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安部保安服务监管信息系统应用管理软件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公安部保安服务监管信息系统应用管理软件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投标人资格条件和招标文件技术需求主要内容
一、投标人的资格要求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和经营许可,
向招标人提供货物和服务的法人;
(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3)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4)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5)近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6)符合《财政部关于信息系统建设项目采购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1】
59号文)的规定;
(7)具有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8)投标人必须向招标机构购买招标文件并登记备案,未向招标机构购买招标
文件并登记备案的潜在投标人均无资格参加投标;
(9)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二、招标文件技术需求主要内容
1项目建设背景
2010年《保安服务管理条例》施行以来,各地按照《保安服务管理条例》、《公安机关实施保安服务管理条例办法》规定和公安部《关于印发<全国保安服务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方案>的通知》(公金盾〔2010〕46号)及“金盾工程”总体方案要求,积极部署推进保安服务监管信息系统省级平台建设。

目前,各地省级保安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并投入监管实战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但是,随着各地保安服务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应用,省级数据库之间无法实现联通查询、与公安部部分专业系统的信息比对困难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进一步提升全国保安服务监管工作信息化水平,加强对地方保安服务监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为省级保安服务监管信息系统提供支撑,实现对全国保安信息数据汇总、比对、统计、分析、研判等功能,服务保安监管工作和公安工作大局,应抓紧建设部级保安服务监管信息系统。

2建设目标和任务
2.1建设目标
2015年年底前,按照《保安服务管理条例》、《全国保安服务监管信息系统建
设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按照《保安服务监管信息基本数据项》(GA/T 737—2010)的数据项标准,汇集全国保安员信息、保安服务公司信息、自行招用保安员单位信息、保安培训单位信息,保安相关业务信息,以建立全国保安行业信息库,建立常态化数据维护机制,为保安服务企业资质、保安员资质的异地查验及加强保安服务监管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配套完善应用系统支撑环境,利用云平台、大数据等技术建立部级保安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全国保安行业信息综合应用数据仓库,为各类保安管理业务应用提供平台支撑。

建立全国统一的部级保安服务监管信息系统,实现全国保安业务的监管,支持全国公安机关对保安相关信息的核查、比对、业务协作、统计分析功能。

2.2主要任务
主要建设任务包括:
1. 汇集全国保安员信息、保安服务公司信息、自行招用保安员单位信息、保安培训单位信息及相关业务信息,建立全国保安服务管理信息库和常态化数据维护机制。

2. 对全国保安服务管理数据进行质量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数据项采集率、数据项内容差错率、数据项间的逻辑差错、记录间的逻辑差错、业务要求的资质核查等。

3. 实现对保安员、保安服务公司主要管理人员信息的核查比对,包括与全国公安机关各大资源库的比对,比对结果反馈给各省级系统。

4. 完善全国的业务协作与数据共享,提供各种业务协作应用与业务协作接口,提供各类全国保安服务数据共享查询服务。

5. 实现对部级保安服务监管信息系统信息的动态统计, 并根据需要的数据项,进行专题、关联、多维分析。

6. 建设公安网的保安服务门户网站,服务全国保安服务监管工作。

3技术需求
3.1数据管理
3.1.1全量信息加载
部级保安服务监管信息系统采用开放备案接口的方式,接收各省保安服务监管信息系统的保安服务公司信息、自行招用保安单位信息、保安培训单位信息、
保安员信息、保安服务相关业务信息、监督检查信息、奖惩信息、投诉处理信息等。

3.1.2增量信息维护
对于增量信息的维护,部级保安服务监管信息系统采用开放备案接口的方式,实时接收各省保安服务监管信息系统的增量数据上报。

3.1.3任务计划及调度管理
任务计划及调度管理模块承担系统任务运行的整体安排、任务调度及全过程监控,确保维护数据获取、加载、质量检查、统计指标抽取等任务的协调运转,提供统计、查询、日志等管理功能。

3.1.4系统对账
按照公民身份号码、姓名作为对账标识,将省级系统对账数据与部级保安服务监管信息系统数据库进行数量对账,对对账结果进行发布。

3.2数据质量检查
3.2.1数据质量指标设置
数据质量检查内容包括数据项采集率、数据项内容差错率、数据项间的逻辑差错、记录间的逻辑差错等,可通过配置完成。

3.2.2数据质量检查
按照设置的数据质量指标对保安信息数据进行检查,并生成检查结果。

数据质量检查包括定期检查、增量检查两种方式。

3.2.3检查结果发布
对检查结果进行分类、汇总统计,并可直接关联到详细的个案数据。

提供多种方式的组合查询,根据授权对数据质量检查、业务监管情况进行查询。

3.2.4数据质量问题反馈
建立问题反馈机制,实现问题发布、情况反馈等功能,支持直接录入和批量导入问题内容,自动提醒数据上报单位进行核实、反馈或处理;建立数据质量反馈与判定的交互流程,并自动跟踪问题数据的更正流程,生成更正结果,得到数据质量统计数据。

