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于漪老师作文教学五十法

于漪老师作文教学五十法

于漪老师作文教学五十法第一章:个性作文,能力先行一.观察1.观察≠看打开认识的窗户(谈用眼看)善于使用自己的眼睛,摄入种种物象。

善于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提高观察质量。

善于见到别人之所未见的细节,提高观察的精密度。

善于把观察人物所得,用以形传神的方法写成文章。

2.观察——听(谈用耳听)听真切,无差错。

用耳,用心,抓要点,梳条理。

提高听的质量。

即储存,又舍弃积累知识,扩大知识面——增强听懂的能力二.想象3.让思想长上翅膀飞翔选择想象的“触发点”,拉出想象的“线头”。

想象的内容要具体实在。

生动形象、眼前实景和想象中的“虚景”须过渡衔接,既渡过去,又渡回来。

应表现出人们的美好愿望、美好理想。

4.再谈插翅飞翔观察——“夜中景、夜中物、夜中人”,须看仔细,看真切。

思考——运用心灵思考,体会画中情,理解画中意。

紧扣“触发点”,在同一个方向上想象出想象多种类型的场景。

想象要以客观实际为依据,合乎情理。

+三.积累5.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水”在何处——观察、留意、搜寻。

怎样汲“水”——认识它的意义;理解它的实质;感受它的价值;掌握它的特殊点。

生动跳荡的语言助“水”流淌。

四.感悟6.感之深者言之切阅读原作,抓住精神实质。

在理解原作的基础上选。

中心论点某一要点选“点”,从原作的关键句段紧扣一“点”,生发开去。

“点”要简,“生发”要详。

议点明确,精选事例,重点在生发,议论分析说理推出结论7.感悟对生活的思考,对现实的感应。

感情:来自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

内心的思想感情意境:即景生情,因情生景糅合外在的客观景物构思:围绕中心整体设计,力求“兵随将转”。

第二章:言之有物,分类学习一.状物8.描形·绘状·摹声粗细配合,以细为主。

动静结合,变化有致。

勾勒摹拟,方法多样。

使描绘的对象跃然纸上语言生动,传声传情。

二.叙事9.姿态变化源于熟有尺寸,有斤两,有剪裁,有位置,有精神。

叙事有寓理,有寓情,有寓气,有寓识。

勤练,熟能生巧10.回忆录形似神备抓特点动真情。

(“夫缀文者情动”)绘细节文字技巧(关键在于)有感受。

(“论发胸臆,文成手中”)传精神善思考。

(“思想认识是文章的质料”)11.剪影动中取静,变中凝神截取最有代表意义的生活图景。

动景中抓静,使动景“静”化,勾勒清晰的线条笔墨集中,情注其内,塑造鲜明的形象。

“下剪”准确,务去冗杂。

三.写人12.要让人站立起来展现肖像——抓准特征,以形传神。

说话经过提炼,个性化。

让人物自己与情态结合起来描写行动。

忌作者包揽,下评语、作判断。

四.写景13.写景须在人耳目观察精细,抓准特征。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寂处有音,冷处有神。

写活情注其中,情景相生语言优美,线条清晰14.游记细腻与丰满“面”中选择重点“景”——或浓笔渲染,或工笔细绘。

多角度描绘——定点,移步;远眺,近看……多方法描绘——视觉形象,听觉形象;动静配置,高低映衬,绘形着色,花团锦簇……线索贯串,浑然一休。

15.情景交融情中景,景中情胸中有动情之景,笔下才有动情之文。

显露地方特色选景放映今昔变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明抒:热情奔放抒情暗点:含蓄深沉描写——人物传记掌握知识宝库的钥匙材料——习作的基础采访,调查。

