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常用铸造合金及其熔炼

第二章 常用铸造合金及其熔炼


(二)铸钢的热处理
1、目的:
细化晶粒、消除魏氏组织、消除铸造 应力、提高力学性能。
2、工艺:
退火和正火处理。 铸钢正火后的力学性能较高,生产效 率也较高,但残留内应力较大。 可采用正火加高温回火。 铸钢件不宜淬火,淬火时极易开裂。
(三)铸钢的熔炼
冶炼设备: 电弧炉、平炉和感应电炉等; 电弧炉用得最多; 平炉仅用于重型铸钢件; 感应电炉主要用于合金钢中、小 型铸件的生产。
主要用砂型铸造,浇注温度较低, 对型砂的要求较低,中小件大多 采用经济简便的湿型铸造。 一般不需要进行热处理,或仅需 时效处理即可。
(二)球墨铸铁
1.组织和性能特点 随着化学成分、冷却速度和热处理 方法的不同,球墨铸铁可得到不同的 基体组织(F、F+P、P):
力学性能比灰铸铁高得多,抗拉强度 可以和钢媲美,塑性和韧度大大提高。 通常σb=400~900MPa,δ=2%~18%;
1.电弧炉炼钢
利用电极与金属炉料间电弧产生的热量 来熔炼金属。 炼钢金属材料:废钢、生铁和铁合金等。 其它:造渣材料、氧化剂、还原剂和增 碳剂等。
铸钢用途:
承受重载荷及冲击载荷的零 件,如铁路车辆上的摇枕、侧架、 车轮及车钩,重型水压机横梁, 大型轧钢机机架、齿轮等。
铸钢分类:
碳素铸钢、低合金铸钢和高 合金铸钢等。
(一)铸钢的铸造工艺特点
铸造性能差:熔点高,钢液易氧化; 流动性差;收缩较大,体收缩和线收 缩约为灰铸铁的3倍和2倍。 铸造工艺复杂:为保证铸件质量, 避免出现缩孔、缩松、裂纹、气孔和 夹渣等缺陷,必须采取更为复杂的工 艺措施:
(2)球化处理和孕育处理
球化处理和孕育处理是制造球 墨铸铁的关键,必须严格控制。 球化剂:我国广泛采用的球化 剂是稀土镁合金。
孕育剂:常用的孕育剂为含硅 75%的硅铁。
球化处理:
以冲入法最为普 遍,球化处理后 的铁液应及时浇 注,以防孕育和 球化作用的衰退。
(3)铸型工艺
凝固特性:球墨铸铁 含碳量较高,近共晶成 分,凝固收缩率低,但 缩孔、缩松倾向较大。 凝固的外壳强度较低;
应用:
1)农业机械中占40~60%; 2)汽车拖拉机中约占50~70%;
3)机床制造中约占60~90%。
铸铁特点:
1)生产设备和工艺简单、价 格便宜;
2)有良好的铸造性、切削加
工性及减震性等优良的使用性能 和工艺性能。
分类
①按碳的存在形式分: 白口铸铁、 灰口铸铁和麻口铸铁。 ②按石墨存在形式分:灰口铸铁、 可锻铸铁、球墨铸铁、蠕墨铸铁。
(有缺口试样)-1/MPa
690
410 0.59 26 150 ﹤229
815
640 0.785 3 155 229~321

