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目录 (1)1、试桩里程、布置形式及布置情况 (1)2、试桩施工机具 (1)3、试桩目的 (1)4、试桩施工工艺参数的确定 (2)5、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3)6、施工工艺 (4)7、试桩技术要求 (6)8、旋喷桩现场检测情况 (7)9、试桩总结 (17)10、附件 (18)1、试桩里程、布置形式及布置情况D1K739+062=(NGDK739+062)涵洞基础软基处理进行了12根旋喷桩成桩工艺性试验,该试验桩已按照既定方案顺利完成。
旋喷桩布置形式为正方形布置,桩间距为1.2m。
旋喷桩直径为0.6m,设计桩长7.6m,实际桩长见附件:旋喷桩试桩记录2、试桩施工机具本次试桩选用MZG-50型桩机,主电机功率为30Kw。
试桩前所有用于试桩的机械必须完成以下工作:(1)桩机上的气压表、转速表、电流表、电子称必须经过标定,不合格的仪表必须更换。
(2)每台桩机钻架相互垂直两面上分别设置两个0.5Kg重的吊线锤,并画上垂直线。
(3)在每台桩机的钻架上画上钻进刻度线,标写醒目的深度。
(4)钻头直径的磨损量不得大于1cm。
3、试桩目的①确定每延米最佳水泥用量、水泥浆用量②钻杆的提升速度及钻杆旋转速度③最佳注浆压力。
④校核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
⑤根据单桩承载力试验确定施工掺和比,取得可靠的、符合设计要求的工艺控制数据,以便指导本段旋喷桩大面积施工。
4、试桩施工工艺参数的确定4.1、钻进速度与提升速度根据以往水泥搅拌施工经验,钻机旋喷速度和提升旋喷速度如下:试桩施工中,严格控制机头的钻进速度(22cm/min)及提升速度(25cm/min),注意保证桩头的质量(采用停留喷粉或喷浆30秒的方法),用电子秤或电子自动记录仪来记录每米喷粉量(湿法则记录总喷浆量及平均喷浆量),如发现喷粉量或喷浆量不足,则采用复搅复喷的方法来保证桩身质量(试桩时未发生)。
本段旋喷桩的施工采用湿喷法施工。
4.2、配合比根据《柳南施路专-08-1》设计要求,水泥采用P.0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掺灰量为被加固土湿质量的20~30%;地下水具有侵蚀性时,采用水泥+土,水泥掺量为30%。
为选择经济、可靠、合理的水泥浆配比,试桩按水泥浆配比试桩和水泥+土试桩,试桩数量如下:按水泥浆配比试桩:水泥掺比为30%、20%、15%的试桩各三组,共6组12根。
在8月31日-9月1日,12根试桩已顺利完成。
根据《南宁枢纽施工图-车站路基工点设计图》设计要求,桩身胶凝剂及采用水泥和土,水泥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再根据配合比室内试验结果,选取掺灰量分别为30%、25%、20%的试桩(共12根)作为检测对象,对其进行取芯观测、无侧限抗压强度检测、单桩承载力检测、复合地基载荷检测,从而确定所需配合比及各项参数。
详见所附检测报告。
4.3、水灰比按设计要求,再结合实际土质的情况,水灰比采用1.0。
4.4、喷浆压力据以往旋喷桩施工经验并参照《客运专线铁路-地基处理技术手册》,喷浆压力应控制在22-24MPa范围内。
5、施工过程质量控制5.1、插高压管及高压喷射注浆、冲洗管路、喷射注浆使用旋喷钻机将注浆管插入设计深度。
在喷射注浆参数达到规定值后,按旋喷的工艺要求,提升喷射管,由下而上喷射注浆至设计桩顶。
在高压喷射注浆过程中出现压力骤然下降、上升或冒浆异常时,应查明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
高压喷射注浆完毕,应迅速拔出喷射管,冲洗注浆管及高压泵。
为防止浆液凝固收缩影响桩顶高程,必要时可在原孔位采用冒浆回灌或二次注浆。
5.2、配合比的控制配合比的控制通过对水泥掺用量、粉煤灰掺用量及水的用量来控制。
主要从三方面来检查:一是检查水泥浆的比重,每台桩机配备一个比重计,便于检查水泥浆的比重;二是检查每根桩的水泥浆用量,用案秤称量水泥用量,粉煤灰用量及水用量;三是检查每天的现场记录表、布桩图来控制。
制备好的浆液不得停置时间过长,超过2小时的浆液不再使用。
5.3、桩长在每台桩机的钻架上画上钻进刻度线,每0.5米一道标好记号。
5.4、桩径经常对钻头检查来保证桩径,磨损量大于1cm时要及时更换。