来源查阅。

(定向、有序、比较、取向)提炼——治烦从简,确定中心。

五.仿写16.规矩和方圆模仿是入写作之门的一种手段。

——前提是对模仿的对象熟练、精思,有所领悟。

模仿必须与创造相结合。

——事情有个性,思维有个性,模仿不是机械照抄。

模仿中孕育了创造,创造中包含着模仿。

——在符合规矩法度的情况下写出新意。

17.模仿与脱胎反复学习——从语言到内容。

仔细琢磨——深入理解特征。

本体、象征体;主题、结构从形似入手画面、意境;对比、排比语言、节奏以神似为目标——创新的、有自己特色的。

六.说明18.透彻了解说明的对象弄清楚方位与布局(脑中要有一张平面图)表面特征认清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不仅用眼看,而且用脑想——改写精思细酌重安排明确改写的具体要求。

正确把握原文主题思想。

戏剧艺术受时间和空间的严格限制:1.有矛盾冲突;2.场次划分,舞台布景说明;3.人物对话——人物性格的自我介绍每一个性格有一种与它相适应的语气。

七.议论19.学会说点道理确定议题。

议题从生活中来。

就议题摆出自己的主张与见解。

(文章的灵魂)事实。

(言简意明)证明主张和见解的正确性道理。

(令人佩服)层次清晰,过渡自然,结构完整。

第三章:言之有序,取之于法一.选材20.文章的生命在于真实事真:“事信而不诞。

”(取材注意角度)情真:“情深而不诡.”(借叙以抒情;传情处用重笔)理真:“义直而不回。

”(建立在多角度多层面开掘的基础上)21.“着意原资妙选材”博彩——观察,阅读,广泛的积累材料。

约用——1.选择揭示生活本质的、表现事物特殊点的材料。

2.避免罗列的推砌。

二.组材22.犹如百川归大海例:文题《童年忆趣》点精选带着早晨花朵方向的材料。

下笔点“趣”,引人入胜。

(起句)绘趣(突出主题)场景生动,妙趣横生。

(叙事,娓娓动听;描写,形象逼真)添清音缭绕,耐人回来。

(结句)23.彩线串珍珠定“线“——选定最能体现众多材料中有内在联系的事物。

明“穿”,环环相扣。

选“法”暗“续”,抛针掷线。

显“珍珠”——选境,写境,情思横溢。

24.观察与组材例:文题《榜样》准。

发现事物独有的特征。

(忌千人一面)看仔细细。

体察入微,辨毫析厘。

(忌粗枝大叶)深。

深入底里,识得神气。

(忌浮光掠影)叙述。

朴素真实,渗透感情,娓娓动听。

写具体描写。

绘环境,绘人物——形貌、语言、动作、心理。

25.捕捉·截取·缝合纤毫不漏。

捕捉生活中的形象有自己的见解或掐头去尾,截取与主题有联系的材料中的精要或剪枝删叶。

主宾分明。

缝合各个材料——连接,过渡,脉络分明。

三.顺序26.先说与后说先概括介绍,后逐一分述。

分述时言之有序(按空间顺序)定位——确定观察点或立足点。

拉线——视线、足迹、多种拉法。

布点——主次、轻重、详略。

语言准确,明白,符合实际情况。

27.构段析薪·破理横铺——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并列地说开去。

讲透彻,展开纵挖——一层一层解剖,一层一层深下去有新意。

收拢——聚“焦”,围绕和突出中心论点。

28.说明顺序说明的合理顺序说明事物的顺序要合理,不可随意编排。

人认识事物的过程根据依次说明事物本身的规律关键在观察精细,理解正确、深刻。

四.立意29.文无“意”不立“意犹帅也”,思想是文章的灵魂。

要正确,激发人们奋发向上。

“意”要新颖,启发人之未见未闻要深刻,接触并揭示事物的本质。

文章思想和文章内容须如影随形,如响依声。

30.再谈文以“意”为主细观察,抓特征。

“意”在勤思考,多体验。

功夫在门外笔先辨表里,精提炼。

思全局,定写法。

锻炼思想积累知识31.挖掘·提炼·立意用心捕捉平凡之中见深意进入里层带着感情摄取挖掘寻找严格选择(小中见大)精心表达观察又观察,分析又分析32.以小见大——××小记秤砣虽小压千斤觅取生活的小浪花——“滴水”。

