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胃肠道造影

胃肠道造影


• 钡剂250-300ml,气体700-1000mL,横结肠扩张56厘米 • 头低左侧卧位---插管(8-10厘米)---注入钡剂 一半---俯卧---慢慢左侧抬高---注入剩余造影剂 ---头高足底俯卧---注入气体---拔管---双侧分 别翻转360度各三圈。
摄片程序
• 直肠、乙状结肠及降结肠下端:仰卧显示后壁、俯卧显 示前壁 ,仰卧右前斜、左前斜位,将乙状结肠展开观察。 • 结肠脾曲、降结肠上中部、横结肠左侧半:病人俯卧使 钡剂流入横结肠,再右侧卧位,之后呈半立左前斜位,使 钡剂流入升、降结肠下方,观察并摄片。 • 结肠肝曲、升结肠上中部、横结肠右侧半:从前一体位 转至右前斜位,观察并摄片。
旋转不良
溃疡型肠结核
肠结核
结肠疾病
结肠憩室
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
肠套叠
乙状结肠冗长
胃肠道肿瘤
胃肠道良性肿瘤X线表现
• 胃肠道良性肿瘤多为腺瘤或间叶组织 良性肿瘤,息肉亦可归于此范畴; • X线表现为: 1、充盈像:圆或类圆形光滑、规则的 充盈缺损,息肉(2cm )可带蒂;2、 双重像:密度稍高于周围的软组织影; 3、可有溃疡龛影形成;4、局部管壁 柔软,黏膜皱襞无破坏;
价值在于显示诊断早期病变,可见于良性,亦可见于恶性病
管腔狭窄
• 概念:超过正常范围的持久性管腔缩 小称为狭窄。 • 表现形式和常见原因: 炎性狭窄 ;癌性狭窄 ;外压性狭窄 ; 粘连性狭窄 ;痉挛性狭窄
胃肠道常见病
食管病变
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
贲门痉挛
贲门痉挛
食管憩室
食管炎
注意问题 • 询问病情大致判断病变部位及性质。 • 检查体位以病人舒适为原则。 • 一般部位系统查;重点部位反复查,难查部位 尽力查。 • 充分利用体位和多轴透视,同一体位反复观察 • 适当使用压迫方法。 • 发现难以解释的征象时要注意再查,必要时复 查。 • 做到透视与照片结合。
结肠气钡双重造影
• 盲肠、升结肠近段和回盲部:10-15度头低位,使盲肠 内的钡剂流出至肝曲。
胃肠道造影诊断规范报告
1、食道造影诊断报告 (1)胸部常规透视情况、胃泡大小、食道内有无食物滞留。 (2)食道钡剂通过各段充盈情况,有无受阻缺损或狭窄。 (3)食道壁柔软度、扩张度、粘膜情况。 (4)经过贲门钡流情况,有无受阻,局部有无肿块,有无受压、移位情况。 (5)胃底部钡剂充盈情况,膈胃间距离。 2、上胃肠造影诊断报告 (1)腹部常规透视。 (2)食道有无异常。 (3)胃部:类型、位置、张力、蠕动、粘膜等情况。 (4)胃壁柔软度、移动度、排空程度。 (5)胃双重对比相,胃小区显示情况。 (6)十二指肠各部形态,功能变化。 (7)如为全胃肠道造影应观察各组小肠粘膜位置,走行方向有无异常。并要连续观察 直达回盲部显示为止。 3、结肠造影诊断报告 (1)腹部常规透视。 (2)导管插入顺利与否。 (3)结肠各段充盈显示情况,有无受阻,位置,结肠袋形、外形、移动度、肠壁柔软 性、排钡后结肠收缩功能、粘膜皱壁情况。 (4)气钡双重相:粘膜情况,有无充盈缺损或息肉样改变等情况。
胃肠道检查方法与常见病
西安一四一医院 张龙虎
胃肠道检查方法
适应症 a、胃肠道本身疾病 b、胃肠道外病变推移压迫肠道或粘连。 禁忌证 a、胃肠穿孔 b、消化道大出血期间、应在出血停止后二周最早不少于一周,才能作此检查 c、急性肠梗阻 d、一般情况极差,宜慎重考虑。 检查前准备 a、禁食六小时以上 b、胃内潴留液较多,幽门梗阻者应洗胃抽净胃内容物。 c、检查前三日内禁服高密度的药物 d、钡剂调配配方加水配制成:稠饮剂:钡水比例为3-4:1,检查食管;稀饮 剂:钡水比例为1:1.2,检查胃肠150-200mL.
