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吉林省白城市2020年高一(下)地理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白城市2020年高一(下)地理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白城市2020年高一(下)地理期末统考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近年来,我国迅速发展的大棚蔬菜生产主要改变的生产条件是()A.光热条件B.市场条件C.地形条件D.土壤条件【答案】A【解析】【详解】大棚蔬菜生产通过搭建塑料大棚,可有效地提高大棚内的气温(塑料大棚有利于阻挡外界冷空气,并能阻挡地面长波辐射,减少热量损失),使蔬菜生长的热量条件更好,因此主要改变的生产条件是光热条件,A 对;搭建大棚并不能改变市场、地形和土壤条件,B、C、D错。

【点睛】温室大棚内部温度高于外部的原因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穿过玻璃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到达地面被地面吸收后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过玻璃,所以又被反射回地面(热量只进不出);封闭的空间,阻隔了外界冷空气。

2.当前乳畜业主要分布地区大多紧邻消费市场,其原因主要是A.大城市周围有充足的牧草供应B.大城市周围劳动力丰富C.大城市周围地租较高D.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乳畜业的产品如牛奶、奶酪等产品主要供应给城市,且这些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故要紧邻消费市场,其布局主要是市场导向型,故D正确,B错误。

在一些辽阔的草原、牧场也有大量的牧草,但并没有布局在该地,说明与牧草的关系小,A错;大城市周围地租较高本身说法就是错误的,相对于大城市中心地段大城市周围的地租还是较为低廉的,故C错。

3.下图为“深圳行政区域调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世界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该图反映深圳市城市化 ()A.起步晚,扩张速度快B.起步早,目前水平高C.起步早,用地规模大D.起步晚,空间结构好2.目前,推动深圳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A.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B.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C.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D.环境质量的不断优化【答案】1.A2.C【解析】1.读图分析可知,深圳在1979年罗湖区为新界,在1989年福田区成为上步为管理区,之后在1998年增加盐田区,之后范围不断扩大,扩张速度不断加快,因此相比较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可知,深圳的城市化起步较晚,扩张速度较快,故答案选A。

2.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通过工业化推进经济的发展,进而推进城市化的发展,因此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是推动深圳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故答案选C项。

4.慕尼黑(德国南部城市)郊区农业被认为是创意农业的经典,其主要内容为文化休闲、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被称为“绿腰带”。

绿腰带项目实施的目的是保持农业用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种植与当地生态环境相符的农作物,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和适宜的休闲场所。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发展绿腰带项目的前提是当地拥有A.高度发达的交通网B.都市居民的消费需求C.充足的剩余劳动力D.掌握现代科技的农民2.绿腰带项目对慕尼黑郊区的影响是A.推动了城市化进程B.地域范围得到扩展C.完善了服务功能D.改变了土地利用类型【答案】1.B2.C【解析】【分析】本题组以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的绿腰带项目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考查学生运用题中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材料信息表明,绿腰带项目主要目的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和休闲场所,能够发展的前提应是市场需求,需要有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才能发展,选项B符合题意。

绿腰带项目实施地点在城市郊区,离城市近,不需要高度发达的交通网,过度密集的交通网会大量占用农业用地,排除A。

绿腰带项目实施后,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可以吸引外来人口就业,因此当地拥有充足的剩余劳动力不是发展前提,排除C。

绿腰带项目不是高科技产业,拥有掌握现代科技的农民有利于项目实施和发展,但不是发展前提,排除D。

2.绿腰带项目是要保持郊区乡村的风格,对推动郊区城市化进程影响不大,A不符合题意。

绿腰带项目并没有使郊区地域范围得到扩展,B不符合题意。

绿腰带项目完善了郊区对城市的服务功能,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优质的农产品,还提供了适宜的休闲场所,C符合题意。

材料信息表明,绿腰带项目要保持农业用地,所以没有改变土地利用类型,D不符合题意。

5.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图中M岛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东半球,东十一时区B.位于西半球,东十一时区C.地球上新一天开始最早的地方D.位于大西洋上,属于珊瑚岛2.图中岛屿M的面积约为A.300平方千米B.3000平方千米C.6000平方千米D.9000平方千米【答案】1.B2.B【解析】【分析】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1.由图中所给经纬度可知,M岛位于太平洋的热带海域,其成因应是珊瑚岛。

由于其经度值为160°E~170°E,位于160°E以东,该岛屿位于西半球,地处太平洋;东十一区的中央经线为165°E,根据岛屿经度可以确定其为东十一区,B正确,AD错误。

地球上新一天开始最早的地方理论上位于180°经线上,C错误。

故选B。

2.该岛屿基本是一正方形,地处赤道附近,南北与东西的差均为30′,长宽长度均约为55千米,其面积约为55×55=3 025平方千米,结合选项可知,B最接近,ACD错误。

