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轼的诗词-苏轼 吃的趣事

苏轼的诗词-苏轼 吃的趣事

苏轼的诗词|苏轼吃的趣事
【--中秋节祝福语】
苏轼一生虽然曲折,但是在吃方面的也有一些好玩的故事。

苏轼吃的趣事
1. 东坡肉
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有著名的《猪肉颂》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这里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就是著名的东坡肉烹调法了。

苏东坡后来任杭州太守,修苏堤,兴
水利,深受百姓爱戴。

而这"东坡肉也跟着沾光,名噪杭州,成了当地的一道名菜了。

2. 吟诗赴宴
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

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

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

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

其余五人轰声叫好。

"我先来。

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

"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的端走了马肉。

"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的拿走了羊肉。

"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的伸手把肉扒了过来。

"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的抢走了骨头。

"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的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

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的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忙的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兄台请啊!"。

六举人呆若木鸡。

3. 东坡鱼
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在饕餮美食上也很有一手,除了广闻人知的东坡肘子外,苏学士还擅长烧鱼,其烹制的鱼堪称一绝。

一次,苏轼雅兴大发,亲自下橱做鱼,刚刚烧好,隔着窗户看见黄庭坚进来了(黄庭坚是中国古代四大字体蔡苏米黄宗祖之一,是苏轼挚友,两人经常以斗嘴为乐)。

知道又是来蹭饭卡油,于是慌忙把鱼藏到了碗橱顶部。

黄庭坚进门就道:"今天向子瞻兄请教,敢问苏轼的苏怎么写?苏轼拉长着脸回应:"苏者,上草下左鱼又禾。

黄庭坚又道:"那这个鱼放到右边行吗?苏轼道:"也可。

黄庭坚接着道:"那这个鱼放上边行吗?苏轼道:"哪有鱼放上面的道理?黄庭坚指着碗橱顶,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晓这个道理,那为何还把鱼放在上面?!一向才思敏捷的苏轼,这次只能哑然失笑了。

4.皛饭与毳饭
苏轼复官后,曾跟黄庭坚乱侃:"我在牢里时,每天吃的是三白饭,照样很香甜,世间美味不过如此!。

黄庭坚奇问什
么叫三白饭,苏轼答道:"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米饭,这就是'三白'。

此事说过苏轼也就忘了。

一日接到黄庭坚请帖,邀苏轼去他家吃皛(jiǎo)饭。

苏轼欣然应约,并对夫人道:"黄庭坚乃当世学士,读书甚多,他这皛饭定是稀珍之物。

但等苏轼到了地方发现桌上只有盐、萝卜、米饭,这才恍然大悟,知道这被黄庭坚戏弄了。

又过了几天,黄庭坚也接到苏轼请帖,邀他去吃毳(cuì)饭。

黄庭坚知道苏轼要报复,但又好奇,又想知道毳饭到底是什么,最终还是去了。

苏轼陪着黄庭坚从早上海聊到晚上,把黄庭坚饿得前胸贴后背。

实在忍不住催问毳饭呢?苏轼慢吞吞地答:"盐也毛(没,音m ǎo,"没有的意思),萝卜也毛,饭也毛,岂不是'毳'饭?其实你一直在享用着啊。

黄庭坚惊愕之后,两人同时大笑。

拓展阅读苏轼的趣事
1、年少轻狂
苏东坡少年时读了一些书,因为聪慧,常得到师长赞扬。

颇为自负地在自己房前前贴了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
人间书。

苏轼啊苏轼,天下的字知多少?人间的书有几何?中国上下数千年,多少个朝多少个代,有多少种古文字?纵横数百万平方公里,56个民族,又有多少种语言,多少种文字?试问"识遍天下字的人,还敢以"识遍天下字自居吗?其母程氏(一说为一老者)回来后,批评了苏轼,于是苏轼把对联改为"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

2、苏轼"欺师
苏轼考进士,作了篇春秋大文,叫《刑赏忠厚之至论》,其中有段落如下: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

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

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
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当时的考官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他对苏轼的文章十分赞赏,但是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皋陶是舜的司法官,跟尧有关系吗?欧阳修自然也不明白这点,反复读过后,便去问苏轼,苏轼说答案在《三国志·孔融传》中,可是欧阳修将反反复复读了很多遍后,依旧没有发现出处,便又去问苏轼。

苏轼只好老老实实答是自己的杜撰,欧阳修更不解,苏轼便说《三国志·孔融传》中言道孔融更曹操说商纣王将妲己赏了周公,曹操问可有此事,孔融答今日既有,古代也应该有。

苏轼便据此杜撰了这么一个故事,这使欧阳修更加赞赏苏轼。

4、东坡肉
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有著名的《猪肉颂》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
君莫管。

这里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就是著名的东坡肉烹调法了。

苏东坡后来任杭州太守,修苏堤,兴水利,深受百姓爱戴。

而这"东坡肉也跟着沾光,名噪杭州,成了当地的一道名菜了。

5、苏轼退房
苏轼居于常州,他花掉了最后一点积蓄,买了一所房子,正准备择日迁入住,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一老妇哭得十分伤心。

他问老妇哭什么,老妇说,她有一处房子,相传百年了,被不孝子孙所卖,因此痛心啼哭。

细问之下,原来苏轼买的房子,就是老妇所说的祖传老屋。

于是苏轼对她说:"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

苏轼当即焚烧了房契,只是租房子住。

(见宋费衮《梁溪漫志》)
6、吟诗赴宴
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

有六个自负的举人
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

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

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

其余五人轰声叫好。

"我先来。

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

"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地端走了马肉。

"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地拿走了羊肉。

"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地伸手把肉扒了过来。

"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地抢走了骨头。

"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地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

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的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忙地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兄台请啊!六举人呆若木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