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金山WPS VS微软OFFICE 金山WPS VS微软OFFICE一、金山的衰落1988年到 1996年之间,“WPS就是电脑的代名词”,WPS在国内办公软件的市场份额曾高达90%以上。
“因为WPS,才让微软在中国乃至世界办公软件市场不敢掉以轻心;因为WPS,让全世界了解到在中国还有一家公司能够和微软抗衡。
”国内软件界人士评价说。
WPS,1988年诞生自一个叫求伯君的24岁年轻人之手。
而这个产品也成就了这个年轻人,不仅使他成为国内软件业的元老级人物,还令他以此为基础扬名立万、发家致富。
“求伯君用一台386电脑撰写了WPS1.0,当时他的肝病发作三次。
”金山的资深员工透露当年的程序设计员求伯君如此清贫、勤奋和辛苦。
所以,当后来的老板求伯君从1998年起开始学习飞机驾驶等奢侈级的业余爱好,并在将金山经营管理大权交给雷军之后开始自己长达近10年的“玩乐年华”时,金山的上上下下几乎都认为“应该的,应该的”。
“1989年,求伯君研发的10万行代码的WPS面世,市场占有率一度超过90%。
”金山市场部人士回忆说,“而当时既没有广告,也没有什么评奖。
”随着WPS风靡全国,求伯君和WPS一夜成名。
“当年在中国,WPS几乎就是电脑的代名词,横扫中国办公软件市场。
”回忆起昔日辉煌,金山相关人士不禁感慨,“1992年到1994年,金山和WPS如日中天。
”据介绍,当年每套WPS的批发价是2200元,年销售量为3万多套,年销售额超过6600万元。
这对于当时的个人创业型企业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当时的求伯君和金山成了很多有志青年的楷模和目标。
如金山前总裁雷军就透露说,1992年之所以加盟金山,就是因为“求伯君是当时程序员的偶像”,自己想成为“求伯君第二”。
他当年亲手写的金山招聘广告词就是“求伯君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现在年龄在40岁以上的中年人,属于中国第一代电脑办公自动化用户。
他们都清楚地记得,上世纪90年代前后,国内最流行的新事物之一就是“电脑学习班”。
几乎每一个接触电脑的人都必须先学这几样东西:DOS命令、文字处理WPS、王码五笔、Windows 3.X等,大街小巷的打字社,基本都用WPS排版,高等学府的电脑课程讲授的是WPS,书店里的电脑类书架上也是形形色色的WPS使用手册和指南。
“当年人们印象中的电脑办公自动化,就是WPS+五笔字型。
”身为第一代电脑使用者的一位政府官员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回忆说。
但是对于为何后来不用、何时开始不用等问题,该人士一脸茫然:“是啊,为何后来就不用了呢,是不是WPS没有了,还是技术落后了,只记得后来大家都开始用微软Office了。
”微软“入侵”,WPS几乎一夜之间销声匿迹——1996年,初到中国的微软主动找到金山,双方签署了一份后来被雷军认为是“我们上了微软的当”的“一纸协议”,结果是,WPS的用户“潜移默化”地转到了微软门下。
1996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对于金山,这是悲伤的一年,WPS告别了阳光灿烂的日子,与微软的竞争“输得一塌糊涂”;对于微软,则是“拿下”中国市场的标志性年份。
也是在这一年,双方真正结下“梁子”。
当时的大背景是,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中国软件市场也急剧加大。
庞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诸多跨国软件企业纷至沓来。
微软和比尔?盖茨的到来,对于金山和求伯君来说,无异于“狼来了”。
公开资料显示,创建于1975年的微软,在1996年时的状况是:员工人数已经从最初的40多名发展到1.6万名,资产近200亿美元,其营业额可同拥有30万名员工的IBM相媲美。
据金山内部人士介绍,微软一进入中国就盯上了金山。
例如,1994年最初进入中国时,曾有微软高管找到金山的创始人和最早的投资人——香港商人张旋龙,游说要收购金山,但颇有商业眼光的张旋龙思前想后最终没有卖;1995年初,微软开价年薪70万人民币向求伯君抛出绣球,想将这个“中国程序第一人”纳入帐下等等。
1996年,微软终于主动上门找上金山。
“当时微软找金山的目的很明确、也很简单。
”当年参与双方面谈的金山“老人”介绍说,“就是希望金山将WPS格式与微软共享。
”这个看似简单的“希望”意味着什么,微软的这个要求金山该不该答应,金山如果当初没答应,今天的中国软件业是否就是另一种景象,金山相关人士给记者提供了关于这些疑问的一个定性式的答案:“正是这个看似简单的希望和要求,让微软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抢占了中国市场,令WPS几乎一夜之间销声匿迹,还差点把金山置于倒闭的困境。
”“国内软件界元老倪光南先生曾有一句至理名言——软件市场具有天然的垄断性。
1994年的WPS如日中天,几乎垄断了国内电脑办公自动化市场。
所以,微软进入中国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办法将WPS的老用户转移到Word平台上来。
”该人士继续介绍说。
于是,微软主动向金山抛出了橄榄枝,希望与金山WPS在文档格式上兼容。
然后,双方签署了一份协议——双方都通过自己软件的中间层RTF格式来互相读取对方的文件。
“当时金山并没有觉得WPS的格式是一个多大的秘密。
”WPS97及以后多个版本的领军人物之一沈家正多年后回忆说。
WPS格式向微软开放意味着什么,简单地说,在当时,就是原先的WPS用户可以使用微软Word打开、编辑WPS格式文档。
