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巷道作业规程样本

巷道作业规程样本

中煤第五建设公司第×工程处×××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号:××××掘号工程名称:施工单位:编制人:施工负责人:编制日期:年月日执行日期:年月日编审人员作业规程会审记录目录会审意见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编写依据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第三节地质构造第三节水文地质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巷道布置第二节矿压观测第三节支护设计第四节支护工艺第四章施工工艺第一节施工方法第二节凿岩方式第三节爆破作业第四节装载与运输第五节管线及轨道敷设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第五章生产系统第一节通风第二节压风第三节瓦斯防治第四节综合治理第五节防灭火第六节安全监控第七节供电第八节排水第九节运输第十节照明、通信和信号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一节劳动组织第二节循环作业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第一节一通三防第二节顶板第三节爆破第四节防治水第五节机电第六节运输第七节其他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作业规程学习和考试记录作业规程补充学习和考试记录作业规程复查记录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巷道名称、位置及相邻巷道关系、用途、类别、设计长度、服务年限、开竣工时间、施工条件等。

附:巷道布置平面图。

第二节编写依据一、经过审批的设计及其批准时间等二、地质部门提供的地质说明书三、说明有关矿压观测资料四、其他技术规范五、施工作业计划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巷道相应的地面位置、标高、区域内的水体和建、构筑物对工程的影响等。

巷道与相邻煤(岩)层、邻近巷道的层间关系,附近已有的采掘情况对工程的影响。

分析老空区的水、火、瓦斯等对工程的影响。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叙述煤(岩)层产状、厚度、坚固性系数(ƒ)、预计巷道揭露的各煤层间距,顶、底板岩性及牲特征分析。

预测巷道瓦斯涌出量、瓦斯突出倾向、煤层自然发火倾向、煤尘爆炸指数、地温、其他有毒有害气体情况等。

综合柱状图第三节地质构造煤(岩)层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断层,褶曲,裂隙,火成岩侵入的岩墙、岩床,陷落柱,导水性及其控制程度等参数。

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矿井应有瓦斯地质描述。

第四节水文地质分析巷道区域的主要水源,有影响的含水层厚度、涌水形式、涌水量、补给关系、影响程度等。

分析巷道区域相邻老巷、老空积水,钻孔终孔位置、封孔质量,构造导水等,对施工安全的影响程度。

分析第四纪砂砾层水、承压水等的水量、水压及其与工程的距离和关系,进行隔水层安全厚度计算。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巷道布置描述巷道布置:层位、水平标高、断面、工程量、坡度、中腰线、开口的位置、方位角等。

附:巷道剖面图、巷道开口大样图。

第二节矿压观测一、观测对象二、观测内容三、观测方法四、数据处理第三节支护形式一、永久支护:描述巷道设计的永久支护形式、支护参数、质量标准;二、临时支护:描述临时支护形式、参数及临时支护距离等;附图:巷道支护平面图、断面图和临时支护平面图、剖面图。

第四节支护工艺说明各类支护方式的支护材料、支护工艺要求;支护工序安排与支护要求;控顶距;掘进、支护成巷、水沟之间距离的要求;工程质量检验。

第四章施工工艺第一节施工方法一、巷道开口施工方法二、特殊条件下的施工方法三、不设支护的巷道掘进方法第二节凿岩方式一、机掘施工方式二、炮掘施工方式三、掘进机械、钻具的名称、型号、数量、动力、照明来源,湿式凿岩等。

附图:设备布置图、掘进机截割顺序图。

第三节爆破作业爆破条件:岩石的性质,巷道断面,通风方式,瓦斯含量,炮眼布置,掏槽方式,炮眼深度,装药结构,连线方式;起爆顺序与起爆方式,周边眼与设计轮廓线关系,炸药的种类,雷管的型号,炸药、雷管消耗量;预计爆破效果:炮眼利用率及循环进度。

爆破说明书。

附图:炮眼布置正面图、平面图、剖面图,装药结构示意图。

光面爆破的作业的具体要求。

第四节装载与运输装载、运输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名称、型号、安装位置、固定方式,安全设施的安设方式,装载与运输岩(煤)方式,运输距离。

煤、矸、材料、设备、人员的运送方式等。

斜巷耙矸机的移动、固定、安全防护、到工作面的距离。

装载设备运输方式表第五节管线及轨道敷设风筒、风管、水管、缆线等吊挂方式与工作面保持间距、在巷道中的平面、剖面布置图等。

敷设轨道的型号,中心线距、轨距、轨枕等参数,临时轨道、永久轨道、永久轨道、道岔、调车场质量要求等。

管线及轨道敷设方式表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所需设备、工具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等。

第五章生产辅助系统第一节通风一、通风方式及供风距离。

二、风量计算。

(一)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1=100 qk m3/ min(二)按炸药使用量计算:Q2=25A= m3/ min(三)按人数计算:Q3 =4n= m3/min(四)按局部通风机的实际吸风量计算:Q4=Q局Ikf= m3/min(五)确定需要的配风量:Q= m3/min三、风量验算。

