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八年级物理-教案-引言

最新八年级物理-教案-引言

引言
【教学目标】
1.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2.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3.通过阅读和活动知道科学探究过程的几个环节,通过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通过观察,培养学生具有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知道实验是怎么一回事。

2.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难点】
1.通过现象观察,联系物理知识,感悟物理的有趣有用。

2.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自然界和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我们探究的物理现象。

通过实验来观察这些现象,我们还会发现许多有趣的和意想不到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奇妙的物理现象
1、活动0.1观察有趣的物理现象
①看一看,如果点燃两支长短不同的蜡烛,请你先猜想一下是长蜡烛先灭,还
是短蜡烛先灭?
你的猜想是否跟事实相符?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总是短蜡烛先
灭吗?
②猜一猜,如图0-2所示,用酒精灯加热盛水烧瓶的颈部,小金鱼会被烧死
吗?为什么水烧开了而金鱼却安然无恙呢?
2、活动0.2动手做一做
①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字如图0-3,你发
现了什么?把玻璃杯沿着书本平行移动,你会发现
什么现象?
用你手边的玻璃杯或透明饮料瓶试试看,会有什么
新的发现?
②用玻璃板、课本、搪瓷盘、塑料板、薄铁片等物品,试一试,如图0-4,隔着上述物品,磁铁对铁钉的吸引会变化吗?
教师:上述这些做法就是实验。

板书:物理实验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对物理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活动。

③下面我们来进行几个简单易行的有趣的物理实验:
1)散开的细碎的塑料包装绳,用干燥的手捋几次。

猜一猜:会发生什么现象?
2)俗话说,水往低处流。

把玻璃杯装满水,用塑料卡片盖住,倒过来,水还会流出吗?3)如图0-5,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加食盐并使其溶解,注意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并对这个现象提出问题。

教师:在自然界和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趣和意想不到的问题和许多需要
我们探究的物理现象。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板书:物理学是研究力的、热的、电的、光的、声的……知识的一门学
科。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师:为了解开这些物理之谜,在探究物理现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勤于观察,勇于提问,善于探索,联系实际。

二、体验科学探究
1.物理简史简介
1)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哪四大发明?你知道它们对社会发展有哪些巨大贡献?
2)物理学的进步之阶
从蒸汽机到核能发电:17-18世纪,由于工业生产的需要和力学、热学的发展,促进了蒸汽机的研制。

蒸汽机的出现,导致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由手工业生产走向大规模机器生产,人类生活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到19世纪,由于法拉第、麦克斯韦等科学家在电与磁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人类产生了电能,并制造了各种电气设备,人类社会进入了应用电能的时代。

21世纪,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日益深入,开始利用核能发电。

你们知道目前我国有哪些核电站吗?
3)物理与高新技术:
现代,随着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进一步认识,促进了信息技术、现代交通技术、电脑、纳米技术空间技术的发展。

一个崭新的智能化、信息化的高新技术时代正在迎接着我们。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P3《读一读》,读一读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故事。

2.阅读: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故事
请大家一边阅读,一边围绕下列问题进行讨论:
(1)问题是怎样被发现和提出来的?
(2)对偶然发现的问题,富兰克林做出什么样的解释?
(3)富兰克林通过哪些有代表性的实验来收集证据的?
(4)富兰克林的实验证据说明了什么?
(5)天电探究的成果产生了何种影响?
(6)了解了他们的探究过程,你有什么感受?
现在请一位同学作为代表,说说应当如何进行科学探究呢?很好,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3.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板书)
(1)发现并提出问题
(2)做出猜想和假设
(3)指定计划和设计实验
(4)通过观察和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
(5)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
(6)得出结论或提出新问题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交流和合作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7)交流与合作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4.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实验探究-活动0.3“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电脑展示)
目的:激发学习物理和参与探究的兴趣,体验探究的过程
策略:猜想,实验——出其不意
方法:分组(约4人一组,分工);猜想,实验,记录;组内讨论;
老师提醒:在杯子里装满水后,放回形针之前,请大家先来猜猜看最多能放多少枚水会溢出? 接下来我们一起动手做做看,看看到底最多能放多少枚?
(注:很多学生猜测只有20—50枚回形针就会有水溢出了。

当看到所放入的回形针个数大大超过了预测值,非常吃惊。

好奇心不言而喻。


最多能放多少回形针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请大家讨论一下。

教师在黑板上记录:杯子大小;杯子材料;水(液体种类);温度;
有无风;水的多少;杯子的形状…
教师引导:那么,再想一想如何改进实验,对你的假设进行验证?
例如探究验证所能放入最多回形针数与杯子的大小有关。

三、小结作业:
课后WWW
四、板书设计:
引言
一、奇妙的物理现象
1.物理实验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对物理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活动。

2.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3.为了解开这些物理之谜,在探究物理现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勤于观察,勇于提问,善于探索,联系实际.
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1)发现并提出问题
(2)做出猜想和假设
(3)指定计划和设计实验
(4)通过观察和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
(5)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
(6)得出结论或提出新问题
【教学后记】 2014---2015
学年度学年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时间为150分钟。

…………
一、积累与运用 33分
1.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分外(fèn)家眷(juàn)折腰(zhé)成吉思汗(hàn)
B.消逝(shì)恣睢(suī)憧憬(chōng)稍逊风骚(xùn)
C.喑哑(yīn)留滞(zhì)襁褓(qiǎng)润如油膏(gāo)
D.禁锢(gù)妖娆(ráo)单于(chán)银波微漾(yàng)
2.下列成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雪中送炭手舞足蹈略胜一筹朝三暮四
B.八面玲珑甜言蜜语油腔滑调平水相逢
C.在劫难逃无边无垠同仇敌忾流光溢彩
D.义愤填膺喜上眉梢鹏程万里开卷有益
3.下列各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
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B.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C.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得山上鸣叫。

D.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4.下列说法有误得一项是()(3分)
A.《沁园春雪》是毛泽东1936年2月所写,“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B.《雨说》中的“雨”,被诗人赋予了生命的灵性,她是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淅淅沥沥、绵绵密密的雨点是她探访大地的殷勤脚步。

C.《星星变奏曲》得作者是江河,他是我国现代诗中“朦胧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较出名的还有三位:舒婷、顾城、杨炼。

D.济慈,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叶赛宁,是法国诗人。

5.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得一项()(3分)
A.今年“五一”文化消费成为假日经济的黑马。

(黑马:指出人意料的获胜者)
B.民办高校争吃“教育蛋糕”。

(蛋糕:喻经济利益)
C.“豆腐渣”工程往往是腐败的孪生兄弟。

(豆腐渣:指质量差)
D.小轿车的车价会不会高台跳水?(跳水:指一项水上体育运动项目)
6、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他沉默寡言,不喜欢关心帮助同学,而是袖手旁观
....。

B.人人都说开卷有益
....,可16岁的小明自从读了一些凶杀小册子,就走上了逃学的道路。

C.传宗接代这一观念在我国某些偏僻落后的农村依然根深蒂固
....。

D.李教授身上有一股学究,一向喜欢咬文嚼字
....。

7、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夏天的白云山庄,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

B.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世界华商精诚团结、共谋发展的精神。

C.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D.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8.按原文补充完整。

(6分)
(1)浊酒一杯家万里,。

(2)因思杜陵梦,。

(3)力尽不知热,。

(4)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