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级会计基础与实务(案例实操版)全书重点简答题+单选题一、试述会计科目与会计财户的联系与区别两者的联系: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
没有科目,账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没有账户,就无法发挥会计科目的作用。
两者的区别: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
在实际工作中,对会计科目和账户不加严格区分,而是相互通用。
二、简要说明总分类帐户和明细分类帐户的联系①总分类账户对明细分类账户具有统驭控制作用。
②明细分类账户对总分类账户具有补充说明的作用。
③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在总金额上应当相等。
三、什么是总分类帐户与明细分类帐户的平行登记?在进行平行登记时有哪些要点?所谓平行登记,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事项都要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别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方法。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等登记要求做到:①所依据会计凭证相同;②借贷方向相同;③所属会计期间相同;④记入总分类账户的金额与记入明细分类账户的合计金额相等。
四、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指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保镖,主要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
利润表:反映企业在某个特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内现金流入、流出和结余情况。
五、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和费用六、记账方向:资产类账户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费用(成本)类账户借增贷减;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收入(收益)类账户、利润类账户借减贷增。
资产+费用=负债+股东权益+收入七、账户记账的方法复式记账:对同一笔经济业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金额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关联的记录。
对比单式记帐法,简要说明复式记帐法的特点:①对于企业所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复式记账法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
②在复式记账法下,由于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所以便于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便进一步去检查账户记账的正确性复式记账法的优点是:①由于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在2个或2个以上相互关联的帐户中进行记录。
这样,在将全部经济业务都相互联系的记入各有关帐户以后,通过帐户记录不仅可以清晰的反映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通过全部经济业务的记录,还能全面系统的了解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和结果。
②由于各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关帐户中进行记录,因而可据以进行试算平衡,以监察帐户记录是否正确。
同时维护会计恒等式的平衡,构建账务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
八、简述编制会计分录的步骤①分析经济业务事项涉及的会计科目;②根据业务引起的科目数额变化情况,判断这些会计科目的记账方向,计入科目的借方或者贷方;③按照规范的格式编制会计分录并检查是否符合记账规则。
九、简述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含义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有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收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
十、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会计凭证按照它填制程序和用途的不同来划分,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类。
会计凭证的意义:①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②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③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运行。
十一、原始凭证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文字凭据。
原始凭证的种类:①按其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两种;②按照填制手续及内容不同,可以分为一次凭证、累计凭证各汇总凭证;③按照格式不同,可以分为通用凭证和专用凭证。
原始凭证的基本要素:①原始凭证名称;②填制原始凭证的日期: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的日期;③接受原始凭证的单位名称;④经济业各内容(含数量、单价、金额等);⑤填制单位有关人员签章;⑥原始凭证的编号;⑦凭证附件。
填制原始凭证的基本要求:①记录真实;②内容完整;③责任明确;④手续要完备;⑤书写清楚;⑥编号连续;⑦更正规范;⑧填制、传递及时。
审核原始凭证主要注意哪些方面: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原始凭证只有经过审核无误后,才能作为填制记账凭证和记账的依据。
这是保证会计记录真实、可靠和准确,充分发挥会计监督作用的重要环节。
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主要包括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规性、完整性。
十二、记帐凭证记账凭证又称记账凭单,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
它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记帐凭证的种类:①按其格式不同,可以分为专用凭证和通用凭证;②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分录记账凭证、联合记账凭证和汇总记账凭证;③按其填列方式,可分为复式凭证和单式凭证两种。
