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带电体系的静电能

带电体系的静电能


解:(1)根据空腔导体的静电性质和球对称性,两空腔内表面的 电荷面密度分别是
1


Q1
4R12
和 2


Q2
4R22
又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导体外表面的的电量Q=Q1+Q2,由于 球对称性,导体外表面的电荷面密度是


Q1 Q2
的电容分别为
C1

0
S d
,
C2

0
S 2d
板极上带电± Q时所储的电能为
W1

1 2
Q2
0C1

1 2
Q2d
0S
,W2

1 2
Q2 2d
0S
故两极板的间距拉开到2d后电容器中电场能量的增量 为
W=W2-W1

1 2
Q2d
0S
(2)设两极板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为F ,拉开两极板时 所加外力应等于F ,外力所作的功A=Fd ,所以
(c)圆柱电容器
C

2 0L
ln( R2 )
R1
(F)电容器的联接 (G)电容器的能量
(1)串联
1 1
C i Ci
(2)并联
C Ci
W

Q2

1 CU 2

i
1 QU
2C 2
2
(H) 点电荷系的静电能
1n W 2 i1 qiVi
4.例题
例1.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的中性导体球,内部有两个球 形空腔,半径分别为R1和R2,在空腔中心分别放置点电 荷Q1和Q2,试求:
F A W Q2
d d 20S
第二章小结
本章知识要点:
1.基本概念
(1)静电平衡 (2)静电屏蔽 (3)电容 (4)静电能
2.基本理论
(1)库仑定律
(2)叠加原理
(3)高斯定理
(4)环路定理
3.基本知识
(5)电场线和等势面的性质
(1)金属导体电结构的特点 (A)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
1.2 三个点电荷
依次把q1 、q2、 q3从相距无限远移至所在的位置。
把q1 移至A点,外力做功 A1 0
再把q2 移至B点,外力做功
最后把q3 移至C点,外力做功
C
A2 A3

q2 q3 (
q1
4
q1
0
r12
4 0 r13
q2
4 0 r23
)
q3 r13
r23 A r12
所以
A

q2V1

1
4 0
q1q2 r
Ar B
q1
q1
q2
q2
同理,先把q2从无限远移B点,再把q1移到A点,外力做功为
A q1V2
1 q1q2
40 r
(V2是q2在A点产生的电势)
可见:两种不同的迁移过程,外力做功相等。
根据功能原理,外力做功等于系统相互作用能增量,因此
q1、q2处于相距为r的状态时静电能为W
S
3.电容器的静电能
设电容器的电容为C,某一瞬时极板带电量绝对值 为q(t),则该瞬时两极板间电压为 u(t) q(t)
C 此时再继续将电量为dq的正电荷从负极板—>正极板, 外力作多少功?外力所作的功将转化为电容器的能量。
dA dWe u(t)dq
静 电 能
We
Q
u(t)dq
(1)两空腔内表面的电荷面密度 1和 2
导体球外表面的电荷面密度

R Q2
O
R2
Q1
(2)导体外任意点的场强和电势,
R1
(3)两空腔内部的场强和电势,
(4)如果导体接地,上述答案如何变化?如果Q1、Q2位置 变化(仍在空腔内),上述答案是否变化?如果有另 一个点电荷Q3置于导体外,上述答案是否变化?
0
Q q dq 1 Q2
0C
2C
电量 0——>Q
例题、一空气平行板电容器的板极面积为S,间距为d, 用电源充电后两极板上带电分别为± Q。断开电源后 再把两极板的距离拉开到2d。求(1)外力克服两极 板相互吸引力所作的功;(2)两极板之间的相互吸 引力。(空气的电容率取为ε0)。
解 (1 )两极板的间距为d和2d时,平行板电容器
先把q1从无限远移至A点,因q2与A点相距仍然为无限远, 这一过程外力做功等于零。
A
q1
q1
q2
再把q2从无限远移至B点,外力要克服q1的电场力做功,其 大小等于系统电势能的增量。
A q2 (V1 V )
(V1是q1在B点产生的电势,V∞是q1在无限远处的电势)
V1

1
4 0
q1 r
V 0
(2)静电平衡条件: (B)外表面场强垂直于导体表面
(3)导体的静电性质:
(A)电势分布特点
(B)电荷分布特点
(C)场强分布特点 (D)空腔导体的静电性质
(a)空腔内无带电体 (b)空腔内有带电体
(a)平板电容器 (E)电容器的电容 (b)球形电容器
C 0S
d C 4 0R1R2
R2 R1
§2-5 带电体系的静电能
电荷之间具有相互作用能(静电势能),当电荷间相对位 置发生变化或系统电荷量发生变化时,静电能与其它形式的能量 之间发生转化。
1.带电体系的静电能 1.1 两个点电荷
约定q1、q2处于相距无穷远的静电状态时静电能为零,则它们 处于任意状态时(相距为r)的静电能便有确定的数值。
W A 1 q1q2
40 r
Ar B
q1
q1
q2
q2
为了写成对称的形式,可改写为
W

1 2 q1
1
4 0
q2 r

1 2 q2
1
4 0
q1 r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2
qiVi
i 1
结论:两个点电荷组成的系统的相互作用能(电 势能)等于每个电荷在另外的电荷所产生的电场中
的电势能的代数和的一半。
(电势能)为
W

1 2
n

i 1
qiVi
(Vi是除qi外的其它所有电荷在qi 所在处产生的电势)
2.电荷连续分布时的静电能
以体电荷分布为例,设想不断把体电荷元dV从
无穷远处迁移到物体上,系统的静电能为
W

1 2

V
dV
(是体电荷元处的电势)
同理,面分布电荷系统的静电能为
W

1 2
dS
q2
( q1
4 0
r12

q3 )
4 0 r23

q3
(
q1
4 0
r13

q2 )]
4 0r23

1 2
(q1V1

q2V2

q3V3 )

1 2
3
qiVi
i 1
(V1是q2和q3在q1 所在处产生的电势,以此类推)
1.3 多个点电荷
推广至由n个点电荷组成的系统,其相互作用能
q1
B q2
三个点电荷组成的系统的相互作用能量(电势能)
W A1 A2 A3

q2
q1
4 0r12

q3
(
q1
4 0
r13

q2 )
4 0r23
C q3
r13
q1
r23 A r12
B q2
可改写对称的形式为
W

1 2
[q1
(
q2
4 0 r12

q3 )
4 0 r1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