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糖行业分析目录报告主要摘要: (3)一、行业概况 (4)二、我国糖业概况 (4)(一)我国糖料生产的区域分布 (5)(二)我国制糖行业特点 (6)(三)我国食糖的主要用途 (6)(四)我国食糖的产销情况 (7)(五)我国食糖进出口情况 (8)(六)我国食糖价格情况 (8)小结: (9)二、甜菜糖与甘蔗糖对比 (10)(一)种植分布区域 (10)(二)种植面积比较 (11)(三)种植成本与收益比较 (12)(四)甘蔗糖和甜菜糖生产成本比较 (13)(五)甘蔗糖和甜菜糖性状差异 (14)小结: (14)三、甜菜糖产业情况 (14)(一)甜菜习性 (15)(二)甜菜的种植、生长与压榨 (15)(三)甜菜种植基本情况 (17)(四)甜菜糖厂情况 (18)(五)内蒙甜菜糖优势 (20)小结: (22)报告主要摘要:我国作为重要的食糖生产国和消费国,糖料种植与生产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糖料的总需求量较平稳,但受糖价、政策、天气、进出口等因素影响,糖料的种植与生产成周期性变动,这也导致了糖价的波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糖的需求量缓慢增长。
国内糖料的生产一直不能满足需求,需要靠进口来维持供需平衡。
由于我国实行糖料进口配额管控政策,国外糖对国内市场冲击不大。
由于糖的经济效益较稳定,近年来农户和糖厂生产积极性均较高。
甜菜糖经济效益高于甘蔗糖,同时甜菜种植土地供应充足、机械化程度高,甜菜的种植面积和甜菜糖产量再逐渐增加。
内蒙地区是甜菜糖的重要产区,糖厂在各自区域内垄断,占有主动权。
甜菜种植采用订单模式,一方面保障了原料的平稳供应,一方面也提高了原料的质量。
内蒙地区甜菜行业快速发展的条件已相对成熟,行业有望继续发展壮大。
虽然甜菜糖行业已发展成熟,但仍还有多重因素还影响着甜菜种植,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关注:一、糖价受供应量及国外糖价影响,糖价的波动会影响农户甜菜种植的积极性。
二、种植玉米、土豆、葵花、蔬菜等竞争作物的经济收益变动会影响甜菜种植面积的稳定。
三、糖厂产销计划、品质要求、收购价格直接影响下一年甜菜种植。
一、行业概况糖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
人类在史前时期就懂得从鲜果、蜂蜜、植物中摄取甜味食物,后发展为从谷物中制取饴糖,继而发展为从甘蔗甜菜中制糖等。
食糖既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食品工业及下游产业的重要基础原料,与粮、棉、油等同属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产品。
制糖行业作为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业,与糖料种植紧密相关。
制糖业是利用甘蔗或甜菜等农作物为原料,生产原糖和成品食糖及对食糖进行精加工的工业行业。
制糖业是资源型行业,糖价是判断制糖行业是否景气的最主要的指标。
制糖行业也是周期性行业,糖价的波动主要是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的。
糖料一般春季生长,10月开始收获。
制糖企业每年从10、11月开榨到第二年3、4月停榨为一个生产周期,称为一个榨季。
原料采购和生产呈现季节性和阶段性,而销售则是全年进行。
目前全球有103个国家或地区生产食糖,2018/19榨季印度、巴西、欧盟产糖量位列全球前三,其中欧盟是甜菜的主产国。
全球食糖总产量为1.9亿吨左右,其中80%是甘蔗糖,20%为甜菜糖。
2018年我国成品糖产量累计为1076万吨位列全球第四,其中甘蔗糖944万吨,甜菜糖132万吨,比例分别为87.73%、12.27%、二、我国糖业概况我国食糖生产的基本原料是甘蔗和甜菜,甘蔗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甜菜生长于温带地区。
作为重要的食糖生产国和消费国,糖料种植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产量和产值仅次于粮食、油料、棉花,居第四位。
(一)我国糖料生产的区域分布我国甘蔗糖的主产区集中在南方的广西、云南、广东湛江等地,甜菜糖主产区主要集中在北方的新疆、黑龙江、内蒙等地。
由于东南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结构调整,我国甘蔗种植逐渐向西转移。
目前最大的蔗糖基地广西种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6%以上。
我国北方各省均有甜菜种植,但主要以新疆和内蒙古两省为主,这两省甜菜产量占全国甜菜产量比例可达85%,其中新疆地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甜菜块根含糖率普遍能够达到16%到17%,是国内最适宜种植甜菜的地区,但是由于深居内陆,对外运输成本较高,因此产量扩张较为缓慢,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相比较而言更加具有运距优势,因而甜菜种植面积近两年迅速扩大。
中国糖料播种面积上表中,从中国糖业协会网站获得数据,近年来全国糖料播种面积变动不大,略有增长。
(二)我国制糖行业特点我国食糖生产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大约以6年作为一个周期。
在这6年中,基本上是前3年连续增产,后3年连续减产。
导致我国食糖生产出现周期性变动的主要原因:一是糖料种植(甘蔗)具有自然的周期性生长规律;二是糖料的生产和加工时间比较长,特别是食糖的加工时间相对较长,因此由价格变动对产量产生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价格上升导致作物的增产会反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反之,价格下跌引起的减产也是如此;三是周期性出现的自然灾害也是导致糖料生产强周期性的重要原因。
(三)我国食糖的主要用途我国食糖的需求来源于家庭需求和工业需求,两者占比分别为25%和75%。
