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氧化还原反应1. [2012·江苏化学卷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A.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B.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D.Zn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C 解析:本题属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考查范畴,这些内容都来源于必修一、和必修二等课本内容。
铝离子水解、胶体的吸附性、Fe3+的氧化性、SO2和Zn的还原性等内容,看来高三一轮复习围绕课本、围绕基础展开,也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2. [2012·江苏化学卷9]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KIO3氧化酸性溶液中的KI:5I-+IO3-+3H2O=3I 2+6OH-B.向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NH4++6OH-NH3↑+H2OC.将过量二氧化硫气体入冷氨水中:SO2+NH3·H2O=HSO3-+NH4+D.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Ag+2H++3NO3-=Ag++NO↑+H2OC 解析:本题是基本概念中离子方程式判断正误的考查,选题以元素化合物基础和生活内容为背景。
A.一定要注意酸性溶液中不能出现OH-。
B.NH4HCO3溶液HCO3-也能与NaOH反应。
C.过量二氧化硫气体入冷氨水只能酸式盐。
D.得失电子不守恒。
【备考提示】高考常设置的错误形式有:离子反应不符合客观事实;各物质化学式拆分错误;不符合“三个守恒”(质量、电荷、电子);不符合有机物官能团性质;反应环境与产物的矛盾;改写是否正确(注意区别胶体与沉淀);隐含的反应是否遗漏(生成物与反应物不共存、隐含的氧化性物质等);方程式与所给的“量”的条件是否切合“过量”,“适量”,“足量”,“少量”等解此类问题是应做到:注意“三看”:看反应环境,看操作顺序,看反应物之间量的关系。
牢记“三查”:查物质是否能拆分成离子形式,查三个守恒,查阴阳离子的比例与它们形成化合物时的比例是否相同。
3. [2012·海南化学卷3]下列各组中,每种电解质溶液电解时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的是A. HCl 、 CuCl 2、 Ba(OH)2B. NaOH 、CuSO 4、 H 2SO 4C. NaOH 、H 2SO 4、 Ba(OH)2D. NaBr 、 H 2SO 4、 Ba(OH)2C 【解析】电解时只生成氢气和氧气,则电解质所含的阳离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之前,阴离子不能是简单离子;电解HCl 的方程式为:2HCl ===电解Cl 2↑ + H 2↑,A 选项错;电解CuSO 4溶液的方程式为:2CuSO 4+2H 2O ====电解2Cu+2H 2SO 4+O 2↑,B 选项错;电解NaBr 的方程式为:2NaBr+2H 2O ===电解2NaOH+H 2↑+Br 2,D 选项错。
4. [2012·海南化学卷6]将0.195g 锌粉加入到200mL 的0.100 mol ·L -1MO 2+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可能是A. MB. M 2+ C .M 3+ D. MO 2+B 【解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计算:0.195g 锌粉(0.003mol)失去的电子为0.006mol ;MO 2+中M 的化合价为+5,设其降低为+x 价,则有:(5-x )×0.02×0.1=0.006,解得x =2,故B 选项正确。
5.[2012·海南化学卷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生铁中含有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弱B .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C .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镀件为阳极,铜盐为电镀液D .铁管上镶嵌锌块,铁管不易被腐蚀C 【解析】生铁中含有碳,构成原电池加快了腐蚀速率,故A 选项正确;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是因为构成的原电池中Fe 作负极,加快了腐蚀速率,故B 选项正确;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镀件应为阴极,故C 选项错;铁管上镶嵌锌块,构成的原电池中Fe 作正极,受到保护,故D 选项正确。
6.[2012·安徽理综化学卷10]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并收集3NH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实验中仪器的选择,同时考查考生对简单实验的设计能力。
A 项,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混合物,然后加水振荡,分液即可得到乙酸乙酯和乙醇的水溶液,而要从乙醇水溶液中再分离出乙醇,需进行蒸馏操作,需用到蒸馏烧瓶、冷凝管等玻璃仪器;B 项,还需用到酸式滴定管等玻璃仪器;C 项用试管、胶头滴管即可实现实验目的;D 项,制备、收集NH 3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大试管、酒精灯、导管、集气瓶。
故C 项正确。