(一)按最低风速验算。

1.岩巷掘进工作面的最低风量(Q岩):Q岩≥9×S岩= m3/min2.煤巷掘进工作面的最低风量(Q煤):Q煤≥15×S煤m3/min(二)按最高风束验算。

岩巷、煤巷或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的最高风量(Q):Q≤240×S= m3/min(三)按掘进工作面温度和炸药量验算。

26(四)按有害气体的浓度验算.回风流中瓦期或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1%,其他有寄存器气体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P瓦/Q掘=≤1%四、局部通风机的选型及安装地点,风筒规格及悬挂要求。

附图:通风系统示意图。

第二节压风说明风源、压风方式、管径、风压等。

使用移动压风机的,还要说明移动压风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管路长度、安装位置和敷设路线等。

附图:压风系统示意图。

第三节瓦斯防治根据地质资料提供的瓦斯等级和瓦斯区域,说明是否需要进行瓦斯抽放,如果需要,临时抽放瓦斯泵站安设的甲烷地点,瓦斯抽放管路的安设方式、敷设长度、管路中的混合瓦斯浓度,设置警戒、超限报警、通风方式、风量要求,抽出的瓦斯引排地点、抽放瓦斯操作工序等。

附图:抽放瓦斯系统示意图。

第四节综合防尘防尘供水水源、水量、水压,供水管路系统、管径、水幕、防爆水袋、喷雾点个数及位置,湿式钻眼、水炮泥、爆破喷雾、冲洗巷帮装岩(煤)洒水等。

附图:防尘系统示意图。

第五节防灭火说明巷道施工时防火的措施、要求等。

说明巷道施工时,消防供水管路系统、防灭火器材的存放方式和地点等。

第六节安全监控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甲烷传感器、掘进机机载甲烷断电仪,装载点、运输巷、进回风流安装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的设置、瓦斯报警浓度、报警处理等。

第七节供电供电方式、电压等级、电器设备、电缆型号及布置方式。

附图:供电系统示意图。

第八节供水需用水量,供水方式,管路规格。

附图:供水管路示意图。

第九节排水工作面涌水量,排水方式,排水设备型号及数量、排水能力、管路规格,临时水仓的地点和容积,排水路线等。

附图:排水系统示意图。

第十节运输运输方式、设备型号、运输路线等。

附图:运输路线系统示意图。

第十一节照明、通信和信号一、照明设施、位置等二、通讯设施、电话位置等三、信号装置的种类和用途等附图:照明、通讯、信号系统示意图。

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一节劳动组织作业方式、劳动组合、劳动力配备、出勤率。

劳动组织图表第二节循环作业根据工艺流程,规循环作业方式(日、班规循个数),规循进尺,编制正规循环作业图表,采用正规循环作业,提高工时利用率。

循环作业图表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工作面长度、巷道毛断面、净断面,巷道岩性、支护形式,在册人数、出勤人数、出勤率,日进尺、工效,月循环次数、月进尺,循环率、金额、总成本、所需工资额等。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第一节一通三防“一通三防”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高瓦斯矿井的电气管理;通风设施管理、风量测定、局部通风管理、通风报表;巷道贯通;瓦斯检查、瓦斯报表、瓦斯排放、局部瓦斯积聚的防治;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防治;综合防尘;井下烧焊作业规定;防火管理等。

第二节顶板严禁空顶作业;敲邦问顶制度;找顶遵循的规定及程序;放炮后进入工作面的安全工作;顶板岩石变化时的支护形式改变;不同支护形式的支护工作要求;石门揭煤时的规定等。

第三节爆破放炮员的素质要求;火工品的领取与退还、运输规定;炮头的制作规定;装药的的操作程序;炮泥封堵;一炮三检、“三人连锁放炮”;严禁装药、爆破的规定;放炮安全警戒设置;爆破后的安全检查;拒爆、残爆的处理等。

第四节防治水水文地质资料分析及水害风险评估;水害预测预报;防治水原则和综合防治措施;探水注浆工作;防止井下突发性水害的抗风险能力等。

第五节机电电器设备操作规定;电器设备的各种保护、维修保养;电器设备的完好与使用要求;电缆敷设;过流保护整定值的验算、试验;电修工的培训等。

第六节运输各类司机培训、持证上岗要求;绞车工操作规定;人力推车注意事项;信号工的操作要求;摘挂钩工的培训、操作要求;斜巷运输管理及“一坡三档”设施设置与使用;耙矸机司机操作规定;平、斜巷耙矸机的移动措施;运输人员车辆要求;钢丝绳和连接装置的使用和检查;其他运输设备的操作要求等。

第七节其他质量标准化,文明施工等。

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发生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透水、冒顶,提升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措施等。

发生灾害时快速、有效的传报技术和办法,撤出人员的区域和避灾路线,自救条件,防止灾害扩大、统计井下人数及其他应急措施及注意事项等。

附图:避灾路线示意图。

作业规程学习和考试记录作业规程补充学习和考试记录负责人:传达人:班次:作业规程复查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