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青岛市黄岛区图书馆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
A、静态平衡系统B、动态平衡系统C、平衡态平衡系统D、固态平衡系统【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即由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动态平衡系统。
故选B。
2、下列观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A、存在就是被感知B、上帝创造世界C、人是万物的尺度D、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和摹仿的原型【答案】AC【解析】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
因此,在主观唯心主义者看来,主观的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客观世界的事物则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A、C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3、公文的形成与发挥作用需依赖于()。
A、公文处理B、收文办理C、发文办理D、办毕公文【答案】A【解析】公文的形成与发挥作用需依赖于公文处理。
故选A。
4、某作家写了一本散文集,他对这本散文集所享有的发表权的保护期限为()。
A、30年B、作家终生C、作家终生及其死后50年D、永久享有【答案】C【解析】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作者发表权属于著作权的一种,著作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故选C。
5、遗赠方式继承遗产,其份额的确定是()。
A、由遗嘱内容确定B、由遗赠扶养协议确定C、由法律规定确定D、由遗赠内容确定【答案】A【解析】遗赠,是公民通过遗嘱方式将其遗产的一部分或全部赠与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个人或者社会组织,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
因此,遗赠份额的确定由遗嘱内容确定。
故选A。
6、山脉常常成为气候分界线,下列山脉哪个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A、天山B、秦岭C、祁连山D、太行山【答案】B【解析】秦岭一淮河一线不仅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而且也是年均温零度等温线,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故选B。
7、“掩耳盗铃”是出自《吕氏春秋•自知》里的一则寓言故事,从哲学角度看,“掩耳盗铃”的做法违背的哲理是()。
A、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促进作用C、意识能动作用要受物质决定作用制约D、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答案】C【解析】“掩耳盗铃”这则寓言中所提到的钟声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堵住耳朵就消失。
因此,它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要受物质决定作用制约的哲理。
故选C。
8、维护公文的高度严密性是指()。
A、公文的保密性B、公文语言结构的严密C、公文行文程序的严密D、施行办法的严密【答案】B【解析】文件的高度严密性是指公文的语言结构必须严密有序。
故选B。
9、在命令这类公文结构中,没有或极少用到的是()。
A、发布机关B、主送单位C、发布日期D、领导人签署【答案】D【解析】命令是下行文,上行文需要有领导人签署,平行文和下行文可以不用领导人签署。
故选D。
10、我国大陆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
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答案】C【解析】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是世界上面积较大的国家。
故选C。
11、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
A、安全的需要B、归属和爱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答案】C【解析】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故选C。
12、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人的社会价值C、两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D、两者互为前提和基础【答案】D【解析】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故选D。
13、当今中国处理复杂经济社会关系如同弹钢琴,兼顾各方面发展如同指挥乐队,只有协调,才能奏响全面建设社会交响曲、民族伟大复兴进行曲。
从哲学的角度看这启示我们()。
A、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B、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C、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D、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答案】D【解析】题干中说到,我们要“兼顾各方面发展如同指挥乐队,只有协调,才能奏响全面建设社会交响曲,民族伟大复兴进行曲。
”说明各方面的发展之间是有普遍联系的,一方发展不好,整体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所以,我们应该树立大局观念,从宏观上把控各方面发展之间的关系,防止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危机出现。
故选D。
14、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
复何怪哉?”下列观点中与其相近的是()。
A、静即含动,动不舍静B、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C、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D、飞矢不动【答案】D【解析】“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
复何怪哉?”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A项,是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观点,是辩证唯物论。
不符合题意,排除。
B项,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是相对主义诡辩论,否认静止,不符合题意,排除。
C项,夸大了运动而否认相15、在个人还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问题上,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在于()。
A、承认伟大人物的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承认政治权力和暴力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C、否认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D、否认英雄和群众共同创造历史【答案】C【解析】历史唯心主义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点出发,把人们的思想动机、杰出人物的主观意志或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否认阶级斗争规律,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
故选C。
16、既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又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重要的道德规范是()。
A、助人为乐B、保护环境C、爱护公物D、遵纪守法【答案】D【解析】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其中,遵纪守法是对公民行为的必要约束及规范,是对道德的补充,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重要的道德规范。
故选D。
17、马克思把生产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资本流通中的周转速度不同B、在资本积累中不同作用C、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D、在生产过程中不同市场存在形式和价值转变方式【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方面的知识。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将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18、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是()。
A、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B、农田水利建设滞后C、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D、水利设施薄弱【答案】B【解析】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
故选B。
19、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A、“万物都在运动,但只在概念中运动”B、“理在事先”,“未有天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C、“物质世界”是永恒的“理念世界”的不完全的复制品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答案】BCD【解析】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A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它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即题干中的概念)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
BCD中的“理”、“理念”、“道”都是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另一种表述,因此BCD为正确答案。
20、下列填入①处的内容,错误的有()。
A、川府函【20XX】第59号B、川府函(20XX)59号C、川府函〔20XX〕第59号D、川府函〔20XX〕59号【答案】ABC【解析】填入①处的应为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顺序号组成,其中年份外标六角括号,顺序号不加“第”字,故本题答案为ABC。
21、我国地势最高的区域是()。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四大区域的位置与地势的关系。
北方和南方地区地跨我国地势的二、三阶梯;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青藏地区则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故选D。
22、社会环境中最基本的因素是()。
A、自然环境B、经济环境C、政治环境D、文化环境【答案】B【解析】物质经济环境是社会环境中最基本的因素。
故选B。
23、“鲶鱼效应”是一种传统的养鱼方法,通常情况下,打捞到船舱里的鱼时间一长容易萎靡不振,死亡率高,可是船舱中放入几条凶猛的鲶鱼,就把整个鱼群激活了,鲶鱼效应体现的哲理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C、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D、矛盾的斗争性会推动事物发展【答案】D【解析】A选项仅注意鱼群因为运动而存在,而忽视鱼群运动是鲶鱼所致。
鲶鱼是激活鱼群的外因,故B选项错误。
C不符合题意。
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矛盾双方互相渗透,贯通为矛盾的解决准备了条件;矛盾的斗争性导致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不断变化,以致最终造成矛盾统一体的破裂,致使旧事物被新事物所取代。
故选D。
24、以下园林建筑中,不属于皇家园林的是()。
A、承德避暑山庄B、颐和园C、圆明园D、拙政园【答案】D【解析】承德避暑山庄、颐和园、圆明园均为皇家园林,只有拙政园不是,它是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兴建的住处。
所以答案为D项。
25、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量的关系表现在()。
A、二者相等B、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C、利润率大于剩余价值率D、二者没有关系【答案】B【解析】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是同一个剩余价值量与不同资本数量&对比得出的不同比率。
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相比是剩余价值率,同全部预付资本相比是利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