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物理二模试题

中考物理二模试题

年蚌埠市禹会区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90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部吹气,使其发声,增加试管中的水量,吹气时声音的__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变了。

2. 在原子内部,核外电子绕原子核运动会形成环形电流,环形电流产生的磁场使原子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

如图所示,若纸外表示N 极,则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方向为 _____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

3. 蒸发的微观解释:由于液体表面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液体表层存在较大能 量的分子,他们可以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力,脱离液体跑到空气中去。

4. 在光路图中凸透镜用图甲表示,O 点为光心,F 为其焦点。

图乙是经过凸透镜的两条特殊光线,所画物体AB 经凸透镜成的像A ’B ’的光路图。

请参照图乙,在图丙中适当位置画上凸透镜,并大致标出其焦点的位置。

(其中AB 是物体,MN 是AB 的像)5. 如图小月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

6. 宇宙飞船进入轨道,飞船内的宇航员几乎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宇航员的惯性大小与进入太空前相比__________(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7. 如图所示,物体在细绳的10N 力的怍用下静止在水中,物体的体积为2×10-3m 3,该物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 3。

8. 如图所示,将重力不计的吸盘内部空气排尽后与水平地砖完全贴合,已知贴合的面积为30cm 2,大气压强为1×105Pa ,AB 为轻质杠杆,O 为转轴,OA 与OB 的长度之比为1:3,保持杠杆水平,某人在B 端用竖直向下的拉力F 将吸盘沿竖直方向刚好拉离地砖,则吸盘所受大气压力F 0为__________N ,人对杠杆拉力F为__________N 。

9. 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由1V 增加至4V 时,电流变化了0.5A ,则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__Ω,该电阻的功率变化了__________W 。

10. 某同学忘记将家中电视机的电源关闭,电视机处于屏幕保护状态,出门前他家电能表的示数如图所示,10天后他回到家中,电能表的示数为1574.7,这段时间电视机消耗了__________kW ·h 的电能,这些电能可以使规格“5V ,10W ”的灯泡正常工作__________s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 天津地区一年四季分明,严冬的早晨在宙玻璃上会出现“冰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冰花主要是水凝固形成的,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内侧B .冰花主要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内侧C .冰花主要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外侧D .冰花主要是水凝固形成的,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外侧12. 在物理图象中不但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代表一定的物理意义,直线的倾斜角度和面积也具有特定的物理意义。

对图中的两个图象所包含的信息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图a 中图线倾斜角度越大,表示物质的密度越大-第2题图A B N M甲 乙 丙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10题图B.图a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质的密度大小C.图b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D.图b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物体在对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13. 物体A静止于固定斜面上,此时物块的重力产生两个方面的作用效果:使物块压紧斜面以及使物块有沿斜面下滑动的趋势。

因而可将物块的重力在沿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方向进行分解。

实际解决问题时,可以用这两个方向的分力来等效替代物块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就是物体A所受重力垂直于斜面的分力B.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物体A妥到的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物体A所受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和斜面所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14. 重力为G,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杯子,倒入重力为G’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的压强为P,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G’B.水的深度等于Pg水C.容器对桌面压力等于G D.容器对桌面压强等于GS+P15. 如图所示,连接灯泡的导线某处绝缘层破损且相碰,这时灯泡会( )A.烧坏B.变得更亮C.正常发光D.不能发光16. 如图所示的四张图片中,对应物理知识阐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闭合开关后看到的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B.乙图展示了发电机的原理C.丙图把拉线开关接在灯和火线之间更能保证用电安全D.丁图所示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负电是由于毛皮束缚电子的能力比较强17.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AB两端电压稳定,当K断开时,则各表读数将( )A.A1变小,A2变小,V变小B.A1变大,A2变小,V变小C.A1变小,A2变大,V变大D.A1变大,A2变大,V变小三、实验题(第18题6分,第19题8分,第20题8分,共22分)18. 小文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其实验过程如下:①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标有角度的圆盘上,如图所示;②将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玻璃砖圆心O处,激光在O处发生反射和折射,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③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步骤②,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1)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__________入射角;(2)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随入射角的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1 2 3入射角i30°45°60°玻璃中的折射角γ17°24°30°比值 1.73 1.73 1.7319. 如图小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

