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目录1概述 (4)1.1编制背景 (4)1.2建设目标 (5)1.3建设任务 (5)1.4建设原则 (6)1.4.1总体规划,统一实施 (6)1.4.2合理布局、互联共享 (6)1.4.3标准先行、安全规范 (7)1.4.4以人为本、保护隐私 (7)1.5建设范围 (7)2需求分析 (8)2.1现状分析 (8)2.1.1总体情况 (8)2.1.2信息化建设现状 (9)2.1.3存在的问题 (9)2.2用户分析 (12)2.2.1.居民 (12)2.2.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12)2.2.3.业务相关机构 (13)2.3业务需求分析 (14)2.3.1业务服务需求 (14)2.3.2业务管理需求 (15)2.3.3监督管理需求 (16)2.3.4信息交换需求 (18)2.4信息安全建设需求 (18)3项目建设方案 (19)3.1系统总体架构 (19)3.2技术架构 (20)3.2.1C/S/S架构 (21)3.3系统部署模式 (23)3.3.1分级独立部署 (24)3.3.2已建和在建系统的融合 (25)3.4数据交换实现 (25)3.4.1数据交换中心 (26)3.4.2前臵交换系统 (27)3.5主要建设内容与功能 (27)3.5.1业务服务子系统 (27)3.5.2业务管理子系统 (37)3.5.3监督管理子系统 (40)3.5.4信息交换与信息接口服务 (41)3.6系统基础设施建设 (41)3.6.1基础设施 (42)3.6.2数据备份 (42)3.7安全体系建设 (43)3.8系统性能规划 (46)3.8.1数据库及数据 (46)3.8.2主要功能规范与指导 (47)3.8.3基本数据集 (47)3.8.4安全及措施 (49)3.8.5运行性能 (49)3.9项目实施计划 (50)3.9.1阶段目标 (50)3.9.2进度计划表 (51)4管理组织与劳动定员 (51)4.1管理与实施组织 (51)4.1.1项目领导小组主要成员 (51)4.1.2项目实施小组主要成员 (52)4.2劳动定员 (52)5系统运维管理 (53)5.1运维内容 (53)5.2运维模式 (53)5.3运维经费 (54)5.4系统运行条件 (54)6项目管理与招标方案 (55)6.1项目管理 (55)6.1.1建设期管理 (55)6.1.2运行期管理 (56)6.2招标方案 (56)6.2.1发包方式 (56)6.2.2招标组织形式 (56)6.2.3招标方式 (56)6.2.4项目验收 (57)7系统建设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8)7.1主要系统建设说明 (58)7.2系统建设预算依据 (59)7.3系统建设投资估算 (59)7.4系统运行维护经费估算 (59)7.5系统建设经费来源 (60)8社会效益分析 (60)1概述1.1编制背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重要途径,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途径。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国务院于2014 年3 月18 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各直属机构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方案(2014 -2016 年)的通知,要求各地、各单位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础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医药制度;三是建成基层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2015年,国务院先后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5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5]62号),文件要求, 6月30日前确保完成基本药物首轮招标采购工作,并全面推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工作。
为全面推进建立健全基本药物制度,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于2016 年6 月1 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医改办公室)、卫生厅局下发联合制定的《关于报送2016年基层医疗卫生管理系统中央预算内投资建设项目方案的通知》。
根据国家发改委(医改办)和卫生部要求,某某市卫生局委托泰安市工程咨询院编制了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内容、功能范围等给出规范性要求。
1.2建设目标根据国家发改委(医改办)和卫生部要求,在现有卫生信息资源基础上,由省卫生厅统一规划和部署,建设以县(区)级为中心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应用系统,涵盖基本药物使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基本医疗服务、绩效考核等基本业务功能。
有效落实医改措施,监测医革实施效果,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医疗费用,缓解看病难,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基本目标的实现。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应用系统主要包括业务服务子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和监督管理子系统,涵盖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基本医疗服务、基本药物使用,以及综合管理、绩效考核管理和公共卫生服务监管、医疗服务监管、补偿机制监管等基本功能,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服务质量和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1.3建设任务按照深化和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在整合现有信息资源的基础上,某某市主要建设任务:一是购臵设备建设市级数据中心;三是根据省统一提供的应用软件系统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用系统。
1.4建设原则1.4.1总体规划,统一实施本项目依照国家要求,结合山东省卫生信息化建设“十三五”规划,统一进行顶层设计,统一制定技术方案和建设实施方案,统一招标采购硬件设备和操作系统,统一组织研发(或招标)应用软件。
项目架构着重实现从垂直业务和单一应用向扁平化信息平台与主要应用系统建设相融合的转变;项目建设内容符合国家重点任务安排、充分考虑项目的可行性;项目建设方式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类实施。
