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护理》读后感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鲜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冰心这段话是对护理工作最好的诠释。
人生之路上,每一个人在疾病面前都是脆弱的,每一个人在死亡面前都会恐惧。
作为一名护理专业工作者能够守护生命、关爱生命,帮助患者燃亮希望,战胜疾病,或者使患者在生命完结的一刻充满尊严、安详地离去。
护理职业的不平凡,见于平凡;平凡中,更显不凡!作者张中南为什么会写这样一本有关护理的书,他首先是名医生,当然他在医疗行业也有突出成绩,那么一名医生为什么会写一本有关护理的书,我一直有疑问,一名医生能洞悉护理,还要把书名命名为唤醒护理,我怀着这个疑问去查阅了百度,看到他的简介,看到他之前写了一本书被命名为唤醒医疗,他是首先对医疗行业的唤醒,然后又致力于护理行业。
他对当今社会医护行业的阐述。
阅读这本书之前,我看了一些有关的书评,对这本书,对作者评价颇高,有的对这本书的内容存在异议,有的是对它的夸赞。
有的说她不是教科书,却有着教科书的精髓;她不是制度规范,却是制度规范的标准和依据;她不能被生搬硬套,而应当理解之后再去创新。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写了什么样的内容,我对它越来越好奇。
我在想,我们的护理工作还有哪些我们没有发现或者没有做到位呢?作为护理人我迫不及待的看起来。
但是当我看完这本书感觉沉甸甸的,心情也是沉重的。
张中南,美籍华人,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国际关节镜协会会员,国际膝关节学会会员,国际运动医学学会会员。
唯一获国际理查德·欧·考那奖的亚洲医学专家,南京医科大学兼职教授,济宁医学院客座教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顾问,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骨关节科名誉主任。
同时也是一名管理专家。
擅长膝关节损伤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性骨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的关节置换和关节镜手术治疗。
作者更是有心,将他的管理理念,以出书的形式让大家受益。
首先,张教授从从业数十年的工作事例来做事例分析,并对护理人员重申了南丁格尔精神,南丁格尔能作为护理事业的奠基人,不仅仅是所谓的爱心精神,更重要的是护理技能和水平,南丁格尔使战争时期士兵的死亡率、致残率大大降低,我们向南丁格尔学习的不仅仅是奉献精神,而是其专业的知识技能和护理技术。
张教授更是倡导了对护理人员专业水平的培训,希望以后医院的护理人员能够有医生带领护士查房,促进护士的学习增长护士的经验,形成“以医带护”的局面,从而提升护理水平。
南丁格尔对护理专业的论述充满了人文情愫和仁爱情怀,她在《护士札记》中写道:护士的工作对象不是冷冰的石块、木头和纸片,而是有热血和生命的人类。
护理工作是精细艺术中最精细者,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护士必须具有一颗同情的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
自从有了人类,便有了护理活动的萌芽。
护理(Nursing)一词是由拉丁文“Nutricius”演绎而来的,原为抚育、扶助、保护、照顾残疾、照顾幼小等涵义。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医疗下的定义,医疗是挽救生命、治愈疾病、延长寿命、提高生存质量,从而使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医学服务和措施。
这个定义不仅包含了我们所说的“救死扶伤”(挽救生命是“救死”,治愈疾病是“扶伤”),更提出了延长寿命、提高生存质量和个人效用最大化等内容,五项内容浑然一体,不可分割,这才是现代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对医疗所提出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需求并不是从医疗角度出发,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所产生的对医疗的必然需求。
为了区别于原有的“病本位医疗”,我们把这种更为全面的医疗模式称为人本位医疗”。
这样的定义略显抽象,可以更具象地表述为:在治疗疾病的同时,高度关注病人,减少不确定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和缓解疾病的治疗过程给病人带来的情感、心理、功能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和改变。
责任制整体护理的价值正在被人们发现和认识,它就是我国目前正在全面推行的优质护理。
医疗客观存在的四种特性,医疗误差作为医疗内在的固有风险和医疗纠纷的主要根源,很难依靠医疗技术自身解决。
换句话说,靠医疗技术解决自身误差,效果极其有限。
那么,靠什么解决?现有的最佳解决方案,莫过于“全面连续地关注病人”。
通过“改模式、重临床、建机制”,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使患者得到全程、全面、主动、专业、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
改模式,就是将护理服务模式从“以完成医嘱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使责任护士扁平化,直接负责病人,在正确执行医嘱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人文关怀的整体护理。
患者不仅有主管医生,也有了可以依靠、信赖和寻求帮助的责任护士,医护密切合作,共同围绕患者的诊疗、护理和康复而服务,有利于患者达到更好的医疗效果。
重临床,就是促进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使护士运用专业知识完成好对患者的专业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处置、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等各项护理任务,在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主动、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中,保证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促进患者尽快康复,从而实现自身的专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建机制,就是通过加强科学管理,建立起一个优质服务常态化、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调动临床一线护士的积极性,激励护士立足临床,提升服务能力,改善服务质量。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要求各级各类医院紧紧围绕“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护理水平”的工作宗旨,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建立长效机制,努力提高护理质量,惠及广大患者。