进展期癌各型特点
进展期癌的X线表现一般大同小异,但各 型都有其特殊征象特征,诊断分型时应以主 要征象为依据。 • 浸润型以广泛性管壁浸、管腔狭窄为主要特 点,如浸润型胃癌的“皮革胃”、浸润型结 肠癌表现有“肩样征”、“苹果核征”等 。 • 溃疡型以恶性龛影为主要特点,典型征象为 “半月综合征”。 • 增生型以显著的充盈缺损为主要征象。
粘膜异常
• 粘膜破坏:常见于恶性肿瘤 • 粘膜皱襞平坦:
1、粘膜下恶性肿瘤浸润 2、粘膜下层炎性水肿(如溃疡龛影周围)
• 粘膜皱襞增宽迂曲:
1、粘膜下层炎性浸润、肿胀、组织增生 2、粘膜下静脉曲张。
• 粘膜皱襞纠集:
1、溃疡病变结缔组织增生、瘢痕收缩引起 2、亦可见于恶性肿瘤
• 胃细微结构异常:
------------------------------------------------------
(2)充盈缺损 1、概念:充钡胃肠管腔轮廓某局部未被 充盈的影像。 2、X线表现: a 观察相位不同形态可有变化 ;b 单个 或多发;c 形态不一,轮廓可光或不光; d 固定或活动 ;e 带蒂或广基 。 3、常见病:各种良、恶性肿瘤、炎性肉 芽肿或异物
胃肠道X正常表现
食管正常X线表现
• 平片不能直接观察;造影是X 线显示食 管的主要方法: • 食管分段:颈、胸(亚三段或解剖命 名)、腹三段; • 充盈像上前缘显示三个生理性压迹; • 食管的粘膜皱襞;纵行透亮条纹;
胃正常X线表现
• • • • • • 形态类型:四种类型 解剖分部(分区): 两门两区三部 解剖标志:一角两弯 蠕动类型:环状或对称性收缩 粘膜纹及外形:纵、横、斜或网状交错 排空时间;2-4小时
胃平滑肌瘤
胃息肉
胃息肉恶变
胃腺瘤
十二指肠腺瘤
腺瘤
息肉
多发息肉
胃肠道癌进展期
• 病理分型 一般分为浸润型,增生型,溃疡型; 食管癌亦可分为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缩窄型 • X线共性表现 1、不规则粘膜皱襞消失、中断、破坏,影像 2、管壁僵硬,舒缩能力减低消失,蠕动消失 3、不规则腔内充盈缺损,形态不规(蕈伞型 4、不规则龛影,典型为半月综合征(溃疡型) 5、不规则管腔狭窄(各型),轮廓不规则。
十二指肠正常X线表现
• 解剖毗邻及形态:上接胃下延空肠; • 分段(分部):球(冠)、降、横(水 平)、升部; • 粘膜纹形态:球部纵形、余部羽毛状; • 功能形式:整体收缩加蠕动(可逆蠕动); • 重要结构:十二指肠乳头;
小肠正常X线表现
• 界限及分组:无明确界限,分六组; • 空、回肠的X线特点: 1:形态 2:位置分布 3:粘膜 4:功能
食管异物
食管纵膈瘘
食管裂空疝
早期食管癌
胃部病变
胃溃疡
胃溃疡
胃溃疡
胃溃疡
残胃溃疡
幽门管溃疡
胃憩室
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膜脱垂
胃扭转
胃肠吻合
十二指肠病变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十二指肠憩室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
小肠疾病
小肠蛔虫
回肠憩室
胃癌
食管癌
食管癌
食管癌
胃癌
胃癌
胃癌
胃癌
胃癌
胃癌
结肠癌
结肠癌
结肠癌
直肠癌
良恶性龛影鉴别
良性溃疡 恶性溃疡
------------------------------------------------------------------------形 状大小 圆或椭圆 乳头状光整2cm 蟹状不规 扁平 多尖2cm ------------------------------------------------------------------------位 置 多突出于管腔轮廓之外 多或主要位于管腔轮廓 ------------------------------------------------------------------------周边口部 粘膜线、项圈征、狭颈 半月综合征中的:不规则 征、晕轮、粘膜纠集等。 环堤征、指压迹征、尖角征、裂隙征。 ------------------------------------------------------------------------附近胃壁 柔软,有蠕动波 。 僵硬、峭直、蠕动消失。
胃肠道检查步骤
a. b. c. d. e.
f. g. h. j.
胸腹部透视 左右前斜45度观察食道 躺下在床上从右到左转1-2圈 仰卧位右前斜观察胃体胃窦后侧壁 仰卧位左前斜观察胃底及胃体胃窦充盈 相十二指肠充 盈相 俯卧位看胃前壁的病变 半卧位右前斜,半卧位左前斜 观察胃体胃窦充盈相及 蠕动情况等 站立位充盈像及站立位压迫像 最后站立位从食道到胃再浏览一遍
大肠正常X线表现
• 解剖分段及其位置 • 结肠的X线特点:以肠袋的多少与有 无各段表现不同 • 大肠各段的粘膜特点:纵、横、斜或 互交错,各段表现不一 • 大肠的排空功能:阶段性整体收缩, 注意生理性缩窄环 • 回盲瓣及阑尾
胃肠道基本病变
(1)龛影 1、概念:充钡后突出于胃肠管腔轮廓之外的 含钡影像。 2、X线表现: a 不同相位表现:侧位—龛影、正位—钡斑; b 形状:乳头状、三角状、齿状点状、线状或 胼胝状; c 周边征象特点: 粘膜线、项圈征、狭颈征、 晕抡、 粘膜纠集 3、常见病:消化性溃疡
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1天晚服轻泻剂(番泻叶10-15g,或50% 硫酸镁顿服)。检查前观察泻出物不含粪便时方可进 行钡灌。灌肠用钡剂:钡水比例为 1:4 ,含羟甲基纤 维素,总量250-300mL.
检查过程
钡剂灌肠应在透视下进行,逐段观察结肠的充盈情 况,并作必要的加压。检查时病人取俯卧位,插管至耻 骨联合上缘,在透视下注入钡液,一般在钡头过脾曲达 横结肠中部时停止注钡,然后注气,注入气体时应缓慢, 通过气体的压力将钡头向右半结肠推进,气体注入的量 约在700-1000ml,见右半结肠直径扩张至5-6cm即可停 止注气,然后拔出肛管。嘱患者向左翻转数次,当看到 结肠表面形成良好的涂布时即可摄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