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食糖人均消费水平呈现逐步上升态势。
城镇居民的食糖支出和消费性支出均上升明显。
事实上,我国食糖人均年消费量仅有11千克;而世界的平均水平是24千克,与我们有着相似饮食习惯的台湾和香港地区也分别达到23.90千克和31.00千克。
另一方面,制糖业最重要的下游产业是食品工业。
近年来,食品制造和加工行业的销售收入保持平均15%以上的稳定增长,从而导致工业用糖迅速增加。
具体细分,食品工业主要包括饮料制造业,饼干制造业,糖果、果冻制造业,罐头制造业和乳制品制造业。
展望未来,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和消费水平的提高,食品工业仍将维持稳定的增长态势。
(四)我国食糖的产销情况近几年我国食糖产量基本在1000万吨左右,是全球第四大产糖国。
整体看全国食糖产量较稳定。
甘蔗糖一直占全国食糖产量的85%以上。
但甜菜糖产量占比在逐年上升,近5年我国甜菜糖产量增产54%,在糖产量占比从5.6%提升到12.3%。
我国是世界第四大食糖消费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十年间我国食糖年消费量增长了500万吨,达到2018年的1520万吨,近几年消费量趋于稳定。
目前我国人均食糖消费量约 11公斤,仅为全球平均水平24公斤的 1/2,参考饮食习惯,对标日本仍有超过 50%的增长潜力。
这主要是由我国的饮食习惯决定的,食糖在我国仅仅是调味品,而不是能量补充品,因此很难达到西方国家食糖消费的水平。
(五)我国食糖进出口情况由于我国产糖量无法满足消费需求,我国长期从巴西、古巴、泰国、澳大利亚等国进口食糖,进口量占全球进口糖数量10%。
进口糖凭借其成本低的优势,会对国内糖价产生较大冲击,为保障国内食糖市场的稳定,我国对食糖进口实行配额管理制度。
食糖进口配额制度对国际食糖设置了进入壁垒,有利于保护国内自产糖市场。
进口量根据国内产销情况,每年在300万吨左右。
由于国内外糖市价差较大,有些时候甚至达到了每吨数千元,走私糖也较严重的存在,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打击走私糖的力度。
我国食糖基本没有出口:一是由于国际制糖成本低,糖价低于国内糖价;二是我国食糖自身供不应求,需要进口来满足需求缺口;三是由于生产技术原因,我国“一步法”生产的一级白砂糖质量相对较差,基本没有出口市场。
(六)我国食糖价格情况产量、国储糖抛收、进口政策、走私糖数量等因素都会影响糖价,总体来看主要由供应量的增减来决定,糖的需求则表现稳定。
从当前国内糖市现状来看,供不应求格局客观存在。
总结近几年糖价走势,糖价变动在一定程度上跟随产量情况变动,有一定的周期规律,呈现出3年的周期性。
2018年糖价平均为5700元/吨,2019/2020榨季是糖价下行的第三年,未来三年糖价有望上涨。
小结:从种植方面看:糖料种植面积近几年趋于稳定,略有增长。
由于南方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甘蔗种植面积扩张有限,产量增加主要来自于单产增加,而北方甜菜糖发展面积大,是我国食糖供给的重要潜力地区。
近五年我国甜菜糖产量增长54%,甜菜糖占国内食糖比重逐渐从5.4%上升到12.3%,表明甜菜糖的生产发展仍具备相当大的潜力。
从供需方面看:我国糖的需求则表现稳定,年需求量约1500万吨,自产不能满足需求,需要通过进口来补充缺口。
我国人口基数大,但人均用糖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未来糖的需求量还会进一步增加。
由于国外制糖成本低,为了避免国外糖价冲击国内市场,我国实行食糖进口配额制度对国际食糖设置了进入壁垒,有利于保护国内自产糖市场。
从价格方面看:我国食糖的价格主要受产量、国储糖抛收、进口政策、走私糖数量等因素影响。
食糖产销不稳定是造成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糖料生产的波动是食糖市场波动的根本原因。
国际市场的变化以及进口和走私对国内食糖市场也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国际油价的不断上涨刺激了巴西等国对酒精的需求,相应减少了食糖产量,支持了国际糖价的高位运行。
二、甜菜糖与甘蔗糖对比甜菜和甘蔗是两大糖料作物,二者在农艺性状和经济指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种植分布区域糖料作物在我国各有其不同的适生地区。
甜菜主要适于种植在东北、西北、华北地区,即黑龙江、新疆、内蒙古、吉林、山西、甘肃、宁夏、辽宁等地。
生长最低温度为 4-5℃,最适温度为25℃左右,最高温度28-30℃。
甘蔗则适宜在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福建、四川、江西、湖南等地生长,在南、北纬度35°以内都可种植生长,以南、北纬 10-23°为最适宜生长区。
一般要求年平均气温 18-30℃,全。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由于东南沿海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我国甘蔗生产逐渐向西转移,区域布局得到优化。
按照气候条件适宜、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制糖产业布局合理等原则,桂中南部、滇西南部和粤西为全国甘蔗优势区。
(二)种植面积比较来自:Choice金融终端2009年-2018年全国糖料种植面积呈周期性波动,总体波动不大。
经三年甜菜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甘蔗种植面积有所下降,甜菜的占比逐年上升,但甜菜种植面积比不上甘蔗稳定。
(三)种植成本与收益比较1、成本比较(数据来源于网络)广西地区甘蔗平均每亩产5吨,由上表可见每亩成本平均2100元左右(三年平均);内蒙地区甜菜平均亩产3.5吨,由上表可见每亩成本平均1300至1800之间。
2、收益比较按照2018年收购价格计算(不包括政府补助):甘蔗每吨收购价格480元,亩产5吨,平均亩成本2100元,平均每亩收入300元。
甜菜每吨收购价格520元,亩产3.5吨,平均亩成本1500元,平均每亩收入320元。
由此可见,种植甘蔗和甜菜的收益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