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装结构热工性能设计计算书设计:校对:审核:批准: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二〇一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目录1 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 (1)2 计算中采用的部分条件参数及规定 (1)2.1 计算所采纳的部分参数 (1)2.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的部分规定 (2)3 幕墙结构基本参数 (6)3.1 地区参数 (6)3.2 建筑参数 (6)3.3 单元参数 (7)4 幕墙保温计算 (7)4.1 设计依据 (7)4.2 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7)4.3 U值计算 (7)5 结露计算 (8)5.1 水(冰)表面的饱和水蒸汽压计算 (8)5.2 在空气相对湿度f下,空气的水蒸汽压计算 (8)5.3 空气的结露点温度计算 (8)5.4 围护结构内表面的计算温度 (8)5.5 结露性能评价 (9)非透明幕墙结构热工设计计算书1 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建筑幕墙》GB/T21086-2007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12《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15 《玻璃幕墙光学性能》GB/T18091-2000 《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等以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GB/T2680-94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32-2009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JGJ176-2009 《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77-2009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GJ129-2012 《节能建筑评价标准》GB/T50668-2011 《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3/T-39-20112 计算中采用的部分条件参数及规定2.1 计算所采纳的部分参数按《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采用(1)冬季标准计算条件应为:室内空气温度:T in=20℃;室外空气温度:T out=-20℃;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 c,in=3.6W/(m2·K);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16W/(m2·K);室内平均辐射温度:T rm,in=T in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 rm,out=T out太阳辐射照度:I s=300W/m2;(2)夏季标准计算条件应为:室内空气温度:T in=25℃;室外空气温度:T out=30℃;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 c,in=2.5W/(m2·K);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16W/(m2·K);室内平均辐射温度:T rm,in=T in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 rm,out=T out太阳辐射照度:I s=500W/m2;(3)计算传热系数应采用冬季标准计算条件,并取I s=0W/m2;(4)计算遮阳系数、太阳光总透射比应采用夏季标准计算条件;(5)结露性能计算的标准边界条件应为:室内环境温度:20℃;室内环境湿度:30%,60%;室外环境温度:0℃,-10℃,-20℃(6)框的太阳光总透射比g f应采用下列边界条件:q in=α·I sα:框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I s:太阳辐射照度(W/m2);q in:框吸收的太阳辐射热(W/m2);2.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的部分规定(1)公共建筑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按3.1.1[GB50189-2015],公共建筑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栋建筑面积大于300m2的建筑,或单栋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300m2但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建筑群,应为甲类公共建筑;2单栋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300m2的建筑,应为乙类公共建筑。
(2)各城市的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应按表3.1.2确定。
