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核超微结构(3)资料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形成面的扁平囊腔中央较窄,宽 约15纳米,膜厚6纳米。边缘较宽,约 30~40纳米,囊腔内充满中等电子密 度物质。
分泌面的膜较厚,约8纳米。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高尔基体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2、大囊泡:呈球形,直径约0.1~0.5微 米,膜厚约8纳米。多见于扁平囊扩大的 末端或成熟面(分泌面)。大泡内的内 容物电子密度各异,一般认为与内容物 的成分和浓缩程度有关。所以大泡又称 分泌泡或浓缩泡。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3、微管的功能 ①、细胞骨架作用 ②、参与细胞内运动 ③、对细胞内物质输送起通道作用 ④、细胞变态:某些细胞如 心机细胞在分 化过程中逐渐伸长时,出现顺长轴走向的微 管。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微丝(micofilamant)]
微丝比微管稳定,是普遍存在于细 胞质内的细丝状结构,与细胞运动直接 相关。可以是单根、成束或网状分布, 其含量及分布的情况因细胞而异。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3、脂类:多以脂滴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内。 电镜下:为大小不等的泡状结构,没有界膜 包绕,内容物一般为均质状,各个脂滴的 电子密度的程度不一,这与脂滴的大小、 内容物的性质以及固定染色的方法有关。
电镜下:黑色素-呈圆形或椭圆形颗粒,如 表皮基地层细胞内的黑色素。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脂褐素-是溶酶体的一 种(残余体),在
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内最易见到,脂褐
素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
2018/10/20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过氧体结构和性质:是由单位膜包裹的胞 质内小体,呈圆形、卵圆形、椭圆形或哑铃形, 直径约0.2~0.5微米,一般为0.5微米。过氧体 的包膜比其它细胞器膜薄,膜内是中等电子密 度的细颗粒状基质,在某些细胞内过氧体均匀 无结构,而在有些细胞的过氧体中,如肝细胞、 烟草叶细胞,可见到呈类结晶状的致密区,形 似细胞核,既核样体、晶样体或类核。
三金工作室制作
次级溶酶体(又称活动性溶酶 体或消化泡)
直径比较大,结构多样,是初级溶 酶体进一步发展的功能相,由自嗜体或 异嗜体与初级溶酶体融合而成。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次级溶酶体分布广泛,一般在各细 胞内见到的溶酶体都属此类。根据初级 溶酶体的结构多样,又可将初级溶酶体 分为:自溶酶体、异溶酶体、混合溶酶 体、多泡体、终末溶酶体。
三金工作室制作
单联管结构不稳定,对秋水仙素、 长春花碱、低温(0~4度)、静水压敏 感,这些因素可以使单联管解聚而消失, 但其单体仍然存在,当上序因素消除后, 这些单体可重新形成微管。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二联管存在于鞭毛内,由 A、B两组 微管组成。A组微管与单联管相同,是由 13根原丝组成。B组是由10根原丝组成, 与A组共用三根原丝,并由此相互连接在 一起。 三联管存在于中心体和基体中,由A、 B、C三组微管组成。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2、微丝的功能
①、在肌细胞种,维持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②、与细胞膜内增厚的致密区连接,共同组 成终末池 。
③、参与细胞的有丝分裂。 ④、参与细胞器在细胞内的运动,稳定细胞 核的位置。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溶酶体的功能:
主要是消除细胞内外的内源性和外 源性物质以及内源性残余物,以保证细 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过氧体(peroxisome) 又叫微体]
过氧体最早是通过电镜在肾近曲小管上 皮细胞内发现,以后又在肝细胞内发现。 后经研究发现,过氧体普遍存在于某些动 植物细胞内,如肝细胞、肾上皮细胞、支 气管无纤毛上皮细胞中。过氧体的形状、 大小、结构因不同生物和细胞类型而不同。
高尔基复合体(Camillo Golgi)
高尔基复合体是动物有核细胞内必备的 细胞器之一。一般位于核附近,不同类型 细胞的高尔基复合体的结构、大小、分布 及数量都有很大的差异,并且随细胞的分 泌活动而变化。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在分泌蛋白质和吸收功能为主的细胞 中,高尔基复合体比较发达,但在神经细 胞、肝细胞和大多数植物细胞中,是分散 在细胞质的各个部位。 一般分化低的细 胞内高尔基复合体比较少,成熟细胞内比 较多(除红细胞外)。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a 、自溶酶体: 由初级溶酶体和自 嗜体融合而成。内 含衰老或损坏的细 胞器,如线粒体、 内质网、核糖体等。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b、异溶酶体:是初级溶酶体和异嗜体融