故选B。

6.读“倒U型区域发展规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示发展阶段叙述正确的是A.①发展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B.②是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C.③是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D.①②③阶段体现了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发展趋势2.从全国来看目前我国仍处于图中A.①B.②C.③D.①②【答案】1.D2.B【解析】1.结合图中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差异可判断①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域差异较小;②为工业化阶段区域差异大;③为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区域差异小。

①②③阶段体现了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发展趋势,D正确,故选D。

2.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阶段,经济发展处于中期加速阶段,即图中②阶段,区域差异大,所以选B。

7.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先行者。

如图为工业4.0的简单示意图。

读图,完成问题。

1.图中产业之间存在的主要联系是A.生产协作联系B.商贸联系C.科技与信息联系D.物品联系2.当服务的互联网和物品的互联网融合后A.工业的市场区位增强B.用户的要求影响减弱C.工厂分布将越来越集聚D.服务业产值比重下降【答案】1.C2.A【解析】【分析】1.工业4.0是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图中生产、物流、销售、办公等都是智能化服务,产业之间存在的主要联系是科技与信息联系,C对。

没有生产协作联系、商贸联系,A、B错。

没有物品联系,是信息联系,D错。

故选C。

2.当服务的互联网和物品的互联网融合后工业的市场区位增强,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是订单生产,A 对。

用户的要求影响增强,B错。

工厂分布将越来越分散,C错。

服务业产值比重上升,D错。

故选A。

【点睛】图中生产、物流、销售、办公等都是智能化服务,产业之间存在的主要联系是科技与信息联系。

当服务的互联网和物品的互联网融合后工业的市场区位增强,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是订单生产。

8.2016年2月,俄罗斯外交部消息称,因叙利亚长期武装冲突而离开该国的难民总数为460万。

同时,国内流离失所者数量明显更多,有超过760万人被迫离开自己的住所,迁移至该国更加安全的地区。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影响叙利亚难民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水源因素B.政治因素C.环境因素D.经济因素2.有关叙利亚难民迁移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对迁入地的社会治安造成不利影响B.提高了叙利亚的环境人口容量C.加强了叙利亚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流D.有利于迁入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答案】1.B2.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

1.叙利亚长期武装冲突导致难民迁移,故影响叙利亚难民迁移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因素,故选B。

2.离开该国的难民总数为460万,国内流离失所者超过760万人,对迁入地的社会治安造成不利影响,A 正确。

武装冲突降低了叙利亚的环境人口容量,B错误。

不利于叙利亚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流,C错误。

难民过多,不利于迁入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D错误。

故选A。

9.现代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特点是( )A.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地价高的市中心地区B.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C.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昼夜人流车流不息,热闹非凡D.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之间界限分明,体现了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

【详解】A项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郊区,环境优美且交通较便利的地区,A错误;B项工业区向城市边缘移动,并靠近交通干线分布,既降低生产成本,又可减少对市中心的环境污染,B正确。

C项中心商务区,昼夜人口数量变化大,C错误。

D项城市各功能分区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D错误。

故选B。

10.仙安石林位于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七百多米高的仙安岭上,属于罕见的热带喀斯特剑状、针状石林。

下图为“海南省沿109°E的地形剖面及岩石构成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石林地貌发育过程对当地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A.地表水资源变丰富B.地形变得更加平坦C.交通运输建设便利D.旅游资源更加独特【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地貌发育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详解】石林地貌分布区,形成地下溶洞、地下暗河等地貌,地表水流失,故地表水资源贫乏,A项错误;地形变得崎岖不平,故B项错误;地形崎岖,不利于交通建设,故C项错误;石林地貌独特,成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故D正确。

故选D。

11.读新西兰北岛某牧场的位置及其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不利于谷物生产的主要原因是A.年温差较大B.光热条件较差C.水资源不足D.劳动力不足2.图示牧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游牧业B.热带迁移农业C.乳畜业D.大牧场放牧业【答案】1.B2.C【解析】【分析】1.谷物生长对光热条件要求较高,图示区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年温差较小,水源充足,但对作物生长期间需求的光热条件不能满足,不利于谷物生长,这里机械化水平较高,据此分析选B。

2.图示区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对作物生长期间需求的光热条件不能满足,不利于谷物生长,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该地技术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且外运条件较好,故该地大力发展了乳畜业,选C。

【点睛】乳畜业(随城市发展而产生的农业地域类型)(1)乳畜业的分布:北美五大湖周围、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

(2)乳畜业的特点:(以西欧为例)面向城市市场、商品化、集约化。

(3)影响因素:市场、饲料。

(4)乳畜业的形成条件(区位条件):①自然: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多雨,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饲料充足)②社会经济:城市化水平高;有食奶习惯;市场需求量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