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基础》参考答案

《心理学基础》参考答案

智慧树网课《心理学基础》
章节测试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1879年)。

2.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

3.在心理学研究中,用可以测量的行为来推测看不到的(心理),是心理学
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

4.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 需要、动机、意志
/ 情绪和情感 / 能力和人格)
5.被称为心理学史上第一次革命的心理学流派是(1913年产生的 / 行为主义
/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的)
第二章
1.(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
程或内部动力系统。

2.(自我实现的需要)力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
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实现自己理想。

3.动机和行为的关系表现在(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动机引起)
4.根据期望理论,要使目标对人的激励作用大,所激发的动机强度高,就必须
满足(期望值高 / 效价高)。

5.人的社会心理需要包括(成功恐惧 / 交往需要 / 成就需要)。

第三章
1.睡觉前喝了咖啡、茶或者可乐之类的饮料,常常导致兴奋,出现失眠现象。

这种失眠属于( 药物性失眠 )。

2.正常清醒时,能思考,能灵敏地解决问题,这种状态下的脑电波是(β波)。

3.有预定目的,但又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随意后注意)。

4.我们在听课做笔记时,写字处于( 自动化的 )意识状态。

5.注意的功能有(调节功能 / 维持功能 / 选择功能)。

第四章
1.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
2.同一感受器受不同刺激物的作用时,感受性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称为
(感觉对比)
3.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特征是知觉
的(恒常性)
4.感觉反映的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 / 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5.产生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有多种,如(眼睛的调节 / 运动视差 / 线条透视)第五章
1.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20~40 )秒钟。

2.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倒摄干扰 )
3.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组块 )
4.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 观念 / 字词 / 人名)
5.记忆的基本过程有( 编码 / 提取 / 保持 )。

第六章
1.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应。

(对)
2.具有具体形象思维能力的人,已经可以使用数学工具。

(错 )
3.对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判断就是命题,其真伪是可以被证明的。

( 对 )
4.归纳推理即经典三段论,是自然科学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

( 错 )
5.思维是(思考的过程)。

6.下面哪一项不是三段论的组成部分(过程)。

7.思维的工具包括(表象 / 语言 / 动作)
8.思维的三个基本单元是(表象 / 概念 / 命题)
第七章
1.情绪指的是一种主观体验(错)。

2.产生负面情绪主要是因为客观事物与个体的需要不相符合(对)。

3.情绪情感的外在行为表现是面部表情。

(错)
4.人际关系与情绪无关。

( 错)
5.积极情绪可以缓解病人的病痛程度。

(对)
6.根据詹姆斯-兰格学说,当我们看到一条蛇后,我们会先感受到恐惧,然后
身体才会因为害怕而发抖。

( 错 )
第八章
1.心理学上把这种多种能力的有机结合使活动得以高效实现的状况称为
( 才能 )。

2.心理学上一般把才能的高度发展称为( 天才 )。

3.( 晶体智力 )的主要作用是处理熟悉的、已加工过的问题。

它主要受后天的
教育和经验的影响。

4.现在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包含( 社会适应能力 / 解决问题能力 /
学习能力)的一种综合能力。

5.按照能力的倾向性,可将能力分为( 特殊能力 / 一般能力 )。

第九章
1.注意力的转移与人的气质类型有关,注意力容易转移的气质类型是(多血质)
2.依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论,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是发生在(青春
期(12—18岁))
3.在认知信息加工中,倾向于依据个人的内部参照,很少受外界刺激影响而改
变(即能以自己独立的标准觉察、判断事物)的人是(场独立型的)
4.人格具有(独特性和社会性 / 独特性和整体性)特性
5.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智力的高低 / 会影响对环境的适应和健康 / 不
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