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三步教学法

小学数学三步教学法

小学数学“三步教学法”教改实验研究
赵庙小学:张乐顺
一、实验的指导思想及目的
直至今日在小学数学课的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仍占有很高的席位,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使很大一部分学生深受听不懂、跟不上和陪坐之苦。

导致中等学生的无效劳动和优等学生的重复劳动。

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学生成了被动的受授物体的容器。

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从性。

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抑制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不利学生的智力开发,这与当前“推行素质教育,优化高效课堂”的指导思想是相背离的。

因此改革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佳效果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则无旁代的责任。

伟大的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

”运用“三步教学法”。

小学数学教学不再是单调重复的讲解,单一乏味的问答,那有趣的教学内容,那畅所欲言的学习环境,那好、中、差的学生都有用武之地的氛围,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思维活跃了,教学变成了生动有趣,有哲理的集体活动。

二、实验的指导原则
小学数学“三步教学法”是在转变指导思想,更新教育观念,遵循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实施此法还必须遵循下列指导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从对现代儿童的智慧潜力和心理发展的正确分析出发,在发挥教师的主导
作用的前提下,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

主体性原则要求在实验中教师抓住儿童发展的最佳时期,提出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教学目标。

提供符合学生特点的知识材料,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

通过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主体性原则要求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

教师应努力创设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条件和环境。

2、组织性原则
课堂教学是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尽管我们的“三步教学法”在课堂结构形式上设有“分组讨论”的重要环节。

但它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它是有目的的、有针对性的进行的,不是放任自流。

组织性原则要求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把握学生的动态,有计划、有准备的组织教学。

以教学内容为主线进行各种教学活动。

组织性原则还要求实验教师设计练习题,要紧扣教学内容。

题目要严肃、合理。

学生在讨论解决问题时要加强指导,防备学生脱离实际。

3、实践性原则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毛泽东曾经说过,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

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活动是调动学生利用各种感觉器官参入教学过程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学生只有经过认识和实践的多次反复,通过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达到学习的目的。

实践性原则要求实验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提供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参与各项实践活动。

实践性原则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参入实践,指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材料。

增强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以便在实践活动中不会乱了手脚。

三、实验的内容和要求
“三步教学法”的具体内容是,把课堂分为:集中授课、分组讨论、反馈指导三个有效组成部分,把“教”与“学”,课本的示范作用以及学生间的相互启发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本着“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学习的主动性。

1、集中授课
集中授课,主要是指“新授”这一环节。

在这一步的教学中教师依据教学内容,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理、心理特点,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组织教材。

要精讲,把握主线。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入学习过程。

是全体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为深刻的印象。

集中授课这一环节,要把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有效地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分组讨论
分组讨论是上好实验课的重头戏。

这一环节对智力水平较好的同学来说,是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的过程。

对智力水平较差的同学来说,是获取新知识的再造过程。

它是“集中授课”的延续,是“集中授课”的有效结合体。

对“集中授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说白了“分组讨论”的过程是全体同学对所学知识的“消化过程”。

具体的做法是:
A、教师按照学生的智商水平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中好、中、差学生兼顾,前后排就近为组。

有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任组长。

B、完成新授后,教师把准备好的有关题目下发学生,学生独立完成后(可能也有部分同学完不了,只要大多数完成就行)分组讨论。

不同的解法,做题的过程中的想法等等,组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研究,对组员们出现的错误和疑难大家讨论解决,却有讨论不能解决的由组长记录下来,在下一步”反馈指导”中向老师提出来。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抓好三个落实⑴学习小组的组合要讲科学,把人员落实好。

⑵小组长在“分组讨论”中起着小先生的作用,要有成绩好,善于表达的同学担任。

⑶练习题目的设计要紧扣教学内容,难易结合落实到家。

3、反馈指导
每节课最后5—10分针对学生讨论中发现的问题引导反馈指导。

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由教师宏观讲解指导,在学生大脑中形成正确的思维映像定势。

个别差生提出的问题请一个优等生讲解或者采用补课的形式补救。

总之,“三步教学法”能使学生在一个愉快、民主的气氛中学习,更能体现教师的“扶”学生的“学”。

优等生更有用武之地,后进生也不会掉队
教育科研论文
数学三步教学法
赵庙小学
张乐顺
2018.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