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生殖系统超声诊断
睾丸、附睾不规则增大,边界欠清晰,内部回声不 均,可见钙化。脓肿形成时,可见细点样回声。脓 肿破向鞘膜腔时,于腔内可见大量细点样回声的液 体,破向阴囊壁时,可见阴囊壁增厚、回声不均及 无回声区。病灶可局限于附睾尾部,呈低或稍高回 声,境界尚清晰。 CDFI示:局限性小病灶血供不丰富,多发病灶、大 病灶,血供常增多,血流速度可加快。
正常阴囊表现:
睾丸呈卵圆形,表面光滑,实质回声均匀、细小。睾丸 纵隔位于睾丸后外侧缘,纵切呈强回声条索。
附睾紧贴于睾丸纵隔侧,头、尾部大,体部小,回声欠 均匀。 精索位于睾丸上方,纵切呈条索状,可见数条管状样结 构,走行平直或弯曲。横切呈圆形,可见数个管腔断面, 直径小于1cm。 阴囊壁回声均匀,厚度小于5mm壁内膜光滑。鞘膜腔 内可有少量液体。
瓦氏试验
超声表现 精索静脉丛迂曲扩张,内径超过2mm。 Valsalva试验可见迂曲扩张的精索静脉内出现返流信号(彩色血流 信号),1秒以上的返流有病理意义,短暂的返流为生理性。
超声表现:
小的睾丸肿瘤表现为局部回声异常,大的肿瘤如精原 细胞瘤、白血病浸润等表现为睾丸弥漫性肿大,内回 声不均,失去正常睾丸组织回声。胚胎癌、绒毛膜上 皮癌,大多数为回声强弱不等,部分伴有无回声区,常 为混合性回声。肿瘤突破包膜时,睾丸轮廓模糊。畸 胎瘤回声复杂,有囊性和实性回声,以及钙化等。肿 块内血供一般较丰富。
精索静脉曲张
超声表现 精索静脉丛迂曲扩张,内径超过2mm。 Valsalva试验可见迂曲扩张的精索静脉内出现返流信号(彩色血流 信号),1秒以上的返流有病理意义,短暂的返流为生理性。
瓦氏试验
超声表现 精索静脉丛迂曲扩张,内径超过2mm。 Valsalva试验可见迂曲扩张的精索静脉内出现返流信号(彩色血流 信号),1秒以上的返流有病理意义,短暂的返流为生理性。
输精管和精囊腺
输精管行程较
长,从阴囊到外部 皮下,再通过腹股 沟管入腹腔和盆腔, 在膀胱底的后面精 囊腺的内侧,膨大 形成输精管壶腹, 其末端变细,与精 囊腺的排泄管合成 射精管。
精索 spermatic cord
• • 是始于腹股沟管深环,终于睾 丸上端的条索状结构。 精索全长11-l 5cm,精索自皮 下环至睾丸之间的一段,活体 上易于触及。 它由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 静脉丛、输精管动静脉、神经 丛、淋巴管和鞘韧带等为主体, 外包三层筋膜构成,由外向内 为精索外筋膜、提睾肌和精索阴囊血供
动脉 精索内有三类动脉。 ①精索内动脉(睾 丸动脉)营养睾丸和附睾。 ②输精管动脉 主要营养输精管、附睾体尾部和睾丸下部。 ③提睾肌动脉主要营养提睾肌及其筋膜。 静脉 ①蔓状静脉丛起源于睾丸背侧及附睾,由 10~12支小静脉相互吻合而成,并围绕精索 内动脉,向上汇合成2~3条精索内静脉。左 侧汇入肾静脉,右侧汇入下腔静脉。②精索 外静脉→腹壁下静脉→股静脉→髂外静脉。 ③输精管静脉→膀胱上静脉→髂内静脉。
睾丸尾部结核