6、施工工艺旋喷桩试桩施工工艺,详见工艺流程图6.1:图6.1 旋喷桩施工工艺流程图1.机械就位机械就位应平稳,立轴、转盘与空位对正,高压设备与管路系统应符合施工图及安全要求,防止管路堵塞,密封良好。
2.钻孔(1)一般使用地质钻机成孔。
(2)钻孔过程中应详细测量并记录实际孔位、孔深及底层变化情况。
(3)射水试验后,即可开钻,射水压力逐渐增加,减小摩擦阻力,防止喷嘴被赌。
(4)当第一根钻杆钻进后,停止射水。
(5)压力下降。
接长钻杆,再继续射水、钻进,直到钻至桩底高程。
3.浆液加压泥浆桶的浆液,通过高压泵加压后,经高压管送至钻机用于旋喷。
4.旋喷应注意设备开动顺序单重管的水、气、浆供应应有序进行,衔接紧密。
5.分层选择喷射参数对深层长桩应根据地质条件,分层选择适宜的喷射参数,保证成桩均匀一致。
6.压力突变、异常冒浆在高压喷射灌浆过程中,当出现压力突增或突降、大量冒浆或完全不冒浆时,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7.桩体质量要求高压旋喷桩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桩长及成桩均匀性应符合施工图要求;高压旋喷桩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设计施工图要求。
8.废料回收钻机成孔和喷浆过程中,应将废弃的加固料及冒浆回收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9.成孔钻进至桩底深度。
10.拔管(1)旋喷桩达到桩底深度后,可停风、停水而继续用旋喷泵灌浆,待水泥浆从孔口返出后,即可停止灌浆,然后将灌浆泵的吸水管移至清水箱,抽吸一定量的清水浆灌浆泵和灌浆管路中的浆液顶出,然后停泵,拔管要迅速,不可久留孔中。
桩顶凹坑应即时以水胶比1.0水泥补灌。
(2)卸下灌浆管后,立即用清水将各个通道冲洗干净,并拧上堵头。
(3)灌浆泵、送浆管路等都要用清水清洗干净。
(4)压气管路和高压泵管路也要分别送风、送水冲洗干净。
7、试桩技术要求7.1、旋喷桩的数量、布置形式、桩间距、桩长及直径应符合试桩图要求。
7.2、旋喷桩施工质量检验:(1)在成桩3天内,用轻便动力触探(N10)检查每米桩身的均匀性。
(2)成桩7天后,采用浅层开挖1~3#桩头目测检查喷浆均匀性、整体性及外观质量,并测量成桩直径。
开挖深度为停浆面0.5m 以下。
(3)桩身无侧限抗压强度必须复核设计要求。
检查桩数的2%,并不少于5根,每根桩在成桩28d后取3个试样(在桩径1/4处、桩头至桩长2/3长的范围内垂直钻芯);(4)地基承载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总桩数的2‰,且每个基坑不少于1处。
7.3、浆体喷射旋喷桩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1要求控制。
表7.1旋喷桩施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8、旋喷桩现场检测情况8.1、桩顶1米以下成桩效果检查。
2010年09月28日,项目部对旋喷桩成桩情况进行了现场外观鉴定,监理单位甘肃铁科建设咨询有限公司对试验过程进行了见证。
对试桩桩顶以下1m范围进行了开挖,可见桩体圆匀,无缩颈和回陷现象,布置形式、桩间距以及直径均符合要求,桩体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见图8.1)图8.1浆配比为25%,水泥掺量165kg/m,实测桩径0.61m。
8.2、成桩28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2010年10月20日在现场对旋喷桩3-17#(浆配比为20%,土:水泥:水=1:0.20:0.20)试桩进行了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载荷板尺寸为 1.1m*1.1m,b=1.1m,0.006b=0.006*1100=6.6mm。
试验分八级加载,最大试验压力为300KPa,P-s曲线为平缓的光滑曲线。
