子儿而侵入 其他的原子B,A原子因缺少电子数而带有正电现象, 称为阳离子;B原子因增加电子数而呈带负电现象, 称为阴离子。
五、静电的危害
静电危害中最严 重的静电放电引 起可燃物的起火和爆炸。在 炼油、化工行业,静电是火 灾和爆炸的主要原因之一。
静电的危害
静电是时时刻刻到处存在的,但是在二十世纪40-50 年代很少有静电问题,因为那时是晶体三极管和二极 管,而所产生静电也不如现在普遍存在。在60年代, 随着对静电非常敏感的MOS器件的出现,静电问题也 出现了,到70年代静电问题越来越来严重。80-90年 代,随着集成电路的密度越来越大,一方面其二氧化 硅膜的厚度越来越薄(微米_纳米),其承受的静电 电压越来越低。另一方面,产生和积累静电的材料如 塑料,橡胶等大量使用,使得静电越来越普遍存在, 仅美国电子工业每年因静电造成的损失达几百亿美元, 因此静电破坏已成为电子工业的隐形杀手。是电子工 业普遍存在的"硬病毒",在某个时刻内外因条件具 备时就要发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