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阳江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

广东省阳江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

广东省阳江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1. (7分) (2017八下·长春期末) 名句积累与运用。

(1)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________,________。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3)为篱下、黄花开遍,________。

________,八年风味徒思浙。

(秋瑾《满江红》)(4)关羽面对曹操的高官厚禄不为所动,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的救济粮,文天祥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慷慨赴死,印证了孟子关于大丈夫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5)李商隐的《无题》中运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方法,表达对对方无限思念之情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

(6)王维《使至塞上》中笔力苍穹,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7)《黄鹤楼》中崔颢登上黄鹤楼,见江雾弥漫,暮霭沉沉,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现了作者对人生际遇变化不定的哲理性认识,反映了作者豪迈、达观的襟怀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1分)2. (5分) (2017九上·北京期中) 阅读学问,回答问题《千里江山图》除了在绘画史上的价值之外,从另一角度衡量,画中所表现的建筑物数量多,类型丰富,对于了解宋代建筑,特别是建筑的布局,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我们现在研究宋以前的建筑时,最感材料缺乏的是住宅。

那时的宫殿、祠堂、寺刹等建筑多少还有些实物或遗址保存下来,而住宅建筑由于坚固性和工程质量都比宫殿庙宇差,又在经常使用,很容易损毁改易。

目前所看到的古代住宅最早的建于明前期,再早的住宅迄今尚未发现。

要了解明以前的住宅只能求之于文献、绘画等资料,其中绘画是形象资料,尤为重要。

现存宋元绘画中保存古代住宅资料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当推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和此图。

《清明上河图》所画是汴梁城乡建筑,以商店为主,兼有一部分住宅。

画中对建筑物的构造、装修细部有很详细的描绘,但因为画面取景较近,剪裁较精,所画街景建筑物又较密集,在表现建筑全景布局方面就难于兼顾,因此,《清明上河图》所提供的住宅全景和布局的资料不是很多。

在这方面《千里江山图》有其优点,它是宋画中表现住宅村落及其周围的山水全景最多的一幅。

当然,也有人对《千里江山图》的建筑价值提出质疑。

这幅画表现的是江南水乡之景,是创作而不是写生,加以当时画家只有十八岁,不可能有很多的经历见闻,所以画中所表现的除本人所体验的,必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前人作品中吸收过来或是受师友启发而来。

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具体分析。

一方面,既然不是专门描绘某一特定地点,而是泛写江南,画中在某些方面会夹杂有一定的想象成分;既然会吸收前人之作,画中就会有较早一些时候的情况,所以不能把它和写实作品同等看待,把所画内容一一信以为真,也不能用它做为判定时代的严格依据。

另一方面,正因为它画的不是一个具体地点,它就不太受那些具体实物的限制,它所反映的就不是某个具体的、现实的建筑物,而是当时人们常见的建筑形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可能又具有一定的概括意义。

这一点,对那些在画中多次出现的建筑形式来说,尤其适合。

因此,这两个看似矛盾的因素并不难处理,只要正确估计,这幅画中所提供的建筑形象,仍不失为了解宋代住宅建筑的重要资料。

又由于我国建筑形式发展缓慢,我国后世乃至近代的民宅都能在《千里江山图》中找到影子。

(节选自傅熹年《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北宋建筑》)(1)文段中“寺刹”和“处理”的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 chàchǔB . chàchùC . shàchǔD . shàchù(2)阅读材料二,下列对《千里江山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清明上河图》和《千里江山图》是保存古代住宅资料最多、内容最丰富的两幅绘画作品。

B . 《千里江山图》中村落与山水相依,反映了古人的实际居住情况。

C . 《千里江山图》中的建筑富有概括性,反映了当时人们常见的建筑形象,因此可以作为判定建筑物时代划分的依据。

D . 陆游有诗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时代农家的住宅形象有可能出现在《千里江山图》中。

(3)“山水城市”的概念由钱学森先生于1990年首先提出,是在中国传统的山水自然观、天人合一哲学观基础上提出的未来城市构想。

清华大学建筑专业教授吴良镛认为“山水城市提倡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发展,其最终目的在于建立‘人工环境’(以城市为代表)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人类聚居环境。

”如果你是一位城市环境规划师,应该重点做哪些事?①重点研习________(选填人名)的文学作品。

(双选题)A.王维B.辛弃疾C.马致远D.陶渊明②重点研习________(从文中选填一幅画),理由是________。

3. (21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平分生命①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

父母早逝,她是他惟一的亲人。

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②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

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

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

③作为妹妹惟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和妹妹相符。

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

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④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邻床上的妹妹微笑。

抽血完毕后,男孩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⑤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

在那一瞬间,男孩所作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⑥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紧握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

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⑦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⑧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

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⑨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纯真的诺言。

(选自《知识文库》,作者崔洁,有改动)(1)从全文看,“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请概括回答。

(2)阅读第⑦段中画线句子,思考:“男孩”眼中为什么会“放出光彩”?(3)文中的“男孩”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回答。

(4)第③段中说,男孩“经过一番思考”。

根据上下文,发挥合理想像,具体描写男孩的“一番思考”时的心理活动。

60字左右。

4.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接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第一段中的“似乎”与“确凿”连用是否矛盾?为什么?(2)这两段景物描写扣住景物各自的特点。

描写菜畦、桑椹,突出它们的________;描写皂荚树、黄蜂,突出它们的________;描写油蛉、蟋蟀们,突出它们的________;描写覆盆子又酸又甜,则突出它的________。

(3)“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有什么表达效果?(4)“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在文段中起什么作用?(5)文段中有许多动词用得精练传神,选其中的一例作简要赏析。

三、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5. (11分)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一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有真实的付出,就会发现许多门都是虚掩着的:在商界中,你付出智慧,就会发现财富的大门是虚掩着的;在感情上,你付出真诚,就会发现友谊的大门是虚掩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对比阅读 (共1题;共16分)6. (16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录毕,走送之走:行走B .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叩:请教C . 媵人持汤沃灌汤:热水D . 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2)解释下列加点词腰白玉之环:援疑质理:(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4)节选部分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的?五、作文 (共1题;共5分)7. (5分) (2017七下·罗定期末) 在你的生活当中,一定有许许多多令你感动的事,请你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一件令我感动的事要求:①字迹要清晰,卷面要保持整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