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歌鉴赏中的表现手法公开课完整带练习

诗歌鉴赏中的表现手法公开课完整带练习


想象(奇思遐想)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霜月 【李商隐】【唐】
[注释](1)青女:主霜雪的女神.素娥:月中嫦娥.(2)婵娟:美好的姿容.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唐代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直抒胸臆。不加润色,直写心中的哀愁苦闷。
(二)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中,通过描写此景予以抒发, 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 (先出现景物,再借景抒情)
说说下列诗歌属于哪种抒情方式?
劳劳亭 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劳劳亭
劳劳亭,三国吴时建,故址在今南京市区南,是古时送别之所。李白写这首绝句时,春风初到,
记叙、议论、 描写、抒情
议论
你学过哪些诗歌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举例谈谈运 用的妙处。
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含远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注释1.楚江:长江三峡以下至濡须口一段,古属楚国,称楚江。2.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 3.建业:今南京市。
说说下列诗歌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联想、想象、象征、渲染、铺垫、点染、伏笔、照应、抑扬、先声夺人、以小见大、映衬烘托
杂诗 无名氏 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情。 函关归路千余里,一夕秋风白发生。
“赫连台”,又名“髑骼台”,为东晋末年夏国赫连勃勃所筑的“京观”(古代战争中积尸封土其上以表战功的 土丘)。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江间作四首 (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从动静角度分析这首诗。
“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
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简析这首诗所言之志。
【答案】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 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突出强调了诗人的人格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在品格的热 情赞美,表现了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
3、借古讽今(喻今、伤今) ❖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咏史诗中常见。
黄巢《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分析
秋风萧杀,百花凋零,唯有傲霜挺立的菊花却精神百倍,方兴未艾,长安城里遍地黄金璀璨,清香弥漫; 实际上,诗人是以菊花盛开象征起义的最后胜利,表达了推翻唐王朝腐朽统治的决心和信心,显得含蓄隽 永并意味深长。
诗歌鉴赏中的表现手法公开课完整带练习
2020/11/26 1
表达方式 记叙:就是记述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 议论:就是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抒情:就是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等主观感情。
谓的“哀”景,既然是用来反衬豪情,就全然不是悲哀的了。
托物言志
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 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借物来表达自己的内
心感情,含蓄蕴藉,富有哲理,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蝉 虞世南 垂緌(ru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以动衬静
以动态的景物来反衬静态的景象。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例子
王维《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5、虚实
诗歌的虚与实:眼见为实,心想为虚;已然为实,未然为虚;身临其境,仰观俯察为实,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为虚。
结构紧凑,笔墨集中。使其内涵丰富,外延无边。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1、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 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 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 面转到天空。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 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
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这两句是虚拟,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
说说下列诗歌属于哪种描写方式?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 乐
春宿左省 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诗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两句写静态,后两句写动态。
田家 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 主题。
动静结合 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问题:此诗如何借古讽今的?
台城 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析】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 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 感慨。
渲染
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更为突出。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绝句二首(其二)》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象 燃烧着一团旺火。 今年的春天又过去了,哪天才是我回家的日子呢?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判断下列诗句所用的表达方式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王昌龄《闺怨》
(记叙)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描写)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议论) (抒情)
一、四种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楚江笼罩在细细微雨里,建业城正敲响暮钟之时。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天色错暗鸟儿飞得迟缓。 长江流入海门深远不见,江边树木饱含雨滴润滋。送别老朋友我情深无限,沾襟泪水象江面的雨丝。
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西江月•遣兴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记叙、议论、描写、议抒论情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李白的《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释⑴天山:指祁连山。⑵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
分析
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的环境条件和紧张的战斗生活,尾联却转到写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这种豪
情也正是全诗的中心。这样,我们感受到的,是不畏艰苦、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将士形象。这里,所
描写
抒情:在作品中抒发作者的主观情感和思想感受。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与间接抒情。
(一)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
说说下列诗歌属于哪种抒情方式?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孟浩然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虚实结合 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前三联写的是实景,而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却是虚景,虚实结合,共同表达了诗 人喜悦的心情。
送魏二 (唐)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前两句是写眼前实景。后两句诗人以“忆”为行人虚构旅夜孤寂的场景:友人难以成眠,两岸
柳条未青,应当是早春时节。
不过,诗人要写的并非这座古亭的春光,只是因地起意,借景抒情,以亭为题来表达人间的离别
之苦。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古诗歌习惯于借物象寄托作者的主观情思,且形成了一种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有情有景,间接而含蓄。
说说下列诗歌属于哪种抒情方式?
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相关主题