7.[2012·浙江理综化学卷13]化学方程式可简明地体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已知:氧化还原反应:2FeCl 3 + 2HI = 2FeCl 2 + I 2 + 2HCl ; 2Co(OH)3 + 6HCl = 2CoCl 2 + Cl 2↑ + 6H 2O 2Fe(OH)2 + I 2 + 2KOH = 2Fe(OH)3 + 2KI ; 3I 2 + 6KOH= 5KI + KIO 3 + 3H 2O复分解反应:2HSCN + K 2CO 3 = 2KSCN + CO 2 ↑ + H 2O ; KCN + CO 2 + H 2O = HCN + KHCO 3热分解反应:4NaClO 3NaCl + NaClO 4;NaClO 4 NaCl + 2O 2↑ 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 .氧化性(酸性溶液):FeCl 3 > Co(OH)3 > I 2B .还原性(碱性溶液):Fe(OH)2 > I 2 > KIO 3C .热稳定性:NaCl > NaClO 4 > NaClOD .酸性(水溶液):HSCN > H 2CO 3 > HCNA 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所以,氧化性(酸性溶液):Co 2O 3>Cl 2>Fe 3+>I 2,A 选项错;还原性(碱性溶液):Fe(OH)2 > I 2 > KIO 3,B 选项正确;C 选项,根据在热分解反应中稳定性弱的物质容易分解生成对应的稳定性强的物质,C 正确;D 选项,根据在复分解反应中强酸制取弱酸的原则,酸性(水溶液):HSCN > H 2CO 3 > HCN ,正确。
8. [2012·广东理综化学卷8]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 2e F + 3Al + ClO - Cl -B K + 2Cu + OH - 3NO -C 4NH + Na + Br - 24SO -D 2Mg+ H + 23SiO - 24SO - 解析:A.Fe 2+和ClO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有氢氧化铜沉淀生成D.有硅酸沉淀生成9. [2012·广东理综化学卷10]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 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Al2O3制备AlC 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D 实验室用NH4Cl 和Ca(OH)2制备NH3解析:A有单质O2生成。
B有单质Al生成。
C有单质H2和N2反应10.[2012·广东理综化学卷11]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下,4gCH4 含有n A 个C-H共价键B 1 mol Fe 与过量的稀HNO3 反应,转移2 n A 个电子L NaHCO3液含有0.1n A 个HCO3 —C 1 L 0.1 mol ·1D 常温常压下,22.4L的NO2 和CO2合气体含有2 n A 个O 原子解析:B 应该是转移3 n A 个电子。
C 应该是小于0.1n A 个HCO3 —。
D条件错误,应为标准状况。
11.[2012·广东理综化学卷12]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D解析:A关系不对,陈述Ⅱ是还原性。
B二氧化硅不导电。
C关系不对,陈述Ⅱ是吸水性12.[2012·四川理综化学卷11]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CH3CH2OH-4e-+H2O=CH3COOH+4H+。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负极移动B.若有0.4mol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4.48L氧气C.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O+O2=CH3COOH+H2OD.正极上发生的反应是:O2+4e-+2H2O=4OH-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
原电池中H+移向电池的正极,A项错误;该原电池的总反应为乙醇的燃烧方程式,C项正确,用C项的方程式进行判断,有0.4 mol 的电子转移,消耗氧气为0.11 mol,B项错误;酸性电池不可能得到OH—,D项错误。
13.[2012·四川理综化学卷13]向27.2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 和Cu(NO3)2。
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 的NaOH溶液1.0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g。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Cu与Cu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6mol/LC.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D.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0.2molB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计算。
根据题意知最后得到的沉淀是Cu(OH)2,其质量是39.2 g,则n(Cu(OH)2)=0.4 mol,n(Cu)=0.4 mol,即原化合物中的n(Cu)等于0.4 mol,设原化合物中的Cu和Cu2O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y,则有x+2y=0.4 mol,64x+144y=27.2 g,解得x=0.2 mol,y=0.1 mol,物质的量之比等于2:1,A正确;反应后得到溶质是NaNO3,则表现酸性的硝酸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等,即1 mol,0.2 mol Cu和0.1 mol Cu2O被硝酸氧化时共失去(0.4+0.2)mole-,则有0.2 mol的硝酸被还原为NO,所以硝酸的总物质的量是1.2 mol,浓度是2.4 mol/L,B错;产生的NO为0.2 mol,标准状况下体积是4.48 L,C正确;原混合物与硝酸反应生成Cu(NO3)2,n(Cu)=0.4 mol,所以n(NO3-)=0.8 mol,被还原的硝酸是0.2 mol,硝酸的总物质的量是1.2 mol,所以剩余硝酸0.2 mol,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