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曲音乐教案
等次:审核签字:时间:
5、视唱歌谱
通过3/4的复习,了解6/8的节拍特点。(板书)பைடு நூலகம்
视唱歌曲第1—4小节。(板书)
完整的视唱歌谱。
教学过程
填唱歌词。
情绪处理。
三、乐器伴奏
教师出示各种乐器让学生进行选择。
串铃、小堂鼓、碰铃、铃鼓、三角铁、沙球、双响筒
学生选择好乐器后自己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板书设计
《摇篮曲》
温存、亲切、安宁
寺子川小学年级班导学案
教学内容(课时)
《摇篮曲》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歌曲勃拉姆斯的管弦乐曲《摇篮曲》、学习歌曲《摇篮曲》,让学生感受摇篮曲温存、亲切、安详的情景氛围
通过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用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摇篮曲》,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学唱这首曲调优美流畅、婉转动听的复三拍子歌曲。感受歌曲六拍子旋律给人们动荡摇晃的感觉。要求学生在演唱时要控制好气息,歌声要轻柔优美。
学生想:你看到了哪三样主奏乐器?(ppt)
二、歌曲教学《摇篮曲》
听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
律动(熟悉歌曲的旋律)
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感受:摇篮曲的正确演唱的速度
力度和声音的位置感觉。(教师要充分示范,及时发现学生在试唱时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另外也可以让表现出色的学生上前示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用men哼唱歌曲的旋律(注意学生的唱的过程中的强弱变化,旋律优美流畅、声音的位子要求高位统一)
2学习用器乐演奏歌曲
教学过程
一、欣赏勃拉姆斯《摇篮曲》
1、欣赏视频欣赏外文演唱的《摇篮曲》感受“摇篮曲”的演唱风格。
学生想:a、这首歌曲给你怎样的感觉?它的速度?力度?情绪?
教师先哼唱歌曲。
a、学生想:歌曲表现一个怎样的场景?
B、师生共同小结:什么叫“摇篮曲”
C、简单的介绍“摇篮曲”和勃拉姆斯
3、欣赏视频欣赏演奏版的《摇篮曲》
平静、徐缓、优美
教学反思
新《标准》中提到: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
本节课我特别注重学生的发展,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学生的感知,引导学生从唱、伴奏和创造等方面来表现音乐的美。从情感体验入手,引领学生尽快入境。在此基础上,有了一定的感情积累,再引导学生通过对乐曲情感的把握,通过自主参与的方式,使学生轻易地掌握了歌曲的难点,理解了歌曲的意境。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到了乐曲理不清,斩不断的母爱之情。而这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选择的新的教学模式,也正体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课堂中我力求对学生表现出了应有的热情和宽容,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母爱关系,扩大了学生的音乐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