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①记账凭证的名称和填制单位名称;②填制记账凭证的日期和编号;③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摘要;④会计科目;⑤记账备注;⑥所附原始凭证张数;⑦相关人员签章。
填制记帐凭证的基本要求:①记账凭证各项内容必须完整。
②记账凭证应连续编号。
一笔经济业务需要填制两张以上记账凭证的,可以采用分数编号法编号。
③会计分录正确。
④记账凭证可以根据每一张原始凭证填制,或根据若干张同类原始凭证汇总编制,也可以根据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但不得将不同内容和类别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在一张记账凭证上。
⑤附件数量完整。
除结帐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
⑥责任明确。
⑦更正规范。
填制记账凭证时若发生错误,应当重新填制。
⑧其他。
记账凭证填制完经济业务事项后,如有空行,应当自金额栏最后一笔金额数字下的空行处至合计数上的空行处划线注销。
审核记帐凭证主要注意哪些方面:合规性;真实性;完整性。
十三、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同属于会计凭证,但二者存在着以下差别:①原始凭证是由经办人员填制的;记账凭证一律由会计人员填制。
②原始凭证是根据发生或完成的经济业务填制;记账凭证是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填制。
③原始凭证仅用以记录、证明经济业务已经发生或完成;记账凭证要依据会计科目对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业务进行归类、整理。
④原始凭证是填制记账凭证的依据;记账凭证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跟现金和银行存款有关联的原始凭证也可以用来登记账簿,用来登记日记账的。
十四、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的内容:①会计分录试算平衡;②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③账户余额试算平衡。
十五、利用试算平衡表进行试算平衡时应注意的问题①必须将所有账户的金额都记入到试算平衡表中;②如果试算平衡表借贷不相等,就说明账户记录一定有错误,要仔细查找原因,使得试算平衡表能够平衡;③如果试算平衡表经过试算都是平衡的,也不能说明账户记录就是正确的,因为有些错误的出现并不会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
十六、账簿的种类①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三种;②按账页格式的不同,账簿可以分为两栏式、三栏式、多栏式和数量金额四种;③账簿按其外形特征不同可以为订本账、活页账和卡片账三种十七、会计账簿登记的作用:①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各项资金运动,储存所需要的各项会计信息,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依据;②有效地监督经济业务的运行,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以及资金的合理使用;③根据记录的会计信息进行会计分析,查找问题,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十八、结帐的内容①结清各种损益类账户,并据以计算确定本期利润;②结清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分别结出本期发生额合计和余额十九、财务会计报表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真实可靠,编报及时,便于理解。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特征:①账户式资产负债表分左右两方,左方为资产项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大小排列:流动性大的资产排在前面,流动性小的资产则排在后面;②右方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一般按求偿权先后顺序排列:需要在一年以内或者长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流动负债排在前面,在一年以上或者长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才需偿还的长期负债排在中间;③在企业清算之前不需要偿还的所有者权益项目排在后面。
利润表编制方法:①把收入-费用账户的本期发生额直接填进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除外);②带“利润”字眼的账户通过利润表从上至下计算得到;③本年利润、利润分配与利润表无关。
二十、财产清查财产清查,就是通过对财产物资、现金的实地盘点和对银行存款、债权债务的查对,来确定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债权债务的实存数,并查明账面结存数与实在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进行财产清查有何意义:①提高会计资料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②完善物资管理,保护单位产才物资的安全和完整。
③挖掘财产物资的潜力,提高其使用效率,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
④促进企业遵守财经纪律,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财产清查的种类:①按照清查的对象和范围,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②按照清查的时间,分为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财产清查的方法:由于实物的形态、体积、重量、码放方式等不同,采用的清查方法也不同。
①实地盘点法(现金的清查,存货与固定资产的清查);②技术推算法(存货与固定资产的清查);③核对账目法;④函证核对法;⑤评估确认法;⑥协商议价法。
财产清查的一般程序:①建立财产清查组织;②组织清查人员学习有关政策规定,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业务知识,以提高财产清查工作的质量;③确定清查对象、范围,明确清查任务;④制定清查方案,具体安排清查内容、时间、步骤、方法,以及必要的清查前准备;⑤清查时本着先清查数量、核对有关账簿记录等,后认定质量的原则进行;⑥填制盘存清单;⑦根据盘存清单,填制实物、往来账项清查结果报告表二十一、未达账项未达账项是指企业与银行之间,由于凭证传递上的时间差,一方已登记入账,而另一方因尚未接到凭证因而未登记入账的款项。
未达账项通常有四种情况:1、企业已收,银行未收;2、企业已付,银行未付;3、银行已收,企业未收;4、银行已付,企业未付。
选择题1.会计以______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A.劳动B. 实物C.货币D.实物和货币2.某企业资产总额为100万元,负债为20万元,所有者权益为_____。
A.100万元B. 20万元C.120万元D. 80万元3.某企业资产总额为100万元,负债为20万元,在以银行存款30万元购进原材料,并以银行存款10万元偿还借款后,资产总额为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