就这样,金山将自己的“具有天然垄断性的”WPS格式“友好地”向微软开放了。
此后,令金山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1996年8月,微软发布了操作系统Windows95 OSR2IE浏览器产品,其多功能化设计加速了DOS(即中国用户通称的Windows97),捆绑了其系统退出历史舞台。
“随着操作系统从DOS过渡到Windows平台,以及Word功能的不断丰富,WPS用户也逐渐通过…格式开放?这座桥梁转移到了微软Word旗下。
”金山有关人士对记者说,“一纸协议,成为了WPS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直到此时,金山人才明白过来吃了大亏;雷军更是公开叫屈:“我们上了微软的当”。
不过,20年后的2008年,求伯君再一次解读这件事情的时候,他说出了另一种看法。
对微软的恨之入骨已经“烟消云散”,他将更多的责任归结在了盗版上。
即便在WPS“很火”的时期,WPS也没给金山留下原始的资本积累。
而薄弱的资本积累,在对抗微软的时候则毫无底气,只能被动应战。
但当时,更为残酷的现实是,凭借Windows 的垄断优势,微软办公软件也一路凯歌,在全球范围内所向无敌。
最终,Office95中文版成为了DOS版WPS的最后终结者——这一结局被雷军后来形容为“WPS在微软Word面前死了一回”。
曾代表中国软件业最辉煌一页的WPS,也无法逃脱“微软之下,寸草不生”这一全球软件业“咒语”。
“老霸主”与“新霸主”的较量——办公地址“面对面”、产品类型“你有我也有”、“中山装”、新闻发布会金山与微软的交锋并没有结束。
1999年初,金山的办公地址迁到了中关村黄庄附近的翠宫饭店。
饭店斜对面的一座名为“西格玛”的高档写字楼,正是微软中国的总部。
有媒体记者对此写道:“金山希望在微软的地盘之外,建立一个足以让微软感觉到难受的标志”。
不过从当时的实力对比来看,金山之于微软,不亚于蚂蚁与大象。
资料显示,1999年7月16日,微软股票市值突破5000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的企业,这一数字相当于美国当时最大的3家传统企业之王:埃克森石油、可口可乐、AT,T股票市值之和。
但金山依然在比拼。
经典行动之一就是放弃原有的DOS版WPS,开发类似Office的办公组件——“盘古”,以迎战微软。
“之所以将其命名为…盘古?,是因为我们认为自己当时干的就是开天辟地的事情。
” 雷军回忆说。
可惜,这个标志着金山进军Office市场的“盘古”并没有开天地。
在投入了200多万元的开发和宣传费用之后,金山宣告“盘古组件”失败。
DOS版WPS被终结、Windows版WPS“盘古”失败,人才流失、财务困难、公司几乎倒闭与微软的竞争中,金山几乎是节节败退。
据说,当时求伯君把张旋龙1993年奖励的别墅作价200万人民币卖掉了,雷军因理想破灭而想辞职开个小酒吧面对现实困境,“养家糊口”求生存成了首要任务。
金山终于被迫实施“以战养战”的策略——通过其他软件产品的盈利来维持企业的生存。
如1996年先是推出国内第一个商业游戏软件《中关村启示录》,后又推出《金山影霸》,1993年3月推出《剑侠情缘》,1997年5月起陆续推出《金山词霸》多种版本,1999年推出《金山快译》,以及后来的《金山毒霸》等等。
有意思的是,金山的这些软件产品几乎个个都大获全胜。
“金山是不是不做WPS了,”1995年至1997年,当金山的上述产品红红火火的同时,很多人这样猜测,因为这期间外界几乎看不到WPS的任何动静。
“金山从未放弃WPS,只是连我都没想到WPS97的研发时间会这么长。
”求伯君对记者说,“微软Windows升级太快。
我们什么都要靠自己从头做起,这直接导致了WPS97难产。
”“当年如果WPS97能在1995年推出,直接和Word6.0竞争,Word6.0肯定没戏。
”求伯君骄傲中透露出些许无奈。
在沉默了近4年之后,WPS终于复出了。
1997年10月,WPS97横空出世——这是首款运行在Windows平台上的国产中文处理软件。
凭借2000万的用户基础,WPS97两个月内就售出了13000多套,名列当时办公类软件销量排行榜的榜首,最后销量3万套,当时的售价是每套480元(家庭版168元)。
“WPS复出”还被评为当年中国电脑界的10件大事之一。
1998年,WPS97也被列入国家计算机模拟考试的内容之一。
同一时间,微软也出招了。
几乎在WPS97上市的同时,微软中国推出了97元的Word97入门版。
“这个版本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因为虽然功能上与Word97标准版一样,但编辑数字受到限制,每次只能编辑打印一页纸。
这个版本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绝无仅有,显然目的只是为了阻击金山WPS东山再起。
”国内软件界人士分析说。
外界还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细节,WPS97上市之后,求伯君出席重大场合时,都身穿深蓝色中山装:“中国人不能没有自己的衣服,同样中国人也该有自己的软件。
”更大的较量又出现了。
在1999年8月30日微软Office2000中文版正式发布之前,金山抢先宣布WPS2000于4月3日上市。
这一版本集成了文字处理、图文排版、电子表格、多媒体演示制作以及图像处理五大功能,而价格仅是微软Office97的1/4。
参加这次发布会的媒体记者又发现了一个细节——求伯君没有穿代表民族软件的中山装,而是穿上了西装。
求伯君回应说:“金山与微软的竞争,此前常常打民族牌。
这样做容易让人产生误会,误认为金山只会用民族牌博得同情。
其实我们对自己的技术也很自信,这次金山要在技术创新和性价比上直接与微软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