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实质是医院护理服务模式和护理管理改革,通过“改模式、重临床、建机制”。
1980年美国护士协会关于护理学的定义:护理学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所产生的反应的科学。
护士并不能下医嘱让病人做CT检查,也不能做诊断,但她正是通过病人反应的前后对比,观察到脑疝的症状反应。
任何疾病都有反应,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当然无从诊断。
而这些疾病反应应该由谁来发现?只能是护士。
全人照护的人本位整体护理如此重要,形象地讲,其意义与作用就是让护士成为医生的哨兵。
当医生休息备战的时候,护士就负责站岗放哨,及时发现敌情。
她们就像战斗中的侦察兵,不是主力作战部队,却可以发现敌情,防患于未然。
她们也是病人的守护神,时刻看护着病人,及时发现问。
医生必须要让护士来做自己的哨兵吗?他们不能自己看护病人吗?答案是不能。
因为医生关注的焦点是疾病的部位、性质和原因。
比如阑尾炎的病人,医生通过其右下腹疼痛、压痛等症状体征,结合化验检查结果等证据诊断出疾病的部位在阑尾;疾病的性质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原因是阑尾部的堵塞导致细菌繁殖、感染。
这些是医生所应关注的,是医生的职责。
医生进行诊断治疗的一大特点就是间断性,也就是在诊断、用药、手术之后,每天只有一两次的查房时间可以观察病情变化;而病情又是不断变化的,医生根本无法百分之百地准确预测其变化的方向和时间。
医生对病情的了解是间断、片面、不及时的,所以必须有人辅助他,这正是现代护理学产生的最根本的价值和意义。
与医生形成互补的是,护士的职责正是全面、连续地观察病情,她们关注的焦点。
护士所关注的另一焦点是病情的变化趋势,也包括五个方面:治疗效果、副作用、误差、心理反应和社会影。
生活护理为及时观察病情变化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从而为医生及时地诊断和治疗提供证据,防止误诊或漏诊。
医护结合、取长补短才能顺利实施病人的功能训练。
护士对病情的判断还来自于动态观察。
既然证据如此重要,它包括哪些内容?第一是病人的症状和感受。
当你询问病人感觉怎样,他回说头疼,这就是他的症状和感受。
第二是病史。
如上例中的病人,最初还有说有笑,半小时后却昏迷了,这半小时的过程就是他的病史。
第三是体征。
病人闭着眼睛,手下垂,一侧瞳孔扩大,肌张力下降,这是体征。
第四是化验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前三项证据都应由护士负责观察发现,而第四项的证据却需由医生在前三项证据的基础上来获取。
如开出CT检查,最后确诊。
有了证据才能对病人进行诊断,根据所发现的证据形成三类诊断:一是对病人伤病的诊断,主要来自于医生对病变位置和性质的判断;二是采取治疗措施后病情好转和恶化的观察和判断,这是护士的责任;三是治疗之后是否产生并发症或副作,比如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过敏性休克等早期反应,这类观察也应由护士负责。
病情的多变性。
医疗的第四个特性就是病人的病情总在不断变化,前一刻还有说有笑,后一刻就可能命悬一线。
不管这种变化是以分、秒、时、天还是以月来计算的,变化是绝对的,但人类无法准确预测其变化的方向和速度。
怎么办?只有通过密集的不间断的观察,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的方向和速度,治疗的措施才能同步地进行调整。
护士对病情的持续观察与判断,只有这样,才能使诊断的正确性和及时性最大化,从而使治疗效果最大化。
大多数护士的感受是:挣钱不多,干活不少;重复乏味,不用思考;又脏又累,也不落好;若有机会,转行跳槽。
这就是护士群体真实的内心写照。
这本书它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当前护理的线状缺陷,分析了原因,提出时代呼唤人本位整体护理,给我们的临床护理工作提拱了全新的工作模式和流程,让我明白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也能够理解病人不满的原因。
护理事业是伟大的,前途是光明的,然而道路却是不平坦的。
护理工作处于今时今日有着这样那样的原因,而这些原因是我们无力改变的。
想要改善并达到理想化的程度或许还需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在如此现状下,一味抱怨和消沉也是没有任何益处的,选自己所爱,爱自己所择,我想我们还是可以做些什么去有所改变的。
张中南教授给我们提出了护理工作的七项内容是:生活护理,治疗处置,教育指导,心理护理,监护观察,功能训练,专业服务。
构建了全新的护理流程,简单的概括为八个字:评估,报告,计划,实施。
在生活护理的认识上,我们存在很多的误区,认为生活护理就是给病人洗头洗脚、喂饭、剪指甲,其实不然。
受过专业培训的护士可以在生活护理中及时动态量化的评估病情,了解病人的自理能力,进行专业系统的评估、教育指导,鼓励患者能做之事自己做,从而达到真正的痊愈。
在护理流程中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是评估,包括四个步骤:了解,比较,假设,判断。
通过“四看”“三问”“再查”了解病情,将搜集到的资料和正常值,以及病人之前的数据进行比较,提出假设,再通过排序和排除进行判断,再向医生报告,包括病人的反应,自己的判断和证据,以及提出建议,整个过程科学系统有层次有重点,护士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还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
如果护士通过以上的评估过程,证实了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提出的建议是积极可取的,不仅可以保护病人的安全,得到医生的认可,而自我价值的认同也会让自己颇有成就感,同时会大大促进自己的经验积累和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