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1 •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用油脂制肥皂B用铝土矿制金属铝C用氯气和消石灰制漂白粉D.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2 •氮气是空气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有科学家根据蒸气机原理,设计制造出了液氮蒸气机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其原理的主要依据是()。
A. 在空气中燃烧放热B. 与反应放热c. 在空气中约占78% (体积分数) D .液氮的沸点为-195.8 C,远低于常温3.1 mol下列物质生成含氧酸,需要水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金B.C.D.4. 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①用浓硫酸和醋酸钠固体共热可制得醋酸②醋酸钠溶液呈碱性③可以用食醋清除热水瓶内的水垢④ pH=2 的醋酸溶液稀释1000倍后pH小于5A .①③④B .①② C.②④D②5. 今有三个氧化还原反应:(1)2FeCI3+2KJ-2FeCI2+L+2KCI(2)2FeCI2+CI_-2FeCI3(3)2KMnO4+1 6HCI 一2KCI+2MnClz+5Clz T +8H/O若某溶液中有和共存,要氡化除去而不影响和,可加入的试剂是()。
A.CL 乩KMg C.FeCli D. HC16. 与亚硝酸反应有黄色油状物生成的胺可能是()。
A .苯胺B . N 一甲基苯胺C .苄胺匚勇備•一'「曦社施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光导纤维和石英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B遗弃的废旧电池、塑料袋、废纸、破布都会造成水污染C、苏丹红、谷氨酸钠(味精)、碳酸氢钠(小苏打)、亚硝酸钠、明矶等都是在食品加工或餐饮业中禁止使用或使用量要严加控制的物质D .纳米装饰材料是一种不会产生甲醛、芳香烃及氡等会造成居室污染的绿色产品¥从CH.CH3(>CCH38. 合成最好选用哪种方法()△(CH J 3CC1——-►CXJHjCH.Br+tCHOiCONH一一>9.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配制100g5%食盐溶液时,称量5g食盐放人烧杯中,再加95mL水搅拌溶解B .为防止浑浊,将,固体溶解在稀HC1中C .测定未知NaOH 溶液浓度时,酸式滴定管需用标准酸液润洗2D .配制200的溶液时,将量取的浓放入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10下列化合物按SN1发生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A.CH?CH3Br11.络合滴定法用FJDTA洌定Pl)2+时,要求pH为5左右,缓冲溶液可以选择()缓冲体系.也空sb 込阮 B .六次甲基四胺 12 •化学课程中的 课程”是指()。
A 教学科目B •教学目的C 教学目的、内容和范围13. 学科教学要以()为本。
A •教科书 B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C •人的全面发展 14. 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 ()。
C.NUj-NlLClD .一氯乙酸D •课程目标 D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A 先进的教学观念 B .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 C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15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作是 ()。
A •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C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D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学观念 B 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D •是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 ( 16•新课程改革提倡师生新关系,新课程改革中具有现代师生关系的模式是 A •合作模式 B 平等模式 C 管理模式 D •授受模式 17 •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 ()。
①整体设计与要素设计统一 ②静态设计与动态设计统 创造性统一⑤最优化与阶段性统一 ③理性与操作性、可行性统 ④规范性与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⑤C .①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18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
A •以系统观点作指导 B 科学性原则 C. 以科学、可靠、先进、合适和完整的教学理念为基础,遵循教学规律 D. 要从实际出发 19. 教学的核心目标是()。
A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B •教学目的 20. 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评价,有以下功能A •反馈调节功能B •展示激励功能 二、简答题C .预期的学习效果 ()。
C .记录成长功能D 培养目标 D .以上三项l 、以高中化学必修氮的循环”为例,对本课内容进行板书设计。
2、结合这个板书设计,谈谈课堂板书设计的功能。
三、诊断题 在某100 mL 的混合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质量浓度分别是 1.92 g 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铜离子物质量浓度是 A.0.15 B.0.225 C.0.35 D . 0.45 上面是某教师设计的化学测试中的 ~一道题,回答下列问题: 1 •分析学生可能出现的解题错误及原因。
0.4 mol/L , 0.1 mol/L ,向该混合液中加入()mol/L 。
2 •本题正确答案为 ,解题思路为 四、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概念原理是高中化学课程结构的新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分布在各个课程模块中,其中必修 模块的概念原理教学尤其值得广大一线教师高度关注。