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曲张是由于血液回流受阻或返流使蔓状静 脉丛扩张、伸长、迂曲而形成的。返流的原因主要有 静脉瓣缺如或关闭不全,外来的压迫(血管、肿瘤 等),使静脉回流受阻,管腔扩大,导致瓣膜相对关 闭不全。左侧精索静脉汇入左肾静脉,更易发病。 以青壮年多见,青壮年发病率10~15%。临床表现为 阴囊坠胀痛,站立时明显,平卧时减轻。静脉曲张血 液淤积,可使睾丸静脉压和温度升高,从而影响生精 功能。
睾丸、附睾结核
本病大多数继发于泌尿系结核,感染往往由前列腺、 精囊开始以后蔓延到输精管,再从输精管管腔或管 壁淋巴管蔓延到附睾,在附睾尾部发生病变后再扩 展到附睾的其他部分和睾丸。
表现为阴囊肿胀,疼痛不明显,病程缓慢,附睾可 触及结节,常局限于尾部,冷脓肿可向阴囊壁破溃 形成窦道。
超声表现
睾丸肿瘤
原发性睾丸肿瘤可分为生殖性睾丸肿瘤和非生殖性睾丸肿 瘤,前者占睾丸肿瘤 的95%。生殖性睾丸肿瘤主要有: ①精原细胞瘤(35~71%)多发生于30~50岁。 ②胚胎癌(占20%)多发生于15~29岁。肿瘤体积小,可侵 犯附睾及精索,预后差。 ③畸胎瘤(占4~9%)多发生于年轻人。 ④绒毛膜上皮癌(占0.4%),多发生于 10~29岁。恶性度 高。 临床表现:睾丸肿大为主要症状,伴有阴囊坠涨,部分病 人有隐痛。当肿大的睾丸扭转 或肿瘤出血、坏死时,可 出现阴囊剧痛、红肿。触诊时睾丸坚硬,有的表面凹凸 不平。
先天性腹股沟疝及其相关畸形
正常
腹股沟疝 交通性鞘膜积液
腹股沟囊肿 精索鞘膜积液
睾丸鞘膜积液
睾丸微石症(testicular microlithiasis) 是弥散分布于睾丸曲精小管内、 直径< 3 mm 的多钙化灶形成的综合征。 与下列睾丸内外病变相伴:男性不育症、 隐睾、睾丸萎缩、睾丸发育不良、睾丸 肿瘤、睾丸囊肿、睾丸及附睾炎、睾丸 鞘膜积液、精索静脉曲张、腮腺炎后等。 也有些无睾丸其他内外病变的报道。
超声表现 睾丸、附睾不同程度肿大,包膜尚清楚,实质 回声增粗、不均匀。出现脓肿时 可见低回声肿块呈 蜂窝状,边界欠清晰。多数伴有鞘膜积液。部分病 例精索增粗,阴囊壁增厚。 CDFI示:睾丸、附睾内血流信号明显增多,有 的睾丸血流呈“彩球状”。出现脓肿时血流不丰富, PW:流速加快,阻力降低。
附睾头体部体积增大(炎症)
睾丸微石症
附睾囊肿及睾丸囊肿
附睾囊肿临床较常见,一般位于附睾头及周围 组织内,囊液内含有精子的称为精液囊肿。其 病因不十分明确,可能与输精管因感染、损伤 而部分阻塞有关。
睾丸囊肿较少见,位于睾丸实质内,原因不明。
白膜囊肿发生于睾丸表面的白膜,更为少见。
附睾头部囊肿
睾丸囊肿
急性睾丸附睾炎 睾丸富有血管及淋巴管,具有较强的抗感 染能力,因此睾丸的单独发炎是不常见的。 急性睾丸炎常继发于附睾、输精管、精囊及 前列腺等的炎症。发病时,一侧或双侧阴囊 红肿剧痛,并可向腹股沟区放射,有的伴有 全身感染症状。睾丸附睾水肿、增大、质硬。
鞘膜积液
在腹股沟内环以下、睾丸之上部分称为腹膜鞘状突, 于出生前逐渐闭合形成一纤维索。如果腹膜鞘状 突在出生以后未闭或睾丸部鞘膜囊内液体超过正 常量,即可形成各种类型的鞘膜积液。