合而成。内含外源性异物,如细菌、衰
老坏死的细胞碎片几残断的纤维等。
2018/10/20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大泡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3、小囊泡:呈球形,是由一层单位膜包绕 而成的结构,散布于扁平囊泡周围,常 见于形成面。直径约40~80纳米,膜厚 约6纳米。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小泡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二)功能
1、主要是参与细胞的分泌活动,完成对细 胞分泌物的加工、浓缩、包装和转运的过 程。 2、参与多糖合成和溶酶体的形成。 3、对脂质的运输起起重要作用。
三金工作室制作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C.混合溶酶体:次级溶酶体假如同时或 先后与自嗜体及异嗜体融合,内容物不 仅含有内源性物质也含有外源性物质, 故称混合溶酶体。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d 、多泡小体: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次级溶酶 体,被单层界膜包围的基质内喊多个小泡, 它可能是次级溶酶体与多个吞饮小泡融合 而成。多泡体体积较大 ,直径约为 0.2— 0.3微米。 电镜下:多泡小体为透明或混浊的。
粗微丝:由250~300个肌球蛋白分子组成。 直径约为10~14纳米,长约1.5微米,含 量比细肌丝少。每个肌球蛋白的分子量是 48万,形如豆芽,分头、颈、尾三部,头 膨大分为两瓣,是两条相同的重链彼此缠 绕成的螺旋形结构。主要见于肌细胞中。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中间丝(又称中间纤维或中丝):呈管状, 是一种多基因家族,直径约为9—12纳 米,一般较长,但长短不一,散在分布 在细胞质内。
三金工作室制作
[包含物(inclusion)]
包含物是指除细胞器外,储积在细胞 质内的具有一定形态的各种代谢物质。如 糖原、脂类、蛋白质、色素颗粒以及分泌 颗粒等。它们的存在与否、含量以及形态, 都与细胞的类型和生理状态有关。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1、糖原:是供给细胞能量的一种成分。它的 含量随生理和病理状态而变,如肝细胞内的 糖原,在吃食后数量增加,饥饿时则减少。 光镜下:用胭脂红或PAS染色,多呈块状或细 粒状。 电镜下:糖原颗粒无界膜包绕,电子密度比较 高,普遍存在于各种细胞中,其中以肝细胞 和肌细胞内最为丰富。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1、微管的形态结构
微管呈平直或弯曲状。其外经约为 21 ~ 27 纳米,平均约 25 纳米,管壁平均厚 度为5纳米,其长度变化不定,约几个微米。 电镜下:微管壁是由13根直径为5纳米的细丝 排列而成,这些丝又是由直径5纳米的管蛋 白分子串成念珠状而构成。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鼻咽部上皮 分泌细胞, 胞质内可见 由多个高尔 基体环绕呈 杯状(黑 “↑”), 中心有粘液 分泌泡(白 “▲”)。 ×32000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溶酶体(lysosome)]
溶酶体是由单位膜包围而成的微小 细胞器。含有多种水解酶,对外源性有 害物质和内源性衰老受损的细胞器具有 消化作用,所以溶酶体又被喻为—细胞 内消化器。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e.终末溶酶体(剩余小体):是指次级溶 酶体内的消化作用到了接近完成或已经 完成阶段,此时酶的活力微弱或消失, 有一部分物质不能再消化而存留在溶酶 体内,具有一定电子密度,这种溶酶体 就叫终末溶酶体或剩余小体。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2018/10/20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2.中心体的功能: 可能在超微结构水平上调节着细胞的 运动。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微管(microtubule)
普遍存在于各种细胞,是细胞内的 一种非膜性结构的细胞器,通常散在于 细胞中。当细胞分裂时,微管不仅增多, 且聚集在中心体附近,具有一定的强度 和弹性。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脂滴是细胞的能源和合成细胞内某些 物质的原料,但在一些病理情况下,如在 肝细胞和心肌细胞内脂滴可大量堆积,形 成脂肪性变,另外脂滴有时也可以出现在 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及溶酶体内。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脂滴
2018/10/20
三金工作室制作
色素颗粒:一般分为三种:黑色素、脂褐 素、含铁血黄素 光镜下:色素颗粒多呈棕色颗粒或杆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