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本论选读第十讲课件

资本论选读第十讲课件

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 (三篇)
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 总过程(七篇)
一、《资本论》第一卷 的主要内容
《资本论》第一卷概述
• 共七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第一篇:通过对商品和货币本质、商品经济
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分析,创立了马 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2、第二-六篇:通过考察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创立了马克思 的剩余价值生产理论。
《<资本论>选读》第十讲 《资本论》的理论要点及其现实意义
主讲人: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 张燕喜教授
2011
《资本论》的理论 要点及其现实意义
目录
• 第一部分:《资本论》 的理论要点
• 第二部分:学习《资本 论》的现实意义
• 论文题目及其要求
《资本论》的理论要点
《资本论》:
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 (七篇)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及其历史作用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二、《资本论》第二卷 的主要内容
《资本论》第二卷概述
• 标题:资本的流通过程。 • 内容为三部分:一是第一篇资本
循环理论;二是第二篇周转理论; 三是第三篇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 论。
产业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再生产过程。
资本循环周转理论概述
• 研究了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 阐明了资本在循环过程中形态的 变化、循环的条件、周转的方式 以及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的 影响,从而揭示了资本运动的客 观规律。
一、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导论
• 社会总资本是全社 会单个资本的总和。 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是社会资本的各个 独立部分运动的总 和。
二、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理论
• 在原有规模上进行的 再生产,叫简单再生 产。虽然简单再生产 不是人类社会再生产 的典型形式,但它却 包含了再生产的基本 规律。
二、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理论
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理论概述
《资本论》第三卷第一至三篇的 主要内容。
这是第三卷的基础理论。中心是 阐明剩余价值在产业资本家之间如 何分配,重点是利润的平均化。
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理论内容
一、成本价格和利润理论 二、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 三、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理论 四、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归结
3、第七篇:通过对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的考 察,说明剥夺者要被剥夺的历史趋势,创立 了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
一、《资本论》第一卷主要内容
(一)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理论 (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二、马克思商品和货币理论的主要内容之小结
商品交换产生的条件 商 品的特性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特性 货币本质、职能和流通规律
地租理论归结
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和地租的特征。 级差地租。这是由土地生产率的差别而
形成的、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 润。 绝对地租。这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对土地 所有权的垄断而取得的地租。 非农业用地地租。 土地价格。土地价格是资本化的地租。
一个基础 一个中心
三个过程
《资本论》 归结
三条线索
十大理论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归结
商业利润论。中心是阐明商业资 本的职能和如何参加利润的平均化。
一.商业资本。 二.商业利润。 三.商业资本的周转。
第五篇 借贷资本理论概述
• 该篇考察生息资本和信用理论,其中 心是揭示借贷资本是如何参与对剩余 价值的瓜分的。马克思考察了货币资 本独立化为生息资本及其有关的一系 列问题。本篇所研究的生息资本,是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借贷资本,借贷资 本作为货币资本的独立化形式,是产 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二重的派生形式。
• 1、所费资本转化为成本价格 •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 3、利润率变化的规律 • 4、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 5、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 6、个别价值转化为市场价值
第四篇概述
• 商业利润论。中心是阐明商业资本的职 能和如何参加利润的平均化。
• 马克思考察了商业资本的形成、特点和 作用,分析了商业资本如何参加利润的 平均化,阐明了商业资本家瓜分剩余价 值的规律,揭示了商业剥削的特点。
借贷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借贷资本和利息的本质、 利息率
二、资本主义信用和银行资本 三、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 四、虚拟资本
第六篇 地租理论概述
• 马克思通过考察资本主义地 租的不同形式、形成条件以及产 生原因,说明了超额利润是怎样 转化为资本主义地租,土地所有 者是如何参与剩余价值瓜分的, 从而揭示了这一领域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的特点。
1、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 现条件
2、两大部类内部的比例关系 3、固定资本补偿中的比例关系
三、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理论
• 社会总资本的扩 大再生产,是一 部分剩余价值转 化为资本,生产 在规模扩大的条 件下重复进行。
三、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理论
1、资本积累的两个条件以及 两者间的平衡
2、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3、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4、扩大再生产的基本类型
三、《资本论》第三卷 的主要内容
《资本论》第三卷概述
• 中心是剩余价值的分配。分七篇。一 至六篇主要说明“三家一主”(产业 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和 大地主)怎样瓜分剩余价值。第七篇 是个总结。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产 业利润论(一至三篇)、商业利润论 (四篇)、利息论(五篇)、地租论 (六篇)和总论(七篇)。
一个结论
一个基础 一个中心
基础:劳动价值论
中心: 剩余价值
三个过程
•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流 通过程、分配过程。
商品拜物教 价值规律
一、《资本论》第一卷主要内容
(二)第二篇-第六篇剩余价值生产理论 的主要内容
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归结
一、《资本论》第一卷的主要内容
(三)第七篇资本积累理 论的主要内容
一、《资本论》第一卷的主要内容之 (三)第七篇资本积累理论的主要内容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本质
资本积累的源泉和 扩大资本积累的途径
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第一阶段 (购)
货币资本
第二阶段 (产)
生产资本
空 间并存、时间继起
第三阶段 (销)
商品资本
二、资本周转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中心是阐明个别资本运动的 速度和效益。
• 资本周转方式 • 资本周转时间 • 资本周转效果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概述
• 从宏观的角度研 究社会总资本再 生产和流通,从 而揭示社会再生 产的实现条件和 按比例发展规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