表3.1.2代表城市建筑热工设计分区气候分区及气候子区代表城市严寒地区严寒A区博克图、伊春、呼玛、海拉尔、满洲里、阿尔山、玛多、黑河、嫩江、海伦、齐齐哈尔、富锦、哈尔滨、牡丹江、大庆、安达、佳木斯、二连浩特、多伦、大柴旦、阿勒泰、那曲严寒B区严寒C区长春、通化、延吉、通辽、四平、抚顺、阜新、沈阳、本溪、鞍山、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赤峰、额济纳旗、大同、乌鲁木齐、克拉玛依、酒泉、西宁、日喀则、甘孜、康定寒冷地区寒冷A区丹东、大连、张家口、承德、唐山、青岛、洛阳、太原、阳泉、晋城、天水、榆林、延安、宝鸡、银川、平凉、兰州、喀什、伊宁、阿坝、拉萨、林芝、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邢台、济南、德州、兖州、郑州、安阳、徐州、运城、西安、咸阳、吐鲁番、库尔勒、哈密寒冷B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冷A区南京、蚌埠、盐城、南通、合肥、安庆、九江、武汉、黄石、岳阳、汉中、安康、上海、杭州、宁波、温州、宜昌、长沙、南昌、株洲、永州、赣州、韶关、桂林、重庆、达县、万州、涪陵、南充、宜宾、成都、遵义、凯里、绵阳、南平夏热冬冷B区夏热冬暖地区夏热冬暖A区福州、莆田、龙岩、梅州、兴宁、英德、河池、柳州、贺州、泉州、厦门、广州、深圳、湛江、汕头、南宁、北海、梧州、海口、三亚夏热冬暖B区温和地区温和A区昆明、贵阳、丽江、会泽、腾冲、保山、大理、楚雄、曲靖、泸西、屏边、广南、兴义、独山温和B区瑞丽、耿马、临沧、澜沧、思茅、江城、蒙自(3)规范中关于公共建筑体形系数的规定:按 3.2.1[GB50189-2015],严寒和寒冷地区公共建筑体形系数应符合表 3.2.1 的规定。
表3.2.1 严寒和寒冷地区公共建筑体形系数单栋建筑面积A(m2)建筑体形系数300<A≤800≤0.50A>800 ≤0.40(4)规范中关于公共建筑窗墙比的规定:按3.2.2[GB50189-2015],严寒地区甲类公共建筑各单一立面窗墙面积比(包括透光幕墙)均不宜大于0.60;其它地区甲类公共建筑各单一立面窗墙面积比(包括透光幕墙)均不宜大于0.70。
(5)规范中关于公共建筑透光材料的可见光投射比的规定:按3.2.4[GB50189-2015],甲类公共建筑单一立面窗墙面积比小于0.40时,透光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60;甲类公共建筑单一立面窗墙面积比大于等于0.40时,透光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40。
(6)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限值:按 3.3.1[GB50189-2015],根据建筑热工设计的气候分区,甲类公共建筑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应分别符合表3.3.1-1~表3.3.1-6的规定。
当不能满足本条的规定时,必须按本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权衡判断。
表3.3.1-1严寒A、B区甲类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限值围护结构部位体形系数≤0.300.30<体形系数≤0.50传热系数K[W/(m2·K)]屋面≤0.28≤0.25外墙(包括非透光幕墙)≤0.38≤0.35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0.38≤0.35地下车库与供暖房间之间的楼板≤0.50≤0.50非供暖楼梯间与供暖房间之间的隔墙≤1.2≤1.2单一立面外窗(包括透光幕墙)窗墙面积比≤0.20≤2.7≤2.5 0.20<窗墙面积比≤0.30≤2.5≤2.3 0.30<窗墙面积比≤0.40≤2.2≤2.0 0.40<窗墙面积比≤0.50≤1.9≤1.7 0.50<窗墙面积比≤0.60≤1.6≤1.4 0.60<窗墙面积比≤0.70≤1.5≤1.4 0.70<窗墙面积比≤0.80≤1.4≤1.3窗墙面积比>0.80≤1.3≤1.2屋顶透光部分(屋顶透光部分面积≤20%)≤2.2围护结构部位保温材料层热阻R[(m2·K)/W]周边地面≥1.1供暖地下室与土壤接触的外墙≥1.1变形缝(两侧墙内保温时)≥1.2表3.3.1-2严寒C区甲类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限值围护结构部位体形系数≤0.300.30<体形系数≤0.50传热系数K[W/(m2·K)]屋面≤0.35≤0.28外墙(包括非透光幕墙)≤0.43≤0.38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0.43≤0.38地下车库与供暖房间之间的楼板≤0.70≤0.70非供暖楼梯间与供暖房间之间的隔墙≤1.5≤1.5单一立面外窗(包括透光幕墙)窗墙面积比≤0.20≤2.9≤2.7 0.20<窗墙面积比≤0.30≤2.6≤2.4 0.30<窗墙面积比≤0.40≤2.3≤2.1 0.40<窗墙面积比≤0.50≤2.0≤1.7 0.50<窗墙面积比≤0.60≤1.7≤1.5 0.60<窗墙面积比≤0.70≤1.7≤1.5 