鞘膜积液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睾丸鞘膜积液:最常见,鞘膜常无明显病变,但囊内充
满液体,阴囊呈球形或梨形。 交通性鞘膜积液:是由于精索部位鞘突在出生后仍未 闭合,造成腹腔内液体与鞘膜囊内液体相通,鞘膜积 液时大时小。如果鞘突与腹膜腔相通的孔道较大,即 可形成先天性腹股沟疝。 精索鞘膜积液:积液局限在精索部位,常在阴囊上部即 睾丸上方,也可在腹股沟管内,可为长卵圆形或棱形, 和睾丸鞘膜及腹腔不相通。 婴儿型鞘膜积液(睾丸精索鞘膜积液):睾丸鞘膜 积液可能和精索鞘膜积液同时存在。
睾丸的下降示意图
睾
丸
在睾丸后缘,白膜增厚 为睾丸纵隔并突入睾丸实 质内形成放射状的睾丸小 隔,把睾丸实质分隔成许 多锥体形的睾丸小叶,精 曲小管在睾丸小叶的尖端 处汇合成精直小管再互相 交织成睾丸网,最后在睾 丸后缘发出十多条睾丸输 出小管进入附睾。
附睾epididymis
紧贴睾丸的上 端和后缘,可分为 头、体、尾三部。 头部由睾丸输出小 管蟠曲而成,输出 小管的末端连接一 条附睾管。附睾管 长约4-5米,蟠曲构 成体部和尾部。管 的末端急转向上直 接延续成为输精管。
•
阴囊、睾丸和精索被膜与腹前外侧壁层 次的对应关系
• • • • • • • • 腹前外侧壁 1 皮肤 2 浅筋膜 3 腹外斜肌腱膜及其筋膜 4 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及其筋膜 5 腹横筋膜 6 腹膜外筋膜 返折 7 壁腹膜 • • • • • • • • 阴囊、睾丸和精索 1阴囊皮肤 2阴囊肉膜 3 精索外筋膜 4 提睾肌及其筋膜 5 精索内筋膜 6 脂肪组织 7 睾丸鞘膜(脏、壁层)
超声表现
精索静脉丛迂曲扩张,内径超过2mm。 Valsalva试验可见迂曲扩张的精索静脉内出现返流信号(彩色血流 信号),1秒以上的返流有病理意义,短暂的返流为生理性。 静脉返流分级:0级:Valsalva试验返流阴性;Ⅰ级, 仅Valsalva试 验返流阳性;Ⅱ级,深呼吸返流阳性,Valsalva试验时返流加重; Ⅲ级,平静呼吸即返流阳性。
睾丸尾部增大
急性睾丸炎,血流信号增多,流速增加
睾丸扭转
睾丸系膜过长、鞘膜壁层在精索的止点过高 或睾丸下降不全均可引起睾丸扭转。 扭转时,精索内动、静脉血流受阻,导致睾 丸缺血、坏死。完全扭转时间超过6小时,睾 丸不易被救活。扭转发作时,阴囊剧痛,可向 腹股沟区放射,触痛明显,继而出现阴囊红肿。 有的伴有恶心呕吐或感染症状。随着病程的进 展,阴囊红肿消退,睾丸变硬,体 积逐渐缩小, 少数病例可自行松解,但也可反复发作。
男性生殖系统超声诊断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赵金惠
胎儿睾丸下降过程
胎儿第3个月至第六个月,睾丸一直处在腹股沟 管内口附近,从第七个月开始沿腹股沟管下降,第 八个月可降至阴囊,97%足月新生儿,其双侧睾丸 已降至阴囊。 与睾丸下降的同时,腹膜及腹壁各层结构沿腹 股沟向阴囊突入一囊状结构,称睾丸鞘突。当睾丸 降至阴囊不久近端鞘突闭锁,远端鞘突包绕该睾丸, 形成鞘膜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