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仅适用于中橡(鞍山)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炭黑尾气锅炉及辅助工程,杭州锅炉厂生产碳黑尾气锅炉钢架的安装。
2.编制依据2.1《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电力建设施工、验收及质量验评标准》锅炉篇。
2.2杭州锅炉厂提供碳黑尾气锅炉钢架图纸2.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4近几年施工过的同类或类似工程的成熟施工经验。
3.设备检查、验收锅炉钢架设备(柱、梁、支撑、平台、扶梯等)从制造厂出厂,均为裸装,附件(如接头板、小件铁板)由厂家包装。
在锅炉钢架安装前应根据供货清单,装箱单和图纸清点数量,对锅炉钢架及有关金属结构件进行清点和检查,并作出记录。
3.1外形尺寸应符合图纸及技术要求,其允许误差如下:3.1.1钢结构件的长度偏差如下表3.1.2柱脚底板的不垂直度为长度或宽度的5‰;3.1.3柱上的托架平面水平倾斜度不得大于2mm;3.1.4柱的弯曲度组对后≤10mm;3.1.5柱的扭转值不大于全长的l‰。
且不大于10mm;3.1.6各承重梁的挠度与本身跨度的比值不超过以下数值:大板梁: 1/850次梁: 1/750—般梁: 1/500空气预热器支撑大梁: 1/l000其它各种金属构件的允差见《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5047一95中附录A:锅炉钢结构的制造和装配公差)。
3.2外观检查有无锈蚀、重皮、裂纹等缺陷;3.3外观检查焊缝和其它焊接部位的质量;3.4凡经检查质量不符合要求或尺寸超差的金属构件影响安全使用性能时,应向业主及监理及时报告,求得处理意见,同时向供应部门反映,并作好记录,在记录上注明。
对不合格构件作出明显的标识,并单独存放。
处理合格后方可参与组装;3.5设备到货后要按安装工艺进行储放,尽量减少二次搬运。
对于较大构件要一次送至安装位置附近。
4.主要施工机具及人力资源配置4.1主要施工机具4.2劳动力组织:4.2.1钢架安装工:20人。
4.2.2 起重工:2~4人。
4.2.3 电焊工:6~9人。
4.2.4 气焊工:6~8人。
4.2.5 现场安全、卫生检查与施工人员:3人。
组织机构及责权划分表5.施工作业必须具备的条件5.1施工现场平整,道路畅通;设备到场及时,堆放整齐有序,方便清点,便于及时转运;5.2施工用电、氧气、乙炔等到位,能具备施工条件;5.3图纸、主要工艺设备、材料等应满足施工要求;5.4柱底板经各级验收合格;5.5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熟悉图纸、本作业指导书,并接受安全、技术交底。
6.进度计划7.钢架安装施工工艺7.1钢构架概述:锅炉构架采用全钢结构,双排柱形式。
锅炉钢结构总重约170t,其中包括扶梯、栅架、扶手栏杆。
锅炉构架柱距自A排柱至F排柱总深度为21000mm,承重跨宽度为16600mm,左右宽度各为7500mm,高度为28400mm(炉顶钢架)。
锅炉柱底为平面垫铁接触,钢筋焊接灌浆连接方式,柱底板下表面标高为-500mm。
在高度方向上设置3层刚性对接(包括炉顶钢架),刚性插入点的标高分别为+9500mm、+20500mm。
钢结构主要包括:炉顶钢架、炉顶支撑、预热器和省煤器钢架、各层刚性平面和平台、扶梯以及其它所需的支吊结构。
锅炉构架除了承受锅炉本体荷载外,还能承受锅炉范围内的汽水管道、烟、风、煤、油及碳黑尾气管道、防磨保温材料等的荷载(包括风载、地震力)。
钢结构共分3个安装层,并按先后顺序进行设计、制造、发运和安装。