0.70<窗墙面积比≤0.80≤1.5≤1.4窗墙面积比>0.80≤1.4≤1.3屋顶透光部分(屋顶透光部分面积≤20%)≤2.3围护结构部位保温材料层热阻R[(m2·K)/W]周边地面≥1.1供暖地下室与土壤接触的外墙≥1.1变形缝(两侧墙内保温时)≥1.2表3.3.1-3寒冷地区甲类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限值围护结构部位体形系数≤0.300.30<体形系数≤0.50传热系数K[W/(m2·K)]太阳得热系数SHGC(东、南西向/北向)传热系数K[W/(m2·K)]太阳得热系数SHGC(东、南西向/北向)屋面≤0.45——≤0.40——外墙(包括非透光幕墙)≤0.50——≤0.45——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0.50——≤0.45——地下车库与供暖房间之间的楼板≤1.0——≤1.0——非供暖楼梯间与供暖房间之间的隔墙≤1.5——≤1.5——单一立面外窗(包括透光幕墙)窗墙面积比≤0.20≤3.0——≤2.8——0.20<窗墙面积比≤0.30≤2.7≤0.52/—≤2.5≤0.52/—0.30<窗墙面积比≤0.40≤2.4≤0.48/—≤2.2≤0.48/—0.40<窗墙面积比≤0.50≤2.2≤0.43/—≤1.9≤0.43/—0.50<窗墙面积比≤0.60≤2.0≤0.40/—≤1.7≤0.40/—0.60<窗墙面积比≤0.70≤1.9≤0.35/0.60≤1.7≤0.35/0.60 0.70<窗墙面积比≤0.80≤1.6≤0.35/0.52≤1.5≤0.35/0.52窗墙面积比>0.80 ≤1.5≤0.30/0.52≤1.4≤0.30/0.52屋顶透光部分(屋顶透光部分面积≤20%)≤2.4≤0.44≤2.4≤0.35围护结构部位保温材料层热阻R[(m2·K)/W]周边地面≥0.60供暖、空调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墙)≥0.60变形缝(两侧墙内保温时)≥0.90表3.3.1-4夏热冬冷地区甲类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限值围护结构部位传热系数K[W/(m2·K)]太阳得热系数SHGC(东、南、西向/北向)屋面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D≤2.5≤0.40——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D>2.5≤0.50外墙(包括非透光幕墙) 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D≤2.5≤0.60——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D>2.5≤0.80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0.70——单一立面外窗(包括透光幕墙)窗墙面积比≤0.20≤3.5——0.20<窗墙面积比≤0.30≤3.0≤0.44/0.48 0.30<窗墙面积比≤0.40≤2.6≤0.40/0.44 0.40<窗墙面积比≤0.50≤2.4≤0.35/0.40 0.50<窗墙面积比≤0.60≤2.2≤0.35/0.40 0.60<窗墙面积比≤0.70≤2.2≤0.30/0.35 0.70<窗墙面积比≤0.80≤2.0≤0.26/0.35窗墙面积比>0.80≤1.8≤0.24/0.30屋顶透明部分(屋顶透明部分面积≤20%)≤2.6≤0.30表3.3.1-5夏热冬暖地区甲类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限值围护结构部位传热系数K[W/(m2·K)]太阳得热系数SHGC(东、南、西向/北向)屋面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D≤2.5≤0.50——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D>2.5≤0.80外墙(包括非透光幕墙) 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D≤2.5≤0.80——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D>2.5≤1.5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1.5——单一立面外窗(包括透光幕墙)窗墙面积比≤0.20≤5.2≤0.52/—0.20<窗墙面积比≤0.30≤4.0≤0.44/0.52 0.30<窗墙面积比≤0.40≤3.0≤0.35/0.44 0.40<窗墙面积比≤0.50≤2.7≤0.35/0.40 0.50<窗墙面积比≤0.60≤2.5≤0.26/0.35 0.60<窗墙面积比≤0.70≤2.5≤0.24/0.30 0.70<窗墙面积比≤0.80≤2.5≤0.22/0.26窗墙面积比>0.80 ≤2.0≤0.18/0.26屋顶透明部分(屋顶透明部分面积≤20%)≤3.0≤0.30表3.3.1-6温和地区甲类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限值围护结构部位传热系数K[W/(m2·K)]太阳得热系数SHGC(东、南、西向/北向)屋面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D≤2.5≤0.50——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D>2.5≤0.80外墙(包括非透光幕墙) 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D≤2.5≤0.80——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D>2.5≤1.5单一立面外窗(包括透光幕墙)窗墙面积比≤0.20≤5.2——0.20<窗墙面积比≤0.30≤4.0≤0.44/0.48 0.30<窗墙面积比≤0.40≤3.0≤0.40/0.440.40<窗墙面积比≤0.50≤2.7≤0.35/0.400.50<窗墙面积比≤0.60≤2.5≤0.35/0.400.60<窗墙面积比≤0.70≤2.5≤0.30/0.350.70<窗墙面积比≤0.80≤2.5≤0.26/0.35窗墙面积比>0.80≤2.0≤0.24/0.30屋顶透光部分(屋顶透光部分面积≤20%)≤3.0≤0.30注:传热系数K只适用于温和A区,温和B区的传热系数K不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