由于课程结构的变化,高中化学必修概念原理教 学具有主题覆盖面较广、教学要求较浅、与选修模块成螺旋上升的特点。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 •简单介绍化学课程中概念原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
2 .怎样在教学中体现概念原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3 •列举几个新课程必修模块中的概念原理内容.五、教学设计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1 •高中化学《化学1》教材硫和氮的氧化物”原文(略)。
2 .高中化学《化学1》教材目录(略)。
3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 简要分析教材中该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2 •写出本课的化学三维教学目标。
3 .说明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及。
4 •对本课内容进行板书设计。
一、单项选择题I【答案】A。
解析:肥皂是油脂和氢氧化钠共煮、水解为高级脂肪酸钠和廿油,再经加工制成的,故A 反应里面全部物质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2【答案】D。
解析:氨气的物理性质.3【答案】D。
解析:选项中四种物质均为对应含氧酸的酸酐,与水反应后直接生成含氧酸:⑷汁”吧空出偽河芦冃小 =賢g =2H S BO,4【答案】C。
解析:①说明醋酸具有挥发性;②说明醋酸是弱酸平衡③说明醋酸具有酸性;④-兑明醋酸存在电离。
5【答案】C。
解析:根据(1 )可得氧化性:;根据(2)可得氧化性:;根据(3)可得氧化性;则氧化性:•要氧化I而不影响Fe2+和Cl,必须选氧化能力比b强,而比弱的氧化剂,只有满足条件.6【答案】B。
解析:N —甲基苯胺与哑硝酸生成不溶于水的黄色油状物N亚硝基一N —甲基苯胺.7【答案】D.解析:纳米材料的主要特征是其微粒大小在纳米级”并不一定足不会产生甲醛、芳香烃及氡等污染的材料,故D项说法不正确.8【笞案】C。
解析:醇钠与卤代烃反应原予利用效率最高,污染最低。
但B中卤代烃板易分解.9【答案】D.解析:稀释浓时,应将浓倒人蒸馏水中,待冷却后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10【答案】C。
解析:卤代烷按SN1机理进行的活性次序是:烯丙型,苄基型,叔卤代烷>仲>伯〉甲基>乙烯型.芳卤,桥头卤代烷。
因为烷基是推电子基团,烷基数目多,不利于中心碳原子上C-L键的离解,所以速度最快的是C。
11【答案】B。
解析:要求pH为3.5左右时,可选择缓冲体系一般控制pH为9.010.5之间;要求pH值为3左右刊选一氯乙酸.12【答案】D。
13【答案C。
解析:学科教学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14【答案】B。
解析: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
15【答案】A。
解析: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作是看成一个引导的过程,不是讲授的过程。
新课程教学是引导教学模式,不想以前上课,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讨沧回答,而是老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由他们自己解答.16【答案】A。
解析:新课程改革提倡师生新关系,并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模式体现出师生人格平等至上的合作模式.17【答案】D。
1 8【答案】B。
解析:要做好现代教学设计,需要满足下列基本要求:以系统观点作指导;以科学、可靠、先进、合适和完整的教学理念为基础,遵循教学规律;要从实际出发。
19【答案】A。
解析:教学的而核心日的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20【答案】D。
解析: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评价具有五项功能:反馈调节功能;展示激励功能;反思总结功能:记录成长功能;积极导向功能,二、简答题1【答案要点】一、自然固氨人工M配二、氮及其氧化物I, + 0 = 2M) N? TH;飞总口2”帼h无邑吒体、碓落于木,有梓.有側敌性毛味2ND + 02s 2N0i工NO#虹桔邑%体、翁新激牲至味、有毒3NOJ + = 2HNO, + NO2. 【答案要点】化学课堂板书设计有以下功能:概括功能:引导思考功能;示范功能;互动功能;演示"功能。
三.诊断题I、错误解答:A。
错解原因:由题目中给出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4mol,因此,参与反应的Cu。
的物质的量为0.015 mol,因此答案为A。
解题时忽略溶液中仍然存在H+,在该条件下,生成的中的硝酸根离子要和铜继续反应。
2解题思路:+ 2N0<= ICu^+JNOMltO根据因此.铜离子浓度为0.225 moI/L。
四.案例分析题1【答案要点】化学课程中概念原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有:(1 )拓展学生的认识角度;(2) 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3) 提升学生自主认识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的思路。
2【答案要点】在教学中体现概念原理知识的劝能与价值要做到:(1) 要思考和论证概念原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2) 要把概念原理知识与和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融为一体;(3) 将概念原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作为一条贯穿始终的教学线索。
3【答案要点】物质的量;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原子结构;化学反应速率;原电池。
五、教学设计题1【答案要点】教材地位和作用:“硫和氮的氧化物”是人教版化学新教材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的内容。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
教材把这一节内容放在基本实验和基础理论、以及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形成完整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具有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的作用,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以及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积累感性认识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