第一层标高自0m至+9.5m,第二层自+9.5m至+20.5m,第三层自+20.5m至+28.4m至锅炉炉顶。
钢架决定炉体的外形,是安装锅炉受热面和其它部件时找正的依据和基础。
锅炉构架主要构件采用刚性对接后连接板加固连接,一般构件采用焊接连接。
方形钢管,工字钢、槽钢以及角钢采用Q235钢。
锅炉主扶梯集中布置于锅炉两侧,它与平台组成一个供锅炉维护、监督和检修用的通道系统。
平台、步道和扶梯的设计留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检修平台的活荷载为4kPa;其余各平台的活荷载为2.5kPa;扶梯的活荷载为2kPa。
平台敷设花钢板,其它通道平台采用镀锌栅格板。
7.2 钢架吊装说明吊装钢架的安装采用单件吊装、部分地面组合方式吊装的方案,底层钢架的吊装选用16t或25t汽车吊作主吊,16T汽车吊作辅吊;二、三钢架的吊装选用25t或50t汽车吊作主吊,16T汽车吊作辅吊;大板梁的吊装选用25t汽车吊直接吊装就位。
钢架检验、划线、地面组合等主要采用8T和16T汽车吊。
在安装至第二层钢架前将25或50t 汽车吊放置于锅炉炉膛中心处,以便于各层钢架的吊装。
钢架各层部分连梁、支撑采用3t卷扬机辅助吊装的方法。
部分钢架根据汽包等受热面的吊装需要进行预留,其吊装完毕后及时恢复。
由于受热面设备吊装需要,炉顶预留部分梁和支撑,待受热面设备吊装后再进行补位。
7.3钢架施工顺序立柱、横梁等钢构件外形尺寸检查→基础验收、轴线标高复核→柱脚底板的调整安装→第一层立柱安装、找正→第一层横梁、垂直支撑、水平支撑安装、找正→第一层钢架尺寸找正焊接→4.4米平台扶梯安装焊接→7米平台扶梯安装焊接→第二层立柱安装、找正焊接→第二层横梁、垂直支撑、水平支撑安装、找正→第二层钢架尺寸找正焊接→9.2米平台扶梯安装焊接→11.6米平台扶梯安装焊接→11.4米平台扶梯安装焊接→11.6米平台扶梯安装焊接→第三层立柱安装、找正焊接→第三层横梁、垂直支撑、水平支撑安装、找正→第三层钢架找正焊接→23.4米平台扶梯安装焊接→28.3米平台扶梯安装焊接→柱顶找正、划线→顶板梁吊装、找正→顶板梁、各连接次梁安装、找正整体钢架复查、找正、验收注:平台、扶梯随层安装完善;第一层钢结构校正验收完毕后进行二次灌浆,并经过一定的保养期,当二次灌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安装第二层钢结构。
7.4 施工工艺7.4.1 检查、验收7.4.1.1钢架现场焊接质量检查。
主要是检查其外观质量,内容包括:a.对接焊缝和角焊缝的外形尺寸是否符合设计图样和工艺文件的要求。
对接焊缝的焊缝高度不得低于母材,角焊缝的焊角尺寸不允许有负偏差;b.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夹渣、密集气孔和烧穿等缺陷;c.焊缝咬边深度不大于0.5mm。
7.4.2 锅炉基础复查、划线和标高复查。
7.4.2.1 锅炉开始安装前,必须根据基础验收记录对基础进行复查。
基础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必须经业主、监理验收合格,质量证明文件齐全,并应符合下列要求:a.符合设计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其基础的允许偏差如下:b.锅炉的中心线,各柱纵、横向中心线应与厂房建筑标准点核查无误。
7.4.2.2 锅炉基础的划线a.锅炉基础上应划出纵、横向中心线和标高基准点,基础划线允许误差为:(1)纵、横向中心线应互相垂直;(2)柱子间距≤10m ±1mm;>10m ±2mm;(3)柱子相应对角线≤20m ≤3 mm;>20m ≤4mm。
