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四专题四3圣雄甘地
甘地生平简介:1869-1948,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 印度国大党的领导人,人们称他为"马哈特马",意思是" 伟大的灵魂"。他三次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 争取民族独立。为争取祖国独立和人间公正,他一生中 曾17次绝食,18次进监狱,5次遇刺。1948年1月30日, 甘地被极右分子刺杀身亡,时年79岁。
【课标要求】 “亚洲觉醒”的先驱 基本要求: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 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感受 甘地为印度民族独立事业而贡献一生的坚定 信念和斗争精神.发展要求:认识其在印度民 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重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内容 难点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
一、甘地社会政治观的基本形成 “上帝在 阅读课文第一目,概述总结 南非为我 1、甘地“非暴力”理论形成原 的生活铺 因: 下了基石, ①家庭影响;②印度教(仁爱 并播下了 “以德报怨,以善报恶”、不杀生、 为民族自 “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 素食、苦行)、《圣经》(不要与 尊而斗争 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许多暴君 恶人作对)、托尔斯泰(以宗教之 和凶手在短期之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 的种子。” 爱改革社会)影响;③南非遭遇: 但最终总是会走向失败,好好想一想, 种族歧视,侨民不公正待遇。 1915年,甘地45岁回到印度成为 ——甘地 永远都是这样”。
2、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19-1922 (1)爆发:
1920年,三步走渐进策略 第一步:放弃头衔和名誉职位 第二步:抵制机关法院学校; (2)概况: 第三步:抵制英货,抗税 范围: 从政府就职、学校教育、法院、 服役、选举到抵制英货,遍及 全国(学生、商人)
方式:
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 动摇性和妥协性 暴力事件不断发生
国大党的领袖
2、 “非暴力抵抗思想(甘地主义)” 的主要内容 *经济思想:提倡手工纺织,抵制西 他招贤纳士,既不求助于权势, 方物质文明(土布运动) *政治主张:采取和平和合法手段, 也不乞灵于钱财的诱惑力,而 取得印度的自治独立 是以下述教诲号召他们:“愿 *社会思想:建立平等和谐的社会 意追随我的人们,你们必须准
选择题
3、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对印度 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贡献是: A、揭开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B、给英国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 C、发动广大群众参加民族独立运动 D、基本上完成印度独立大业
选择题 4.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 争中,或许他(指甘地)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 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 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诗人如此评 价甘地是因为他 ①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 作运动 ②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 领导印度人民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④创立的非 暴力不合作理论成为宝贵的思想财富 A. 1) 2)3) B. 1) 3)4) C. 2) 3)4) D. 1) 2)4)
①二战间关于战后自治的商讨 (1)原因: ②二战后英国衰落,印度反抗高涨 甘地提出“英国退出印度”, (2)概况: 发出不合作号召 (第三次) 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 第一次没有谴责人民使用暴力 为调解教派矛盾,维护国家统一奔走,印、 巴分治而独立。1948年1月遇刺身亡
(3)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特点: 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取得印度的自治独立
⑴对土布运动、食盐进军评价: 利于组织发动群众,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英 国的经济侵略;但违背了历史潮流,手工劳 动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西方侵略,难以阻挡工 业文明的冲击,反而会使印度更落后。 ⑵为何用“非暴力”? 甘地认为比暴力高明。实际:印度经济 发展落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与英国 相比实力悬殊;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 图一和图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图三反映了什么 现象?应该怎样评价这些事件?怎样评价甘地? 妥协性;以往民族起义遭到失败。
3、总体评价: 印度民族解放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 家,民族独立运动先驱,无愧“圣雄”、 “国父”称号。
选择题
1、甘地对英的斗争中采用的基本的斗争形式是 A、非暴力抵抗运动 B、罢课 C、发起手纺车运动 D、抵制英国 2、下列符合甘地提出的反英斗争行动纲领的有 1)学生罢课 2)抵制英国的法庭 3)不任英国 官吏 4)支持工人大罢工 A、1)2)3) B、2)3)4) C、1)3)4) D、1)2)4)
(2)爆发: “食盐进军”(高潮) (3)概况:沿海响应,全国各地开展反英斗争 讨论一:甘地及国大党为什么决定停止这
作者在雕塑中诠释甘地在食盐 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进军途中。鼓舞着周围的人民, (4)结果: 停止不合作运动 坚持---胜利在前方。眼神中透 露出强大的自信和必胜的信心。
4.二战中和战后的新发展
⑶为何诅咒西方文明? 西方文明诸多弊端;英国侵略使印度 变成商品市场,破坏了印度自给自足的生 产方式。 ⑷一些人称之“圣雄”,为什么一些人称 无异于“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叛徒”? 多次在群众运动突破非暴力界限时, 中止不合作运动并谴责使用暴力的群众。
三、综合评价
1、功:①领导南非印侨斗争,创立非暴力理 论。②多次组织群众性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 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 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印度独立奠定了基础。 晚年调解教派矛盾,利于教派团结。 2、过:①对英国抱有幻想(采用非暴力手段), 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反映了印度 资产阶级的动摇性与妥协性;②抵制西方物 质文明,崇尚印度传统文明,是历史的倒退。
提起印度,许多人马上就会联想 到一位苦行僧式的人,这个人剃着光 头,上身赤裸,皮肤黧黑,总是随身 携带着一架木制纺纱机,一有空就纺 起纱来。他走到哪里,都会引起一 阵阵激动的欢呼,会有一群信徒自愿 跟随着他。
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
第3课 圣雄甘地
《甘地传》Gandhi
本片荣获1982年第 55届奥斯卡最佳影 片、最佳导演、最 佳男主角、最佳原 创剧本、最佳摄影、 最佳服装设计等8 项大奖。
备以地作床,身穿粗布,黎明 核心:非暴力 即起,节制食欲,清理厕所。” 不合作运动
身穿土布服装的甘地 在纺车旁阅读的甘地
二、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抗 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自治、独立
1、运动爆发的背景:(亚洲觉醒) ①19世纪中叶,印度沦为英国的 殖民地。一战 中 是英国主要供应基地,使印度社会反英情绪增长 (根本原因) ②20C初,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摆脱 英国的殖民统治 ③英国殖民当局实行高压政策,制造 阿姆利则惨 案。——甘地对英国殖民当局失望,态度根本性 变化 (直接原因)
1946年6月6日,圣雄甘地同后来成为印度第一任 总理的尼赫鲁在一起。
印度的独立:二战结束后,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 立。1947年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印度分 为印、巴两个独立国家。
游人在瞻仰甘地的陵墓
印度总统阿卜杜勒· 卡拉姆(中)在新德里向圣雄甘 地纪念坛敬礼。
缅怀圣雄甘地
人们向圣雄甘地:“我不是 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 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 主义。”对“印度的力量”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 是
A.印度劳动人民深受压迫,反抗性较强
B.英国殖民势力强大,印度实力弱
C.印度宗教文化积淀极深而新的经济因素脆弱
D.印度无产阶级力量不大
(3)结果: 1922年惨案,绝食、停止,走向低潮
3.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30) 1930年3月,印度,在甘地的卡拉迪总部附近 (1)原因: 1929年国大党通过实现印度完全独立的 举行的声势浩大的示威活动声援甘地。 主 观:
决议,授权甘地领导运动(1924甘地成为 国大党主席) 客 观: 1930年,英国制定和颁布了食盐专卖法, 引起当地人民强烈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