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营配调一体化的台区线损管理模式

基于营配调一体化的台区线损管理模式

基于营配调一体化的台区线损管理模式
摘要:台区线损管理作为线损管理的关键,与配网的运行维护、检修、电力
营销等因素密切相关,要想提高配网线损管理水平,有必要采用营配调一体化运
行模式,以此来实现线损的精益化管理。

基于此,本文在概述营配调一体化系统
实现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营配调一体化台区线损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以供相关的工作人员参考借鉴,希望本文探讨的内容能够有效的提升供电企业线
损管理水平,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营配调一体化;台区线损管理模式
1营配调一体化系统实现影响因素
其主要有以下几点:(1)完善GIS低压电网管理功能,对台区低压电网图形
进行建模分析,对低压设备进行采录,然后再将低压电网设备的数据传递至PMS 中。

(2)丰富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表箱管理功能,对表箱资产、箱-表的对应关系
进行有效管理,增强电力用户与电网设备、表箱、电网设备之间的关联性,同时,还应该构建存量数据关联关系对应的功能;另外,增加空间地理信息维护环节,
对于GIS电网设备与电源、高压用户、变压器、表箱、集中器等的关联关系进行
动态化管理和维护。

(3)完善PMS和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信息互通和传递相关功能,如图1所示,通过对电力营销、配电以及GIS设备进行集成共享,能够促进营配
电业务的协同作用,进而对台区进行智能化业务管理。

2营配调一体化台区线损管理模式
2.1动态采集与录入台区运行状态
2.1.1自动抄表
启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一切用户的当日用电信息、数据等进行采集、录入,这其中包含多类用户,采集范围广、类型多,具体涵盖:第一,负荷数据。

电能表功率,例如:顶端与底端的极值,负荷需求极值,以及对应的时间点;第二,电量数据信息,其中具体包括电能表中显示的数据、电量曲线等;第三,电
能质量相关数据,例如:电压因数、谐波、频率相关数据;第四,工况数据,主
要是指计量设备的运行工况、开启时间,关闭时间等。

将来自于采集系统的一切
数据信息通过Web接口来逐渐向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传输,在这一过程中也伴随着
对用户电费的核算。

2.1.2配变检测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有着自身的数据库,其后方运转能够将各个配变每天、每
个月的负载率极值、发生时间等计算并统计出,同时,也能算出三相电流不平衡度,以及电流极值和它对应的时间,在1个月内出现的重载、轻载量,以及配变
出现失压、断流、电流过大等工作状态,然后在Web页面上进行逐类统计、分析,最终得出一个明确、清晰、细致的单据,根据单据中的数据来判断配变有无异常。

2.1.3质量在线监测
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来说,其将在每天对智能电能表的终端主动上报以及昨
日电压曲线等进行自动采集,在同每天系统同步基础信息进行结合的基础上,在
后台对不同监测点的越上下限时长、停电时长、供电可靠率以及停电次数进行计算。

通过这部分计算方式的应用,则能够对目标地区累计停电次数、供电可靠率
以及停电时长等进行监测。

之后,则将通过中间库以及Web接口的方式将信息同
步到在线监控系统当中进行展示以及分析。

2.1.4配电网运行支持
对系统的信息采集功能进行充分发挥,通过营配条一体化功能的实现对调度
信息管理数据共享以及营销生产进行实现,以此为电网的进一步建设、调度以及
维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撑。

同时,通过台区实施监测方式的应用对配电网负
荷分布、停电以及无功电压等情况进行掌握,在对相关设备存在异常做好监控记
录实现监测、可控以及网供负荷的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供需平衡进行准确的
把握。

而通过对配电变压器以及线路运行数据的实时分析,则能够实现对线路负
荷切割以及电网运行方式的合理安排,在做好设备消缺维护的同时对电网的稳定
运行进行实现。

2.2动态预测、分析与诊治
线损营配调一体化模式下,能够有效梳理台区配变关系,同时,结合应用系
统内部台区户变关系,采集系统则能够主动出现其所对应的台区线损考核状况,
对应来算出台区考核计量点,以及在这些计量点客户所用的电量,再对应算出分
台区的实时线损。

这样就确保了线损计算的动态性、跟踪性。

2.2.1采集与审校数据
采集系统具有自动化采集功能,能够集中配变总表、用户表前一天的数据,
再利用数据库后台校核系统来检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另外,在实际线损率
计算操作之中,可以做到采集系统和应用系统之间的进一步结合,实现关键信息
数据共享操作,这其中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台区数据信息、计量数据信息等等,通
过对这些数据内容的有效整理和分析,整个台区的供电量也线损率等均能良好的
呈现出来,并对其进行有效分配,如此一来,工作人员便能对整个台区线损分布
情况进行全面掌握。

总的来说,通过数据的合理采集和审校操作,能够为台区线
损管理提供基础条件。

2.2.2计算线损率
采集系统与应用系统同步配合,共享一些关键信息,例如:台区、配变、计
量点等的信息数据,利用这些数据来统计各个台区每天的供售电量,以及线损率,对应得出不同台区线损率的分布概况。

2.2.3线损的预测与警告
信息采集系统与营销业务应用系统能够同步配合实时地发现线损率是否正常,识别出台区线损率超标的台区,并及时发出警报、警示,根据台区位置来对应定
位故障性客户,根据线损异常状态来对应编制线损治理方案,具体的程序如下:
开始→营配集成、台区信息同步→台区信息的自动化采集→台区供售电量与线损
的统计→线损率异常否?→Y→异常跳去在线智能诊断模型库→线损异常排查→
线损治理方案集→线损异常的处理→结束。

2.2.4在线智能诊断
对台区线损异常的表现特征以及可能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将其划分为
不同的类型。

通过层次分析方式的应用,对合理的线损管控指标体系进行建立,
从计量、采集、户变等几方面对线损管控指标体系以及异常原因库进行建立;第四,系统预警治理。

在该环节中,将以动态的方式对线损率合理以及台区偏离等
情况进行识别。

对于存在异常突变的台区,需要重点对其进行预警,并对疑似窃
电以及用电存在异常的用户进行寻找。

之后,将对台区线损异常治理方法进行研
究与制定,以在线的方式对异常台区治理进行追踪,对现场实际处理方式进行如
实反馈。

3结束语
营配调一体化模式下,依托于信息自动化采集系统、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等之
间的联系,能够达到信息的共享,同时,达到线损数据的及时、准确计算,从而
达到供电企业精益化管理的目标。

因此对其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周玲,吴方权,杨松,张忠静.供电台区线损异常分析及处理方法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20,17(22):112-113.
[2]陈坤岚.构建营配调一体化的供电服务指挥体系[J].科学大众:科技创新,2021(12):298-299.
[3]相梅,黎宁.配调一体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华东科技:综合,2018,0(10):204-20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