1.4.2合理布局、互联共享考虑本项目建设的有效性以及面向广大基层医疗机构为老百姓提供服务的方便性,统一采用以市为中心的分级模式建设,项目建设要重点考虑从面向单一卫生业务管理向综合管理和提供信息服务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做到基本药物供应系统、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公共卫生服务系统以及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共享同享和互联互通。
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断地提高业务整合和系统集成能力以及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共享和协同应用水平。
1.4.3标准先行、安全规范本项目重点要解决好标准化与信息系统应用的关系,在总体规划下,根据重点项目实施计划,先期做好标准规范制订和顶层设计工作,同期做好信息安全建设工作、建立网上数据交换信任体系,后期做好系统运行维护工作,保障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加强标准化和规范化,逐步实现医疗资源数据共享、灾备资源共享、医保区域共享等,降低信息化建设风险,提高信息化建设效益,避免重复建设、重复开发和数据重复采集,做到统一标准、规范接口、改善流程、易于拓展、安全运行。
从单纯追求各单个系统规模向促进多系统资源整合转变。
1.4.4以人为本、保护隐私卫生信息化应坚持为民服务的宗旨,支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进工作,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信息服务。
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医药卫生信息资源的特殊性,根据国家有关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信息使用制度、电子病历交换安全制度,采用电子认证等安全技术,解决好“越权使用、权限滥用、权限盗用”等安全问题,建立信任体系,确保信息安全,严格保护个人隐私。
1.5建设范围本项目建设范围包括两大部分内容:一是在某某市卫生局建立数据中心;二是为7处卫生院购臵相关客户端设备和提供应用软件。
2需求分析2.1现状分析2.1.1总体情况某某市地处山东半岛西北部,渤海莱州湾南岸,属环渤海经济圈,为国务院确定的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
市域总面积1632.7平方公里,总人口603482人。
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总数408个,其中二级及以上医院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个,卫生院10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卫生监督机构1所。
全市18所基层医疗机构,其中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个,卫生院10个,从业编制人员549人。
全市村卫生室328个。
“十二五”期间,某某市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快发展,卫生信息化基础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于行政办公、公共卫生、医院管理、城镇卫生和农村卫生等领域。
卫生信息化工作制度、法制建设、标准规范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信息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奠定了“十三五”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良好基础。
但是,某某市卫生问题复杂多样,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从总体上看卫生信息化水平不高,卫生资源配臵不均衡,特别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2.1.2信息化建设现状某某市医疗卫生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2000年后,卫生行业信息化业务系统逐步形成,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应用迅速发展。
特别是2003年后,某某市在卫生信息以及传染病信息直报、基本药物制度推进、新农合区域内即时结报、远程医学影像会诊、妇幼保健信息互联以及电子病历和数据化医院建设等方面取得绩效。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在某某市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实现了全覆盖。
市级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了挂号收费、药品器材、医疗管理等内容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优化了医院内部就医流程和资源配臵,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方便了患者就医。
2.1.3存在的问题某某市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程度,尚无法满足支持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的工作要求,主要问题:⑴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亟待发展。
某某市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水平普遍较低,政府办18所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基本配备尚不完善,普遍存在缺乏设备、电脑购臵时间早、配臵低等问题。
信息技术资源已经不能支持和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看病就医、健康服务的基本需求。
基层医疗机构不论是硬件设备、网络接入等基础设施,还是电子健康档案应用、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和基本药物管理等,与市级医院比较还有较大差距,迫切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共享城市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
⑵市级数据中心建设亟待推进。
我国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着70%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和临床医疗服务,就近就医仍然是农村居民主要的就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