剖视寓含的深意——“世界”。

安排清晰的层次——逐层表意。

运用朴素流畅的语言——增添意味。

33.从材料中提炼观点收集和占有材料排列梳理归类集中复杂的思维过程剖析材料意义分清主次提取最有意义的确立观点归纳分析根据观点,精选材料,剖析事理。

五.构思34.学会在尺水中兴波“文贵曲忌直”巧设悬念,制造悬想和期待。

铺垫渲染,构成波风波谷。

张弛相间,展现起伏节奏。

第四章:提高技能,熟练生巧一.角度35.立足点和观察点立足点:观察时所站的位置。

区别观察点:目光集中的地方。

立足点不动,观察点移动—定点换景。

一动(按顺序表达)一定观察对象不动,立足点移动—定景换点。

联系(讲究多角度)二动——立足点、观察点都变化—移步换景。

(交代清楚立足点)二.取舍36.(《活动教散》)首先要博彩。

(忆盛况)筛选区别材料的意义和价值(分)围绕主题决定取舍详略(筛)“散”中有“举”胶合用恰当的词句把材料衔接起来。

忌多余的“过度”(包括不该用的标点符号)三.详略37.力用在刀刃上有繁有简,有详有略,不平均使用力量。

繁,用墨如泼,详而不杂。

简,惜墨如金,略而清晰各有优点,处理恰当。

繁简、详略服从与表现主题需要。

四.场面38.《场面描写》精彩的横断面,不记流水账。

——“着意原资妙”。

(观察、思考)有面的勾勒,有点的特写镜头,不有面无点。

课余乐——“识得真,的破。

”(观察、思考)(场面描写)层次显豁,多方着墨,不笼统杂乱。

——“安插人物也要有疏密,有高低。

”(思考)语言活泼,风趣,不干瘪枯燥。

——“生活是最伟大的一部话语汇。

”(积累)五.抒情39.托物叙事见精神物——选择;记述集中分散——多角度,逐层加深事——叙眼前、过去、将来。

写此场景、彼场景。

情——倾注于物,在字里行间流动。

意——深入开掘,给人以启迪。

40.咏物言志剖析物情,咏物言志咏物绘外形特征。

揭内在气质。

由表及里,洞悉幽微(目的)言志释理—吟诵对象闪耀思想光芒之处。

抒情—寄情于物。

41.激情铸文文味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情注于事情满未来构成感人的冲击波激情化作奋斗志42.“心神”与“物镜”合拍搜求——具有象征意义的。

客观对象显示——刻画出个性。

(契合交融)画面中注入激情主观感情文辞中潜合哲理。

43.“目注”与“神驰”细致,准确,先后顺序。

物目注用眼睛看,用心灵体会从观察事物出发,浮想联翩。

神驰放开去,收回来,线索分明。

志——如乐曲主旋律回旋激荡。

六.议论44.议论方法略详(说明对象的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略详45.以事实来说道理逐字逐词咀嚼推敲,弄清题意,不疏忽,不遗漏,文体不混淆。

根据题意,确立文章中心。

材料要紧扣中心,不能游离,不能扯开。

叙事和议论紧密结合,叙是议的基础,议是事中所含道理的闸发,不能脱节46.针锋相对,以理服人靶子选准,悬在醒目处。

抓要害——透过现象看本质。

剖析事实,闸述道理作中肯的由驳论点到驳论据具体的分析再驳论再证中的漏洞。

由表及里,由此及彼,逐层批驳。

语言准确,掌握分寸,不能有失误。

七.说明47.精细物品的观察和说明锻反复观察,巨细不漏:细微处尤其看真切。

炼多角度观察,看出层次,看出多种形态。

眼——平视、仰视、俯视,正视、侧视……力边观察边联想,使静物“活化”表达准确——语言准确,说明有条理,使用合适的说明方法,夹以恰当的描写。

八.修改48.修改千斟万酌,方可准确达意删繁剪秽,突出主题。

反复思考,理顺脉络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咬文嚼字,妥帖确切润色加工,臻于完善。

关键在于锤炼——锤炼思想,锤炼语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