s=6.6mm 所对应的压力值为213KPa,大于最大压力值的一半即150KPa,因此该试验点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50KPa,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符合不小于120KPa。
图8.2.1 3-17#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2010年10月21日在现场对旋喷桩2-19#(浆配比为25%,土:水泥:水=1:0.25:0.25)试桩进行了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载荷板尺寸为 1.1m*1.1m,b=1.1m,0.006b=0.006*1100=6.6mm。
试验分八级加载,最大试验压力为300KPa,P-s曲线为平缓的光滑曲线。
s=6.6mm 所对应的压力值为227KPa,大于最大压力值的一半即150KPa,因此该试验点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50KPa,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符合不小于150KPa。
图8.2.2 2-19#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2010年10月22日在现场对旋喷桩2-20#(浆配比为30%,土:水泥:水=1:0.30:0.30)试桩进行了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载荷板尺寸为 1.1m*1.1m,b=1.1m,0.006b=0.006*1100=6.6mm。
试验分八级加载,最大试验压力为300KPa,P-s曲线为平缓的光滑曲线。
s=6.6mm 所对应的压力值为239KPa,大于最大压力值的一半即150KPa,因此该试验点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50KPa,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符合不小于150KPa。
图8.2.3 2-20#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8.3、成桩28天单桩承载力试验。
2010年10月20日在现场对旋喷桩2-18#(浆配比为20%,土:水泥:水=1:0.20:0.20)试桩进行了单桩承载力试验,试验共分九级加载,累计沉降为6.75mm(应不超过40mm),单桩承载力符合不小于100KN的设计要求。
图8.3.1 2-18#桩单桩承载力试验2010年10月22日在现场对旋喷桩1-19#(浆配比为25%,土:水泥:水=1:0.25:0.25)试桩进行了单桩承载力试验,试验共分九级加载,累计沉降为8.87mm(应不超过40mm),单桩承载力符合不小于100KN的设计要求。
8.3.2 2-19#桩单桩承载力试验2010年12月7日在现场对旋喷桩3-20#(浆配比为30%,土:水泥:水=1:0.30:0.30)试桩进行了单桩承载力试验,试验共分九级加载,累计沉降为7.79mm(应不超过40mm),单桩承载力符合不小于100KN的设计要求。
8.3.3 3-20#桩单桩承载力试验8.4、成桩28天后桩身抽芯进行完整性检查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2010年11月13日,项目部及监理单位在现场进行了1-17#桩(浆配比为20%,土:水泥:水=1:0.20:0.20)抽芯并试验其无侧限抗压强度(见图8.3.1)。
从芯样看,旋喷桩试验桩成桩效果一般,桩长符合设计要求,桩身均匀性良好。
从芯样中截取不同深度、不同土层的3个试件进行无侧限进行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3.12MPa(0-0.60m),2.68MPa(0.60-2.75m),1.98MPa(2.75-4.78m)。
(附无侧限试验结果)图8.4.1 1-17#桩芯样3-18#桩(浆配比为25%,土:水泥:水=1:0.25:0.25)抽芯并试验其无侧限抗压强度(见图8.3.2),从芯样看,旋喷桩试验桩成桩效果较好,桩长符合设计要求,桩身均匀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