度/HBS
2.生产特点
1)铁液
要有足够高的含碳量,低的硫、磷 含量,有时还要求低的含锰量。 球化和孕育处理使铁水温度要降低 50~100℃,为防止浇注温度过低,出 炉的铁水温度必须高达1400℃以上。
因此,金属在冲天炉内并非简单 的熔化,实质上是一种熔炼过程。
2.铁液化学成分的控制 (1)硅和锰
炉气氧化使铁液中的硅、锰产生熔 炼损耗; 通常的熔炼损耗为:硅是趋向于共晶含 碳量(即饱和含碳量); 当含碳量低于3.6%时,将以增碳为 主;高于3.6%时,则以脱碳为主。
而球状石墨析出时的 膨胀力却很大,若铸 型的刚度不够,铸件 的外壳将向外胀大, 造成铸件内部金属液 的不足,在铸件最后 凝固的部位产生缩孔 和缩松。
防止措施:
①在热节处设置冒口、冷铁,对铸件 收缩进行补偿;
②增加铸型刚度,防止铸件外形扩大:
如增加型砂紧实度、采用干砂型或 水玻璃快干砂型,保证砂型有足够的 刚度,并使上下型牢固夹紧。
□冲天炉组成:
炉底、炉缸、 炉身和前炉四
大部分。
1.冲天炉的熔炼过程
燃料:焦炭。 金属炉料:铸造生铁锭、回炉料 (浇冒口、废机件)、废钢、铁合金 (硅铁、锰铁)等。 熔剂:石灰石和氟石。 过程:高温炉气上升、炉料下降, 在两者逆向运动中产生如下过程:
▲ 底焦燃烧; ▲ 金属炉料被预热、熔化和过热; ▲ 冶金反应使铁液发生变化。
碳是形成石墨和促进石墨化的元素。
硅是强烈促进石墨化的元素。
硫严重阻碍石墨化的元素。
锰能抵消硫的有害作用,故属于有 益元素。但过多则阻碍石墨化。 铸铁中锰的含量一般为0.6%~1.2%。
磷的影响不显著。
(2)冷却速度
铸件缓慢冷却,有利于石墨化; 同化学成分的铸铁,若冷却速度不 同,其组织和性能也不同。
铸造性能优良,切削加工性能好, 减振能力为钢的5~10倍,是制造机 床床身、机座的主要材料;
耐磨性好,适于制造润滑状态下工 作的导轨、衬套和活塞环等。
3、影响性能的因素 :
控制铸铁的组织和性能,必须控制铸 铁的石墨化程度。
主要影响因素: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
(1)化学成分
碳和硅:碳和硅是铸铁中最主要的元 素,对铸铁的组织和性能起着决定性的 影响。
5、灰口铸铁的应用
机床床身、底座、电器壳体、缸 体、泵体、盖、手轮等受力不大、 耐磨、减震零件。 变速箱体
重型机床床身(HT-250)
大型船用柴油机汽缸体(HT-300)
6.灰口铸铁的生产特点
主要在冲天炉内熔化,高质量的可 用电炉熔炼。 铸造性能优良,工艺简单,便于制 造出薄而复杂的铸件,多采用同时凝 固原则,不需要加补缩冒口和冷铁; 只有高牌号铸铁采用定向凝固原则。
一、铸铁件的生产 铸铁:含碳量大于2.11%的铁碳
合金,铸造合金中应用最广。在 实际应用中,铸铁是以铁、碳和 硅为主要元素的多元合金。
铸铁成分:
C(2.5-4.0)%、Si(1.0-3.0)%、 Mn(0.5-1.4)%、P(0.01-0.5)%、 S(0.02-0.20)%等,还可以加入一 定量的合金元素以改善和提高铸 铁的力学及物理化学性能。
利用激冷:同一铸件的不同部位采 用不同的铸型材料,使铸件各部分的 组织和性能不同。
铸件壁厚和碳硅含量对铸铁组织的影响
WC + Wsi (%)
(3)壁厚的影响: 壁厚不同的铸件因冷却速度的 差异,铸铁的组织和性能也随之 而变;
因此,必须按照铸件的壁厚选 定铸铁的化学成分和牌号。
4、灰口铸铁的热处理
处理,900~980℃,长时间保温。
可锻铸铁的石墨化退火工艺
2.组织、性能及应用
显微组织:
金属基体和团絮状石墨组成
a)铁素体可锻铸铁
b)珠光体可锻铸铁
性能:
①较高的冲击韧度和强度;
②适用于制造形状复杂、承受冲击 载荷的薄壁小件,壁厚<25mm。
用途:(表2-3)
低动载荷及静载荷、要求气密 性好的零件。
同时,仍保持灰铸铁某些优良性能, 如良好的耐磨性和减震性,缺口敏感性 小,切削加工性能好等。
焊接性能和热处理性能都优于灰铸铁。
珠光体球墨铸铁和45号锻钢的力学性能比较
性 能 45号锻钢(正火) 珠光体球墨铸铁(正火)
抗拉强度b/MPa
屈服强度0.2/MPa 屈强比0.2/b 伸长率δ(%) 疲劳强度
第二章
常用铸造合金及其熔炼
目的:①掌握铸铁、铸钢、铸造铜
合金、铸造铝合金的牌号、性能、特 点及应用;②熟悉钢铁的生产过程; ③了解各种熔炼设备。
重点:常用铸铁、铸钢、铸造铜合
金、铸造铝合金的性能及应用。
难点:合金的熔炼。
常用合金:铸铁、铸钢和非铁 合金中的铝、铜合金。
主要介绍这几种合金的性能、 生产特点、应用及其牌号。
1)去内应力退火(人 工时效) 应用:一些形状复杂 的铸件,如机床床 身,柴油机汽缸等。
汽 缸 套
灰铸铁件
活 塞 环
2)消除铸件白口退火
目的:改善切削性能。
3)表面淬火
提高某些铸件的表面硬度; 中、高频感应加热、火焰加热。
例如,机床导轨用高(中)频 淬火时,表面基体淬硬层深度 约为1.1~2.5(3~4)mm,硬 度HRC50。
③按成分分:普通铸铁、合金铸铁。
石墨(G)的力学性能与作用
①性能: σb=20MPa、HB3~5、δ、ak = 0。
②割裂作用:减振、机械性能降低; 断屑性能好。
③尖端效应:应力集中;
④润滑作用(自润滑和储油):减 摩和耐磨、切削性能好。
石墨(G)的形态
片状、球状、絮状。
(一)灰口铸铁
(三)可锻铸铁
白口铸铁通过石墨化退火处理得到 的一种高强韧铸铁。 有较高的强度、塑性和冲击韧度, 可以部分代替碳钢。 铁素体F基体(黑心)可锻铸铁 珠光体P基体可锻铸铁; F+P基体(白心)可锻铸铁少用。
1.生产特点
第一步:先铸造出白口铸铁,随后
退火使Fe3C分解得到团絮状石墨。
第二步:进行长时间的石墨化退火
2.性能及应用
石墨形态:
比灰铸铁中的石墨片的长厚比要 珠光体基体 小的片状,端部较钝、较圆,介于 片状和球状之间的一种石墨形态:
牌号:RuT420、RuT380、RuT340、
RuT300、RuT260
铁素体基体
蠕墨铸铁中的石墨
蠕墨铸铁的强度、塑性和抗疲劳性能优于灰铸 铁,其力学性能介于灰铸铁与球墨铸铁之间。
1、显微组织
金属基体(F、F+P、P)+片状石墨(G)

基体连续性只有60%左右;
割裂作用和尖端效应较大。
2、性能特点
σb约为120~250MPa,抗压强度与 钢接近,一般可达600~800MPa,塑 性和韧度近于零,属于脆性材料; 不能锻造和冲压;
焊接时产生裂纹的倾向大,焊接 性差;
存在问题:
缺陷:球墨铸铁件容易出现皮下气孔 ,皮下0.5~2mm处,直径1~2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