3.3信息综合应用
3.3.1信息查询
所有信息查询需要支持自定义查询。

包括保安员信息查询、保安从业单位信息查询、保安培训单位信息查询、监督检查信息查核询、处罚奖励信息查询等。

3.3.2核查比对
通过全国人口资源库的接口服务,对保安员进行身份核实核查。

与全国违法犯罪人员信息库、在逃人员信息库、涉毒人员信息库、重性精神病信息库等部级资源库进行接口,对保安员进行信息比对。

比对采用定期全量比对,实时增量比对的方式。

3.3.3信息预警
提供全国范围内保安员从业轨迹信息、保安服务公司提供保安服务区域轨迹信息核查服务。

3.3.4跨区业务协作
建立跨区域保安业务协作机制,基于部级系统业务协作中转,实现保安服务公司跨区域开展保安服务、跨区域设立分公司网上信息备案协作及备案信息推送。

3.3.5数据统计
利用数据在线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对部级保安服务监管信息系统数据库信息进行动态统计,建立保安统计库。

采用环比、同比等方法对比各时间周期保安员信息、保安服务公司信息、自行招用保安员单位信息、保安培训单位信息等各项数据指标及其变化,通过图表等多种形式,实现统计数据的全面、准确、精细、直观的展示,为保安服务监管提供科学高效的技术手段支持。

3.3.6分析研判
根据甲方要求,自定义需要分析的数据项,实现对保安员、保安服务公司、自行招用保安员单位、保安培训单位的动态分析,以各类图、表、决策树等形式展现保安服务行业状况。

3.4各地系统建设运行情况监督考核
对汇总的全国的保安服务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建立考核机制,对各省保安服务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运行情况进行考核通报,对地方系统建设运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3.5部级保安服务监管信息系统门户网站
部级保安服务监管信息系统门户网站建设应服务于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的要求,服务于全国保安服务监管的实际需求。

包括用户登录、信息发布、应用接口服务、服务接口管理等。

3.6系统管理
包括用户管理、角色管理、权限管理、数据字典管理、日志管理、系统运行监控管理等。

4主要性能指标
4.1稳定性指标
系统有效工作时间≥99%
系统故障平均间隔时间≥90天
4.2吞吐量指标
接口服务并发≥500个
服务响应时间≤1秒
系统信息服务指标:
按公民身份号码或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组合条件查询,响应时间≤2秒
身份核查响应时间≤1秒
4.3数据量指标
系统支持数据容量≥40T
系统数据单次备份时间≤24小时
4.4统计分析性能要求
统计指标数据形成时间(初始化除外)≤1小时
单项统计报表生成时间≤5分钟
定制统计报表生成时间≤10分钟
4.5并行数据处理性能要求
基本信息重载速度≥200万条/小时
人像照片(按30KB/照片计算)加载速度≥30万条/小时
信息对账速度≥50万条/分钟
数据质量检查速度≥10万条/分钟
5项目实施和技术服务
5.1项目实施要求
第一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合同签订生效后3个月内须完成系统开发、安装、调试及试运行工作;
第二阶段(项目验收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完成后2个月内须完成系统部署、验收工作。

如以上实施要求不能确保2015年底前系统上线正式运行,中标人应提出加快实施的计划、策略及应对措施,确保2015年底前系统上线运行。

5.2技术服务要求
5.2.1技术支持
中标人应提供系统最终验收合格后至少三年的7x24小时免费维护服务和现场技术支持,2小时响应,4小时到现场,解决应用软件故障不超过24小时。

中标人应对免费服务期过后的技术支持做出承诺,并说明具体服务内容、服务措施以及服务费用。

5.2.2技术培训
中标人应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提供中文培训资料,配备足够的师资力量。

培训内容包括系统的安装、调试、操作、维护等。

培训的全部费用由中标方提供。

5.3第三方软件要求
中标人建设的系统如含有或使用了第三方软件的,必须在系统验收前提供正版软件授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