他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自由端,将重为6N钩码从A位置提升到B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位置上升到B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则:(1)实验时,应将弹簧测力计_________向上拉动;(2)通过数据可知物体上升的高度_________cm,该滑轮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

(3)若改变提升的高度,滑轮组机械效率将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0. 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大约为20Ω。

可供选用的滑动变阻器R1和R2的最大值分别为20Ω,40Ω,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甲乙丙(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宪整,要求向左移动滑片时电压表示数变小。

经过判断可知本实验应该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______(选填“R1”或“R2”)(2)如图乙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绘成的U-I图象。

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__W;(3)某同学误将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如图丙所示,他从滑片置于最右端时开始记录第1组数据,逐渐调节滑片测得多组数据并描绘出U-I图象如图所示,实际上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太高会缩短灯泡的寿命,为使实验中小灯泡两端电压不超过3.5V,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___________Ω(保留一位小数)。

四、计算题(第21题6分,第22题6分,第23题9分,共21分)21. 现在很多家庭都用上了管道煤气,那么管道煤气的热值是多少呢?小明经过上网搜索,找到了如下一组数据:把150kg的水从15℃加热到55℃,燃气热水器需要消耗0.3m3管道煤气,己知燃气热水器的效率约为80%,请你帮助小明计算[气体的热值以J/m3为单位,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求:(1)150kg水从15℃加热到55℃需要吸收的热量;(2)煤气的热值。

22. 已知物体的重力势能表达式为E p=mgh,动能的表达式为E k=12mv2,其中m为质量,h为物体距水平地面的高度,v为物体的运动速度,g为常量,取10N/kg。

如图所示,距沙坑高h=7m处,以v0=1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物体从被抛出到落地前的瞬间,整个过程机械能守恒。

求:(1)物体被抛出时的重力势能E p和动能E k;(2)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离抛出点的高度H;23. 小明利用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了一个既可以测量电流也可以测量电压的电表,原理如图所示。

图中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3.0mA,内阻为1Ω。

当接AB时,当作量程是6mA的毫安表使用;当接AC时,当作量程为3V的电压表使用,求电阻R1、R2的阻值分别为多少?物理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音调;2、逆时针;3、引;4、5、66.8g ;6、不变;7、5×103; 8、300,100;9、6, 2.5; 10、2.4, 8.64×105。

二、选择题 11-17 BBDBACC 三、实验题 18、(1)小于(2)增大而增大(3)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sin 入射角与sin 折射角的比值不变。

19、(1)竖直匀速(2)5.0(3)90.9%20、(1)R 2(2)0.5W (3)13.9Ω四、计算题21、(1)分吸2...................1052.2)1555(150/102.4cm Q 73J c c kg c kg J t ⨯=︒-︒⨯⨯︒⨯=∆=(2)分吸放4.........../1005.1%80.3.0J 1052.2V V q 3837m J m Q Q ⨯=⨯===η 22、(1)分2.......357/105.0E J m kg N kg mgh p=⨯⨯==分2........25)/10(5.02121E 22J s m kg mv k =⨯⨯==(2)分(.....2m.........52535)m 7/105.0E E 'E E 'E =+=+⨯⨯+=+=H J J H kg N kg mgh kp k p p23、由图可知接AB 时,分1......003.01003.0U V A R I g g g =Ω⨯==分2........1003.0006.0003.0I U R 111Ω=-==AA V 接AC 时,R g 与R 1并联再与R 2串联分2..........003.0I 11I 003.0R R I I 11g11gA A =ΩΩ==分1..........006.0I I I 12A g =+=分1........997.21033U -U U 32V V V g =⨯-==-分2.........5.499006.07.299I U R 222Ω===AV。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