b.在锅炉纵、横向中心线的两端(基础之外)预埋柱桩作为安装时检查和复核的基准,并在柱的样板上划出中心线,标高的测量以厂房原始基准点标高为准,用水准仪将基准点过渡在每个柱桩的侧面,标上其标高值。
c.在铲平的基础上按锅炉中心轴线方向划出十字中心线,并加以红漆作出标记,以此作为安装立柱时找正的依据。
d. 在基础放线中如发现基础外形尺寸等与图纸不符或锅炉基础和厂房中心线间发生整体偏差,应对距中心线进行修正。
有关修正与问题处理须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土建和安装单位四方协商解决并办理签证手续。
e. 检验方法资料核查、现场实物抽查。
对于基础划线抽查一般采用的简单办法是直接用盘尺测量或拉线测量,也可以采用水准仪、普通标尺及经纬仪测量等。
基础划线测量基本方法:根据厂房基准线,划出基础纵、横中心线,然后用几何学中等腰三角形原理验证两条基准线是否垂直。
在横向基准线上取BD = CD,在纵向中心线上任取一点A,若AB = AC,则表示两条线垂直。
以这两条基准线为准,根据坐标系原理,确定各柱子的位置,然后在各柱纵、横中心线、对角线、拉上钢丝。
7.4.3柱脚底板的安装调整7.4.3.1第一层钢架柱子安装前,必须对柱子基础上的垫铁组坑进行研磨,垫铁组组合达到安装柱地脚底板标高,误差-21mm~-5mm。
7.4.3.2每个柱地脚垫铁组为10组,长方向一侧3组,短方向一侧2组,垫铁组中心线置于柱地脚加固筋板上。
7.4.3.3锅炉立柱柱底板下表面安装标高均为-500mm。
为了保证柱底灌浆层的厚度≥50mm,对复查出来柱基砼表面到柱底板下表面净距比50mm小的,联系有关单位对该柱基砼表面进行凿深处理。
7.4.3.4柱脚底板(基础标高)的调整,必须建立在对应钢柱的预检工作上,其调整方法为垫铁调整法,测量并调整斜铁上面的标高,安装时立柱柱底板放在垫铁上,即可保证标高数值。
垫铁标高的精度可达±0.5mm。
用此法调整标高,钢构架吊装第一层柱后,使基础上钢筋弯起接触柱子并焊接,焊接形式及要求见土建图纸。
焊接完毕,对柱子进行撑拉固定后进行二次灌浆。
7.4.3.5柱底板安装时允许偏差:a.各柱底板间的相对标高±1mm;b.相邻二底板中心线之间每米±1mm,但最大不超过5mm;c.第一排至最后一排底板中心线之间最大误差不超过±10mm;d.柱底板间对角线长度最大不超过±10mm。
7.4.4立柱划线:根据立柱截面尺寸划出立柱柱面中心线、柱底板中心线以及立柱1m标高线(1m 标高线以第一段立柱顶部标高值为基准,从上向下实测量取获得),用洋铳作好标记。
以构件的中心为准(以腹板为基准),在立柱上下的四个面处划出立柱中心线,并打出样铳眼。
在划线位置设定测量标志,便于测量立柱垂直度。
7.4.5锅炉钢构架安装7.4.5.1锅炉钢架构件的安装在锅炉每层立柱安装完毕后进行进行。
7.4.5.2锅炉钢架构件在安装前在每个立柱的最上下端划出立柱的纵、横中心线并打好标识,以便吊装就位时找正。
7.4.5.3在立柱上弹上墨汁中心线,以安装时找正和安装,同时在立柱上画出1m 标高线。
安装时每片各立柱的1m标高应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此线或面应与各立柱纵向中心线垂直。
1m标高线是锅炉其他部件安装时测量标高的基准,所以必须标定精确,并打上冲痕,用油漆作出明显标记。
7.4.5.4锅炉钢架组合的特点及注意事项:a.单片构件应组合成为较为对称而相对稳定的框架。
b.锅炉钢架的组合顺序应与吊装的顺序相对应。
c.锅炉钢架组焊时注意焊接顺序和留有适当的焊接收缩余量,避免焊接后组合尺寸超出允许偏差,并应采取必要的防变形措施。
d.炉顶钢架及东侧钢架最后封口的组件,应待炉膛内的水冷壁组合件吊装完后再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